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路上幸福里——長寧又一文化休閑新地標,始建于上世紀60、70年代,地處番禺路381號的上海橡膠研究所在地,如今已被改建成了一座新興的集創意辦公、文化藝術產品展示及商業休閑等多種業態于一體的綜合型產業園區。(摘自:上海創意園區網)
雖然上述簡介取自“創意園區”網,但如果幸福里僅僅只是一個創意園的話,也不會被收錄進這里,用來作推薦,是因為它還是能夠給我們的實體商業帶來一些啟發。
與商場主題街區對比
現在很多商業項目會開辟一大塊面積出來,打造主題街區,除了像大悅城摩坊166、美羅城各主題樓層這類膾炙人口的案例;也有類似長泰廣場泰和坊、靜安寺地鐵站inshop這類稍顯小眾的景觀。在成功案例被不斷曝光追捧之時,便出現更多跟進者,與商場試圖打造主題(里弄文化、復古裝飾會是商場比較偏好的方向)相反,幸福里并沒有讓自己的“里弄元素”先天優勢得到進一步放大,而是進行了翻新以及現代化的處理。在這里難以看到太多“裸露元素”以體現原生感,相反更多是進行了精心打磨,體現出現代藝術質感。
別人都沒做,你做了,是特色;但若大家都做了,就成了乏味,尤其對視覺感官上的設計,再酷炫的主題都會審美疲勞,最終比拼的還是內涵。
與商場業態模式對比
這里不得不先提一下新天地,相比新天地的大體量,幸福里目前一期幾乎只有一根“一”字型動線,前后幾百米,看似缺乏可比性,但類似幸福里這樣的創意園區模式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傳統商業體中。
幸福里的動線左右兩側1、2兩層均為零售、餐飲、體驗等業態,實則與新天地之類異曲同工,3、4兩層則以辦公空間為主,符合創意園區的業態布局方式。而去年年底,聯合辦公品牌裸心社入駐新天地,拿下新里3~7層4千余平面積,該區域沿街商鋪的業態類別則依舊維持新天地的傳統招商定位。兩者局部拿出來對比,實則趨同。
如今聯合辦公業態興起,倒且不說該商業模式是否可行,成本收益是否合理,對目前相對招商困難的商業體而言,不失為一根救命稻草。
因此,我們看到以創意園區為名號的街區,除了必備的咖啡等餐飲業態外,也逐漸開拓更多主流品類;而傳統商業體,則更愿意吸納新興合作模式、業態組合,兩者如同不交叉的平行線,有著各自不同的定位,卻走在趨同的目標方向上。
與傳統創意園區對比
如同商場在進行主題街區打造時比較追求原生態一樣,類似紅坊、M50等老牌創意園區則是憑借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將水泥磚墻、工業化的設計感覺發揮到極致。相比這些“創意”更濃的園區,幸福里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商業感更強烈一些,所謂商業感更強,一句話概括,就是把它整個搬至某商場空間,也不怎么有違和感。同時,與那些小資文藝青年比較熱衷的創意園區相比,幸福里的文藝氣息其實并不濃烈。
從招商角度而言,幸福里不乏星巴克這樣的主流咖啡店;有桃園眷村這類一度的網紅餐飲店;有極具話題性人均千元以上的全國首家地球美食劇場;也有主打設計感的家居零售平臺——造作線下體驗店……
▲ 位于入口處的星巴克,周末的午后,一座難求。
▲▼ 另一入口處的桃園眷村,內外街均有門面。
▲ UPPER CUT理發店以及剛入駐,以電脈沖課程作為健身方式的ZE極限運動站。
▲ 來自臺灣,目前上海唯一一家的蔬果汁品牌HEALTH5。
▲ 進入無能的地球美食劇場
▲ 上海目前只有兩家,另一家位于巨鹿路的高顏值花店ABSOLUTE。
▲ 女裝品牌URLAZH的公司就設于此
本次探訪,主要看了造作,類似HAY的風格,主打設計師品牌家具零售,提供居家解決方案。相比線上渠道的單品售賣,線下門店則通過不同家具產品的組合,打造出居家樣板空間,以供消費者更清晰地體驗到“生活之美”,這也就是為什么線上品牌或平臺需要在線下設點的最佳原因之一。有些可能是為了通過增加渠道、覆蓋面等以提升品牌價值;而類似售賣生活方式的品牌,則確實需要融入現實,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產品之于生活的意義。▼
這些品牌,換做是傳統商業體,也應該會趨之若鶩,因此作為創意園區,不僅僅只是創業公司的辦公空間,作為商業咖,探尋這樣的場所,同樣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最后,此次探訪幸福里,拍攝的照片特地稍微過曝了一些,如同在那個寒冬中陽光明媚的午后,雖然有些刺眼,但讓人感到暖意,不僅來自體感,也包括一些商業中獲取的新鮮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