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專欄:2017年12月,一場“東興宴”在刀光劍影中暗流涌動。馬化騰看似左右逢源,卻危機四伏。馬云孤獨的擼面,卻又暗藏殺機。一場飯局引發的猛案揭開2018年的序幕。
此后,“東興宴”實力最弱的摩拜率先出局,從此江湖再無摩拜傳說。騰訊系電商第一猛將京東在美國擦槍走火,一路狂跌。實體第一猛將永輝超市分崩離析,兄弟各奔前程。阿里一號工程盒馬鮮生連續被曝,食品安全問題頻出,跌落神壇。
2017年被稱為阿里新零售元年,三江購物、盒馬附體,一戰驚呆了所有小伙伴。此后各種光環加身。騰訊則在拿下唯品會后,開春連續出擊,相繼入股萬達商業、海瀾之家。隨后在步步高爭奪戰中,力壓阿里一籌。阿里、騰訊之戰進入白熱化,更多看客等著阿里、騰訊的收購,對2018年充滿期待。可惜步步高事件后,只有望穿秋水。
進入三月份,阿里拿“東興宴”中最弱的共享單車開刷,入手ofo。王興伸出援手,摩拜隨后進入美團體系避雨。ofo與摩拜是一對共生體,就像狼與狽的關系,狼都被冷藏了,狽還能怎樣。實力不足時,千萬別隨便跟大佬吃飯,大佬愛得瑟,那是翅膀夠硬。
四月份阿里入手餓了么,截殺美團上市。阿里高呼要打掉美團一半估值,美團也不示弱,研發小象對抗盒馬。“東興宴”頭部稍弱的王興率先跟阿里正面宣戰,此時的京東日子還過得不錯。阿里與美團之戰,雙方都沒占到什么便宜,美團隨后順利上市。
“東興宴”內部更是暗流涌動,很多人對于座位并不滿意,隨后展開多輪火拼。
王興邊戰阿里,邊與程維捉對廝殺,引發吃瓜群眾圍觀。
張一鳴的火更直接燒到了馬化騰,抖音把馬化騰的王者榮耀、騰訊音樂一大堆馬仔干掉了。就像老外看了中國的武俠小說,連吸毒都忘了。
打到下半場,騰訊沉默了,美團把小象注冊地從大陸遷到了香港,阿里并購全部進入地下,盒馬也在香港進行了股權變更。原本轟轟烈烈的大戰,從火光四射進入冰封時代。
正所謂明槍易躲,暗“賤”難防!
下半場廝殺更加猛烈,京東率先出局,騰訊移倉全力扶持拼多多,“東興宴”主力部隊受到重挫。騰訊未能力挺京東再度發酵,作為永輝超市的第三大股東,以及第四大股東騰訊(兼永輝云創第二大股東),轉換戰場再度角力。
京東繼續加碼永輝超市,成為股東三巨頭,進入輪流坐莊行列。騰訊維持云創三巨頭地位。永輝分裂事件一時轟動江湖。阿里一號工程盒馬鮮生也開始頻頻被吊打,各類問題層出不窮。
這輪廝殺后,江湖可能再無“東興宴”,至于以后是否有其它宴會呢?誰知道。
神仙打架,終歸有仙氣附體,再者并不影響它們繼續對實體零售的吸食。
很多賣場覺得新零售是個坑,盒馬鮮生把傳統賣場帶到坑里了。沒錯,就是這樣的。因為盒馬鮮生對標的根本不是大賣場。
盒馬鮮生的商品跟傳統賣場大部分不重疊,客群也大部分不重疊。傳統超市賣回頭客、賣盼盼,盒馬鮮生里面就沒那玩意。盒馬鮮生賣大龍蝦、大螃蟹,一般傳統超市也沒那玩意。這場戰根本打不起來。盒馬鮮生做的是消費升級客群,與傳統超市民生定位兩回事。盒馬鮮生主要做的是把原本中高端商品高毛利打掉,服務于所謂的中產客群。對盒馬鮮生比較頭疼的是那些專業店以及小餐飲店。大部分超市連比較走量的麗芝士都賣不了幾盒,就不用管盒馬鮮生能做100億還是200億,反正搶的都不是你的地盤。除非盒馬鮮生要沖千億,那么與傳統超市商品重疊種類會越來越多。
定位民生超市跟定位中產超市根本不是一碼事,去對標盒馬完全是自己往坑里跳。
阿里新零售體系對標大賣場是由大潤發來擔當的?對標小業態是由誼品生鮮來擔當。線上是天貓超市,線下轉線上是淘鮮達。
盒馬鮮生只能做一二線城市,以及個別強勢縣城,比如江蘇昆山等。大量三四五線城市根本無法落地。大潤發則承接了阿里落地任務。
大賣場的對手盤依舊是大賣場,別看線上及各類新業態鬧得歡,短期能對你形成較大傷害的,就是開在你旁邊的大賣場。
一家大潤發開到縣城可以卷走兩個億份額,一個小縣城大賣場容量一般也就三個億,搞得其它超市只能下沉到鄉鎮等邊角料撿撿。
新零售的社會認可度如何?
