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門店在門店信息化升級、O2O運營能力、互聯網營銷引流能力、線下門店消費者體驗提升等各方面,都存在種種不足。而企業又不可能等到終端O2O能力齊備了之后,才推進O2O模式。怎么辦?
與傳統營銷模式一樣,既然經銷商和終端在營銷運作方面存在不足,作為鏈主的廠家,首先有必要挑選和整合優質的經銷商與終端門店;其次,還必須提供營銷服務和管理輸出,以彌補價值鏈下游環節的薄弱,提升體驗及服務標準。
上海超限戰咨詢公司沈志勇認為:O2O模式之下,企業仍然有必要建立起一套扶持終端門店展開O2O運營的服務體系。要想O2O模式運營成功,企業首先必須成為O2O運營管理輸出商和服務商。
首先,企業應該精選優質終端,而不是遍地撒網、遍地開花地展開O2O模式。
傳統渠道模式之下,企業渠道網絡建設講究的是終端覆蓋率、市場鋪貨率和區域市場占有率。
最高區域市場鋪貨率:傳統營銷的經驗是,對于快消品而言,區域市場鋪貨率必須達到80%以上,才能成為區域老大,才能建立起競爭壁壘。
最高渠道份額占有率:在一條渠道中或者核心終端中,做成本品類的第一第二;并且在ABC類渠道中,做成A類渠道的份額的第一第二;在ABC類終端中,做成A類終端的份額的第一第二。
最高區域市場份額:根據藍徹斯特理論,在本品類中,最高市場份額占有率的下限是24%,安全線是46%,上限是74%。所以,追求根據地市場50%的市場份額,是做透根據地市場、建立起競爭壁壘的標志。
而在O2O時代,覆蓋率、鋪貨率和區域市場占有率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選擇優質的線下終端和如何提供優質的O2O體驗。
其次,為了幫助和指導終端門店打通線上線下、運營O2O、網絡營銷推廣、SEO營銷、提升線下體驗質量,企業有必要為此建立專門的“終端門店O2O運營扶持服務體系”。這個服務體系,涉及到組織(誰來做?)、任務職責(做什么?)、制度(怎么做?)和考核(做怎樣?)這四大部分:
1、誰來做?——建立自主經營體組織平臺
互聯網時代,必須快速反應。傳統的金字塔型組織架構,不能適應這種快速。
為此,O2O模式下的組織平臺,雖然其要素也包括了職能定位、組織結構、部門設置、崗位設置、人員配備、崗位職責以及互動關系等,但是,它的基本建立原則卻是倒金字塔的、扁平化的、去中間層的。
接觸用戶的員工在第一線創造用戶價值,員工與員工之間協同零距離,領導者從原來的指揮管理變為資源提供者和支持者。
在這樣的模式下,扁平化的、小而美的自主經營體,將取代傳統模式下的事業部制和層級制,整個組織將因應互聯網的特征,而轉型成為網絡狀組織……
2、做什么?——確定任務職責
首先,要根據戰略定位和新模式,來設定準確的企業核心職能,并在這個核心職能的指引下,去構建起整個扁平化組織和職位體系。
對于任務和職責,職能是任務,事情是對象,例行是重點,職責明晰是關鍵。
O2O模式之下的員工任務職責,除了傳統的選址、空間陳列、銷售業績等等之外,互聯網的搜索引擎優化、客流量、轉化率、體驗滿意度等等指標,更是做什么的關鍵指引所在。
3、怎么做?——建立自驅動機制
互聯網時代,最貴的是什么?是人。這是一個真正以人為本的時代,其中就包含了以員工為本的思想。
如何讓一群人自己管自己,不用領導天天跟著,并且最終還能完成業績,這就是企業在建立起自主經營體之后,需要從機制上去保證的問題。企業在互聯網時代應變成自組織而不是他組織。他組織永遠聽命于別人,自組織是自己來創新。
自驅動機制首先要有驅動的基礎。這個基礎就是機會均等的平臺機制和利益分享機制。
平臺機制,可以是選擇自管理人才,也可以是競爭上崗、上下互選;利益分享機制,可以是承包制,也可以是把每個人變成創業者,讓每一個人可以自驅動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4、做怎樣?——建立員工考核新制度
海爾集團在展開“人單合一”模式時,就為每個自主經營體設立了損益表、日清表和每個員工的人單酬表。而且,海爾將這個單,不僅僅理解成是訂單,更理解成是一個個用戶。
互聯網時代的員工考核制度,也許不再適用傳統的KPI考核,而是應該將自主經營體的利益分享作為核心業績考核機制,或者圍繞企業本身互聯網化的戰略模式,確定一套非傳統的考核機制,并輔之以對互聯網交互性的考核。
總之,不管是“終端門店O2O運營扶持服務體系”也好,不管是“企業自身O2O運營體系”也好,讓企業管理體系向互聯網化轉型,都是所有企業必經的過程。未來的企業管理,也許離“企業平臺化,員工創業化,用戶個性化”,將越來越近。
上海超限戰營銷咨詢公司總經理 《大單品突破》作者 沈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