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訊,據國外媒體報道,服裝零售商Forever 21已于今年8月宣布考慮破產,以重組債務負擔。事實上,同許多傳統賣場一樣,Forever 21也面臨著門店客流量銳減、銷售增長乏力、線上競爭對手強勁的問題。雖然破產并不一定意味著一家企業瀕臨倒閉,但一定意味著該公司財務或管理結構上存在嚴重缺陷。
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國著名面包生產商Hostess Brands在2011年的破產申請成功幫助該公司恢復償付能力和實現財務穩定,但許多破產申請則是該公司悲慘結局的開始。
對此,美國媒體日前列出了近期宣布破產或者轉型的各種上市公司名單,以整理出十家處于生死邊緣的美國上市企業。需要指出的是,入選這一清單的企業必須仍在繼續運營、且因當前財務狀況而被迫進行結構性改革,這些改革包括關閉門店、更改產品清單或公開宣布企業結構變更。
1.西爾斯百貨
如今的亞馬遜壟斷了電子商務領域,沃爾瑪則仍然是美國商業之王。這一現狀就嚴重擠壓了零售市場的所有參與者,但沒有一家像西爾斯控股(Sears Holdings,西爾斯和Kmart的母公司)那樣艱難。2018年10月,由于難以支付即將到期的債務,該公司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
消息稱,西爾斯百貨自2011年以來累計虧損逾110億美元,年銷售額下降近60%,至167億美元。該公司每年需要籌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才能維持運營,其股價曾在2007年達到每股超過130美元,而如今已經不足30美分,面臨退市危機。
2.彭尼百貨(J.C. Penney)
與西爾斯一樣,如今的彭尼百貨也在新零售布局環境下舉步維艱。盡管該公司曾是實體購物中心的最主要牌面,但傳統購物中心零售模式的衰落,以及來自沃爾瑪和亞馬遜的競爭導致該公司銷售業績連年不佳。因此,彭尼百貨同也在接二連三閉店后宣布,旗下實體門店內將不再經營家電類商品,家具類商品也僅限于在其電商網站jcp.com上經營。這一舉措主要目的是讓公司更聚焦于服裝和家居軟裝類商品,同時讓店鋪陳列效果最大化,并減少庫存。
同時為重振投資者的信心,彭尼百貨宣布已聘請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塔吉特(Target)的一位前高管,他將擔任首席商貿主管及其他關鍵職位,
3.Crocs
不久前,塑料洞洞鞋還在全球流行。Crocs曾成功掀起了一股席卷全球的風靡浪潮,變成了為全世界人們所熱愛的多功能Crocs鞋。2006年2月,Crocs在納斯達克上市并創下了鞋類企業首次公開招股的首日股價上升最高紀錄。
盡管有明星代言加持和火爆的早期銷售局面,但該公司如今依舊無法與其他制造商的運動鞋產品競爭,這導致其在2018年關閉150多家門店。該公司還取消了部分品牌產品,關閉了大部分海外制造工廠。
4.Office Depot
自2015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阻止競爭對手史泰博(Staples)收購陷入困境的辦公用品商店Office Depot以來,該公司就發現自己深陷困境無法自拔。由于無法有效地與規模更大的史泰博和亞馬遜競爭,該公司在2014年宣布關閉了幾家門店后,并決定進軍商業云服務市場。此舉讓該公司再次與亞馬遜展開直接競爭,其結果也可想而知。
5.哈雷戴維森(Harley-Davidson)
摩托車制造商哈雷戴維森如今正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為了應對摩托車年銷量的下降和市場向低排放車型的轉型,該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摩托車,包括采用電力和混合動力發動機的車型。然而,這與許多人喜歡并購買哈雷戴維森的原因背道而馳,也導致了其銷量的下滑。
其結果是,該公司在2018年宣布將關閉位于賓州的工廠,并且將業務轉移至其他工廠,以應對連續4年的銷售量下滑。頗為諷刺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才在2017年稱贊哈雷戴維森是“在美國創造就業機會與制造業的典范”。
6.柯達
歷史上的柯達曾是專業級和消費級攝影領域無可爭議的冠軍。該公司生產的布朗尼(Brownie)、Instamatic相機以及一系列攝影膠片和紙張,幫助其成為全球最知名的公司之一。到1996年,柯達在全球擁有超過14萬名員工,市值達到了280億美元,占據了美國85%的相機市場。然而來自日本富士膠片的競爭,以及隨后對數碼攝影業務的遲鈍反映在很大程度上注定了這家位于紐約州羅切斯特市公司的命運。
2012年,柯達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此前該公司籌集新資金進行業務轉型的努力宣告失敗。在出售了大部分知識產權后,如今的柯達正考慮采取多種策略來維持公司運營,其中甚至包括推出加密貨幣。
7.Claire’s
美國飾品連鎖品牌Claire’s在鼎盛時期一度在全球開設了5195家飾品連鎖店,其中北美地區2119家,歐洲地區717家,日本148家以及中東和南非地區61家。但Claire’s的大部分門店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傳統商場建立的,而隨著購物中心客流量的下降,依賴于購物中心的企業、品牌自然也會減少。因此Claire’s也在2018年申請破產保護,并在同年宣布關閉130家門店,目前正在尋找新的買家接手。
8.Dean Foods
美國最大乳制品商之一Dean Foods總部位于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該公司聲稱由于其他零售商推出的自有品牌牛奶零售價格較低,自己難以錄得盈利,Dean Foods股價已下跌逾三分之一。舉例來說,該公司推出的國產牛乳品牌DairyPure的售價通常高于其他零售商推出的自有品牌牛奶,因此導致前者銷量下降。
有數據顯示,在同雜貨店自有牛乳品牌的激烈競爭中,Dean Foods利潤率日漸稀薄,過去五年平均只有3.8%左右。在去年其關鍵客戶沃爾瑪宣布建立自己的乳品加工廠后,該公司情況則迎來進一步惡化。
9.Mattress Firm
美國最大床墊連鎖賣場Mattress Firm瘋狂收購、擴張、開店的那段黃金歲月似乎還就在眼前,但其瘋狂開店的負面效應隨后也開始顯現。由于Mattress Firm旗下床墊連鎖賣場過于密集,大大超過了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導致店內門可羅雀,Mattress Firm則在債務、經營和重塑品牌成本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陷入困境。
2018年初,資本市場上就傳出Mattress Firm將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同年10月,Mattress Firm正式申請第十一章破產保護,進入重組程序,關閉逾200家門店。
10.賽百味
賽百味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餐連鎖品牌之一,然而該公司過快的增長最終累及了自身。比如,該公司與前代言人賈里德 福格爾(Jared Fogle,后被控制作和持有兒童色情片)的長期合作關系、來自Panera Bread和Jimmy John’s等競爭對手的競爭,以及取消了長期以來5美元特別優惠的做法均導致公司利潤下降。
2018年,賽百味宣布關閉美國1100多家門店,目前正在嘗試改變菜單的做法以吸引顧客。
(來源:騰訊證券 德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