與住宅快速去化不同,2016年擬定開業的商業項目有16個,而上半年內,武漢無一新商業體項目開業,本計劃開業的項目多數發生延期,有的商業項目甚至推遲到2017年開業。
高手過招商圈外擴
近幾年,武漢的商業地產新增供應量不斷增多,早已各路高手云集。萬達、瑞安、華潤、萬科、金地、福星惠譽、保利、凱德、遠洋、新世界等大牌房企悉數聚集,多個商業地產品牌深耕大武漢,呈現出商業項目全面開花的態勢。
今年11月9日,位于江岸區臺北路的華潤中心舉行奠基典禮,這意味著繼深圳、杭州、成都、南寧等地之后,武漢萬象城也正式落地;在此之前,瑞安首個購物中心 武漢天地壹方購物中心、武漢保利廣場等都相繼開業。
預計未來,武漢新增商業體還將有凱德西城、恒隆廣場、越秀金融匯、遠洋地產歸元商貿項目、福星惠譽西大街、國博中心、海上世界、武昌紐賓凱東急百貨、光谷新世界K11、首創奧特萊斯、萬隆廣場、繽購城等。
除了傳統的商業綜合體,金銀潭、青山、古田、江夏、沌口等各區域,均有各自的商業綜合體滿足板塊需求。商圈的不斷外擴,也為商業地產開辟了新的戰場。
面對沖擊轉型升級
1207億!在今年的 雙十一 ,這一數字再次刷新了淘寶單日成交紀錄,電商的威力再一次得以驗證。面對電商的沖擊,商業體也紛紛面臨著轉型與升級,運用線上線下交融的O2O,讓互聯網成為線上線下交易的前臺。通過一系列的業態升級調整,不少商業體升級為 電商+百貨+逛街式餐娛 的融合模式。
除了面對電商的沖擊,永旺夢樂城、宜家等商業巨頭進駐武漢,也給武漢商業地產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競爭進一步升級。不斷調整業態,找出差異化,注重體驗式消費等,也成了商業體提升人氣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各地餐飲美食、法國盧米埃等新興影城也逐漸引入武漢市場。
挖掘新的商業元素,改善項目的軟硬件設施,引入高端品牌,進一步明確定位體現差異化等,我們看到,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武漢商業地產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這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裂變,在痛與樂并存的路上穩健前行。
代表項目
奧山 光谷世紀城
奧山光谷世紀城是奧山集團在2016年重磅推出的新品,肩負著奧山品牌在光谷區域先發亮相的重要戰略使命。同時,花園式生態商街、創意型soho公寓、聚合商務辦公,多項創新性設計,將徹底改寫大光谷區域的傳統商業及辦公模式。
武漢自貿城
位于武漢東西湖新港空港綜保區核心,總規劃面積近百萬方,由武漢博大集團投資50億開發的武漢自貿城,作為中國(湖北)武漢自貿試驗區的先行先試重點項目,承擔著華中地區國際貿易、跨境電商、金融、基金服務等先行先試的重任。
光谷新世界T+
與傳統寫字樓不同,光谷新世界T+打破商業、商務固有界線。在T+,出售最新潮定制產品或服務的場景,與知識型生產活動能夠同時存在,Office(企業辦公)、Biz(商業經營)、SOHO (商住兩用)等多重功能自由組合、切換,并通過互聯網+實現 精準化O2O 的經營模式。
(來源:楚天都市報 記者李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