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購物中心的成功標準是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時間階段,會有不同的標準,但歸根結底,還是有一個最終的統一標準。這個標準就是租金。對于投資商來講,較高的租金,就意味著較高的租金收益率,也就意味著較高的投資回報率。
這幾年,在萬達的示范和帶領下,商業地產的快速發展,全國各地的Mall如雨后春筍般的拔地而起。因地區不同,地段不同,品牌不同,招商水平和管理水平不同,同而租金差距距大。就從全國兩家最知名的萬達商業廣場和中糧大悅城的租金比較,就能看出商業租金的巨大差別。
據2018年3月12日大悅城發布2017年全年業績公告顯示,投資性物業方面,大悅城租金收入達23.36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四家大悅城投資物業的租金收入實現雙位數增長,特別是成都大悅城租金收入同比增長25%。作為中糧集團開山之作”西單大悅城的租金收入依舊位居全國之首,2017年全年實現租金收入6.47億元,平均每平米的月租金高達1131元,同比增長1.5%,經歷了一年多的大規模品牌汰換,西單大悅城2017年的出租率高達97%。北京朝陽大悅城也表現不俗,2017年依舊保持了項目自身話題熱度不斷,全年實現5.85億元的租金收入,平均每平方米的月租金達461元,同比增長11.9%,出租率達92%。天津南開大悅城實現租金收入3.71億元,平均每平方米的月租金為357元,出租率達97%;上海靜安大悅城實現租金收入2.16億元,平均每平米月租金為335元,出租率達94%;沈陽大悅城實現租金收入2.09億元,平均每平米月租全161元,出租率達95%;煙臺大悅城實現租金收入1.11億元,平均每平米月租金126元,出租率達98%;成都大悅城實現租金收入1.41億元,平均每平米月租金126元。出租率達93%。
而據萬達2017年年會上王健林的發言數據,萬達廣場現有數量235家,總面積3151萬平方米,年租金收入255.2億元。同比增長30.3%。如果平均下來,萬達廣場每平米的租金是810元/年、67.5元/月。由于萬達廣場的數量眾多,萬達沒有具體透露每一家購物中心的租金情況,因而也不能單個做租金比較。
從以上兩家的數據來看,大悅城的平均租金遠遠高于萬達廣場,即使是煙臺這個三線城市的大悅城平均每平米的月租也達到了126元。那么,是不是說明大悅城的經營管理水平比萬達高呢?他們兩者之間的差距在哪兒呢?
首先我們看看萬達和大悅城選址的區別。萬達在最初的幾年,它的選址也必須是核心商圈。但隨后幾年,它的選址就逐步在城市邊緣的新商圈,或自己打造一個新商圈。而大悅城的每一個選址都必須是城市的核心商圈或主流商圈。因而,大悅城的租金水準比萬達高,也就不足為奇了。即使是同在北京,兩個大悅城在不同商圈的租金水準也是相差巨大的。西單大悅城平均每平米月租金1131元,是朝北大悅城平均每平米月租461元的2.45倍,這并不能說明西單大悅城比朝北大悅城經營管理好很多,而是商圈位置差距很多。因此,“第一是位置,第二是位置,第三還是位置”這個商業的鐵律,在租金方面就表現得充分無遺了。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商業地產的投資者,決不能隨便拿一塊地,蓋一個樓,就可以做一個購物中心。而必須在前期的選址上要做一個充分的論證,對后期的租金收益也要有一個準確的測算。否則,樓建的再好,后面的招商招不進,租金租不高,投資也就不能有好的收益了。
萬達和大悅城相比,不僅在商圈選址上不同,在發展的區域和城市上也有巨大差別。大悅城主要選擇在一線和二線城市開店,而萬達廣場絕大部分分布在二線、三線甚至四線城市。二三四線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消費水平,就決定了租金不可能和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相比。從大悅城的數據可以看出,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租金和其他城市的租金相比,也是相差距大。例如,在北京,即使租金遠低于西單大悅城的朝北大悅城,每平米平均月租金是沈陽的2.86倍,是成都的3.65倍,是煙臺的3.80倍。由此可見,在不同城市做商業地產的投資,他的租金收益率相差巨大。
在2017年的年會上,王健林宣布,萬達未來要在全國建一千家萬達廣場,并下沉到眾多的縣城開店。由于萬達拿地的地價本身也不高,但建安成本、配套成本、資金成本,無論是在一二線城市,還是在小縣城,應該都相差不大。所以,可以預測,沉到三四線城市甚至縣城的萬達廣場的租金不可能很高。從投資收益率來看,未來三四線和縣城的萬達廣場投資收益率也不可能很高。
從大悅城和萬達廣場的租金比較來看,選擇城市和選擇商圈,是購物中心成功選址的第一步,也是保障高租金的第一步,更是防范投資風險的第一步。這一步走對了,后面步步平地;這一步走錯了,后面步步深坑。那些投資商業地產的投資商和購買商鋪的投資者,從我對萬達和大悅城租金比較中,是不是進一步看出了選址的價值呢?
附:張璋,北京同世飛天公司董事長,中國商業和商業地產資深專家,北大、清華、哈工大、中山大學資深培訓講師、兼職客座教授。在商業和商業地產領域歷煉26年,具有豐富的商業和商業地產的現代理論和實戰經驗,熟稔中國現代商業的定位、規劃、設計、招商、營銷、運營、管理、投資、資本運營等各個環節,思路超前并敢于不斷創新。先后榮獲TOP100金牌管理咨詢師、中國商業地產十大操盤手、中國商業地產十大新銳人物、中國商業30年十大策劃人物、中國商業地產杰出人物獎等稱號。
- 該帖于 2018/3/15 11:4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