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不是因為你錯了,只是因為你老了�!边@是互聯網世界的真理,“老”就意味著不再性感、不再撩人,不能占領青年的心智思維,不能執掌未來的勝負關鍵,因此,所有互聯網公司都信奉“得青年者得天下”,馬云自然也不例外。
3年前,阿里巴巴集團內成立了二手物品買賣社區“閑魚”.最新的數據顯示,2016年閑魚的用戶從1億激增至2億,“魚塘”(閑魚內不同的社群)從12萬個激增到40萬個,分享了1.68億件物品,包括玩具、畫、寵物等等,甚至開辟了“代叫起床”、“代練游戲”、“塔羅牌占卜”等奇葩的服務,更有“一支口紅的誘惑”、“告別前任”(賣前任送的東西)、“一起Cosplay”等魚塘讓人腦洞大開,血脈噴張。
而最為重要的是,這些社區中55%的用戶為16-27歲的90后,他們平均加入4個魚塘,擔任43%魚塘堂主(社群負責人),單日互動超過12次,“面交(當面交易)”、“不刀(不講價)”、“求約”成為他們之間的流行語。顯然,四海八荒的青年們把閑魚當作“認同感泉涌,歸屬感尿崩,幸福感爆棚,高潮不斷”的圣地。
是的,騰訊會做社交,阿里也能做社區,分享經濟下,活躍的社區運營才能讓人“燃情熱血、蜜意心上”,只講買賣的套路,留不住,腐萌美燃的社群,得人心。
分享式生活“帶你飛”
就像拉切爾.博茨曼在《我的就是你的:協同消費的崛起》一書中所說:建立在資源共享上的消費模式,是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而這種分享對經濟的影響力“就如同所有制對工業革命一樣巨大”。
無疑,在滴滴、共享單車、Airbnb等分享經濟的教育下,90后的互聯網原住民們早就習慣了將“閑置”分享,降低自己的生活成本,變相提升自己的購買力,小到將大學的聽課筆記、參考資料賣給學弟學妹,中到拿數萬元的相機鏡頭與同好者互通有無,大到以數千萬元的豪宅、別墅分時租賃……各種“斷舍離”、“用享玩”,他們是不想浪費“半張床”的一代,對他們而言,生活本身就是分享。
最新的《中國分享經濟報告2017》顯示:2016年我國參與分享經濟活動的人數超過6億,同比增加1億左右。參與提供服務的人數約為6000萬,同比增加1000萬。就像日本經濟學家田中秀臣所述:人們一邊在供給,一邊在消費同好者的供給。
例如閑魚某手工皮具魚塘的塘主,一開始只是被朋友邀請,建立了相關的興趣魚塘,拉來朋友圈200多人,沒過多久,就人氣飆升,聚集起5萬名同好者,她也沒想到中國有那么多年輕人愛好手工皮具,大家在一起探討,不同材料如何混搭,設計如何更帶感,入門需要哪些工具,更有各種迷弟、迷妹為其中動人心魄的產品掏出真金白銀,千元萬元也不是問題。
一切正是馬洛斯需求理論中“情感歸屬”與“自我實現”的相互疊加,青年們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有喜歡互動、分享、協作的天性,大家貢獻“肉體”力量和智慧力量,其累積起來的爆發力是恐怖的。
因此,閑魚才利用阿里的技術和大數據儲備,以精準的“用戶畫像”高效匹配魚塘的各類供求,再將移動化、人人分享、互動交易做好,不斷優化“自上而下的游戲規則”,進而調動底層的社會力量,帶著青年們一起酷炫,一起飛,實現《技術元素》中“突然爆發的驚人量能”。
社區化運營“搞事情”
而在另一面,如今移動互聯網普及,內容多元、碎片,導致生活方式、價值觀的多元與碎片,使得互聯網人群圈層化,不同圈層間隔閡感極強,但在圈層內卻有高度認同感、感染力、自組織,由此,便形成各種各樣的社群,它們如雁群,如羊群,有人領飛,也有人跟著飛,有人做低頭吃草的羊,也有人做牧羊之犬……社群成員有共同的目標、綱領;高度協同;一致行動。
與之對應的,則是一個個特立獨行的社區,它們利用信息網絡將青年們連接成集群,賦予他們眾籌感、儀式感、溫度感、卷入感,讓他們在認知盈余、商品盈余的復雜世界里,找到話語權、認同感的方向�!伴e魚”以這樣的方式擁抱社群,才有今天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而隨著社區運營鏈條的迅速延伸,不僅極大提升了閑置商品、服務流動的效率,更帶來前所未有的用戶連接。自此,連接打基礎,互動有過程,最終得數據,高頻率、多維度的數據越用越多,用戶體驗能借機不斷優化,同時,結合友軍的“芝麻信用”、淘寶交易評價,社群玩家得以“有信用而立”,社區便能“有驅動前行”,這樣,后者不必設立繁復的管控規則,社區活性不受限,天然地接近自主與自由。
基于此,閑魚上的90后“包租婆”小林才肯拿下14套“民宿”,將它們租給各種客人,讓顧主們設計求婚、拍攝私照、打造主題Party、玩轉直播、帶著父母一起過周末……消費由“NEED(需要)”向“WANT(想要)”再向“VALUE(有價值)”完成三級跳,大家一起愉快地“搞事情”,共赴有趣的高潮,治愈成年的無聊。
如此,社區才能持續地卷入新老用戶,對應中國的生活氣息,世相百態,成為社會諸多場景的網上寫照,從而粘合一切人間情懷,不斷擴張、穩定自己的社會包容力。此外,這一切也給阿里帶來多樣化的“基因”,使它從流量運營變成用戶運營,從用戶運營變成社區運營,做好商品、服務的搬運工。
畢竟,中國正逐漸走向更細分多元的“唯我”市場,對于阿里而言,閑魚的存在,使其擁有更多渠道的消費者洞察,能提供更加走心的體驗,形成新的業務模式,吸引更多消費者,念念不忘,才有回響。
正如《反脆弱》一書中所說,在這個多變又速朽的時代,與其徒勞地預測“黑天鵝”什么時候帶來什么樣的威脅,不如讓體內形成一種抗脆弱機制。要知道,蠟燭無法預測風什么時候來,即使能預測,也與事無補,因為風中的蠟燭沒有“抗脆弱性”。同樣是火,野火不會因為大風而像燭火一樣被吹滅,火勢反而會因為風來而旺盛和蔓延。無疑,閑魚正是這股野火,而馬云真的需要它。
——————————————
作者:小郝子 / 微信公眾號——郝聞郝看(ID:haowenhaokan),10年傳媒經歷,前商業雜志資深記者,一只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思考喵……互聯網的幸福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