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看著顧客從我們的店里出去的時候,然后說去競爭品牌看看,最終提著競爭品牌的購物袋出來的時候,我們的內心總是受到了一萬點的傷害,多么希望這個世界上沒有競爭品牌這回事,好讓天下的生意都自己做了。然而,實際上競爭品牌存在的價值卻不可估量。
去年寶馬100周年的時候,奔馳130周年發布了一則廣告,大致內容就是:感謝100年來的競爭,沒有你的那30年其實很無聊。
良性競爭才是一個品牌進步的最好動力。
競爭品牌有聚客效應
競爭品牌能夠起到很好的聚客效應,比如說百貨里的每一層都有自己的定位,所以差不多的品牌都在一個樓層,顧客就會對這這個樓層有一定認知,只要有需要就會直接到這層購物。當他去買運動品牌的時候,本來打算買耐克的,但是在耐克沒看中意,最后買了阿迪或者其他品牌,這對于品牌本身來說,就是競爭品牌在一起,因為聚客效應帶來的客流。如果一家全是賣運動品牌的街里開了一家女裝店,那么這家女裝店生意一定不會好,因為來這條街購物的顧客的意愿是買運動裝。
競爭品牌有指引作用
當你迷茫,當你不知道如何進步,當你不知道如何提升的時候,那么就去看競爭品牌。他們在做些什么推廣活動,他們門店的海報怎么樣,他們店鋪陳列怎么做的,他們現在放在最好位置的是哪些貨品?他們的貨品現在有哪些趨勢?他們服務怎么做的?他們員工怎么做銷售的?消費者的流失,往往不是他不購物了,而是他去競爭品牌購物了。所以對于消費者來說,競爭品牌往往是非A即B的選擇。這種時候,競爭品牌就是你迷茫的時候的指引牌,學習競爭品牌的一些小動作,你就能有不一樣的進步,等到學習到一定階段以后,就會豁然開朗,然后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來。有時候,刻意模仿往往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很多事情很簡單,不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做,而是很多人根本想不到。所以,如果有專門一些人能夠去搜集市場上最新的信息,去專門研究競爭對手,我想這對零售企業來說應該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崗位。
競爭品牌能倒推你進步
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競爭品牌就能倒推你的進步。我相信沒有寶馬,就沒有現在的奔馳,沒有奔馳也就沒有現在的寶馬。這就是競爭對手帶來的壓力推動的進步。當競爭對手為顧客提供禮品包裝服務的時候,那么你就會緊接著跟上;當競爭對手促銷的時候,你也會跟上。競爭對手就像一面鏡子,時時讓你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斷超越和反超越。
如何對待競爭品牌
學習和模仿競爭品牌,然后差異化競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很不屑于所謂的模仿,覺得模仿就是抄襲,就是沒有自己的想法和創意。所以很多時候,總想做一些特立獨行,別出心裁的事情,但是越是這樣,往往取得的效果越差。后來,我有一次有幸聽一位零售老前輩說的一番話,他說創新不是變戲法,玩很炫的科技,而是在日常的一些很瑣碎的事物中,找到創新的點。所以他說,年輕人,不要急于想著去創新,先學會把手頭基本的工作做好,認認真真地跟著行業內的人好好學習零售。直到這時候,我才有一種恍然大悟感,模仿往往是最好的學習進步的方式,模仿不是抄襲。
吳曉波的《騰訊傳》,里面有對騰訊“抄襲”這一行為的描述。騰訊有很多產品都是以模仿出名的,所以外界都質疑這家公司。但是為什么全國那么多公司,就只有騰訊把自己“抄”成了超級巨無霸公司?因為馬化騰曾表示,外界所認為的抄襲,都是很膚淺的,其實所謂的“抄襲”,更多的像是一種模仿,而對于模仿這件事,騰訊又不遺余力地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東西。騰訊能在做加法的時候及時做加法,做減法的時候及時做減法,以保證每一款新產品的推出能被用戶喜歡。騰訊的核心產品QQ,本來也是模仿國外的一款即使通訊軟件。但是騰訊不斷為QQ賦予全新的東西,QQ秀、QQ農場、QQ寵物、QQ游戲,這些產品讓用戶對于QQ的黏性越來越高。他們的每一次“抄襲模仿”基本上是完勝,因為他們在每一次“抄襲模仿”的時候,把競爭對手不曾考慮的問題都進行了修正,使這款產品更適合用戶的習慣和思維。這應該就是模仿的最高境界。
所以遇到競爭對手的時候,記得說一聲謝謝,因為正是它是你迷茫時候的指路燈,正是它逼得你越來越好,致敬競爭對手!
(本文首發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