根據今年各品牌方的評估,盒馬鮮生同美團小象暫時屬于同一級別,相對于沃爾瑪等巨頭,差不多在0.5分的級差,與區域零售巨頭的分值基本一致。
以購物中心的評估,中端偏高等級購物中心會更偏向盒馬鮮生,主要考慮到客群重疊度相對高。盒馬客群購買力相對較高,合作商戶等級也都是原麥山丘等能與購物中心調信匹配的品牌方,且能夠不斷提檔。普通賣場客群消費力相對較低,對于這一等級購物中心助推力不夠,而且經常會出現客群排斥。但其流量線上化,又被購物中心詬病,相對來說很多購物中心更喜歡純線下的ole’等。中端及以下購物中心一般更喜歡大賣場。那些填鋪型購物中心不屬于探討行列。
總體來說,盒馬鮮生贏得品牌方以及購物中心認可,但認可度并未處于頭部。既沒有達到高高在上,也不是一些媒體描述的那么不堪。
對于另一新零售超級物種,一般購物中心或者品牌方都未把它當成超市看待,更多的是當成網紅店。超級物種入駐的購物中心一般都有超市進駐,它只是幾個無次級餐飲+集合店,相當于小型美食城。這類美食城一般在購物中心拿不到頭部位置,經過超級物種包裝后,一些購物中心給予首層不錯的位置。小餐飲特點在于高頻,承租能力強,只要購物中心流量夠,生意基本都不會差的。超級物種除了開業階段能夠自帶流量,后期對于購物中心流量依存度過大。但超級物種給的租金明顯沒有直接租給小餐飲商戶來得高,購物中心招商穩定后對于是否繼續租給超級物種都會有問號。如果網紅色彩無法持續,購物中心都是很現實。
哪些是現有零售不曾到達的需要革新的地方?
零售業發展遠未達到成熟,所謂的過剩說指的是局部過剩,選址同化定位同化以致該區域消費釋放產能無法滿足所有零售企業的需求。過渡同質化引發結構性失衡,商家商品在賣不出去時,消費者又覺得沒什么可買可逛。覆蓋洼地就成為零售企業創新的動力。
小區菜價貴,節假日亂漲價,就出現生鮮傳奇這類平價社區店。
中高端商品貴,就出現盒馬鮮生把很多商品高毛利打掉。
縣城鄉鎮春節數十萬人員返鄉潮短期集中爆發導致當地零售業無法承載,就會有很多賣場下沉來幫助釋放這些消費需求。
孫子有云:兵者,詭道也。打仗之前就先看看是否師出有名?天時地利如何?是否有能帶兵打仗的大將?體制建設如何?如果算算不合算,就不打;如果存在市場空間就直接開撕狂擼。
打仗考驗的是后勤實力,考驗的就是錢。今年直補消費者并不多,更多集中在科技化、供應鏈建設、門店成本等基礎建設方面。所謂的捉對廝、刀光血影場景基本沒有拉開序幕,更多的是在背后運量階段。
明年開始,阿里幾條戰線可能會真正開始高舉高打,美團小象、京東7FRESH相繼迎戰,線下賣場開始應戰。盒馬、小象、7FRESH、永輝、步步高等都相繼喊出百家以上開店規模,誼品生鮮等小店會是幾百家以上速度在覆蓋。都說經濟下行,唯零售大戰火熱,2019才是新零售的戰火開局。
(本文為聯商網策劃“復盤2018零售”系列報道,作者系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禁止轉載!)
- 該帖于 2018/12/19 10:06: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