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的戰(zhàn)火越來越強烈,電商巨頭之間的競爭早已按耐不住,實體商業(yè)也不甘寂寞。雖然距離“雙11”當天還有一段時間,商家間搶客硝煙味就已相當濃烈。
北京商報記者發(fā)現,銀泰商業(yè)、新世界百貨等實體店日前均已推出“雙11”期間的低價折扣,美妝品類尤其是奢侈美妝的打折促銷尤為突出。
分析人士認為,相較于電商,百貨購物中心的美妝品類更具有資源優(yōu)勢,品牌合作的信譽度更高,市場認可程度遠高于電商平臺。實際上,百貨購物中心近幾年對美妝品牌的調整越發(fā)高頻,而95后的消費者也更為傾向線下消費。盡管如此,“雙11”一直以電商為主場,實體百貨的“自發(fā)行為”能否激發(fā)線下的購物熱情,還需要考量。
線下提前放“價”
電商預售剛剛開啟,各類線下大促已經真金白銀地降價了。北京商報記者發(fā)現,在“雙11”前期,各大商場已經提前進行促銷活動,如西單商圈的君太百貨正值周年慶,很多品牌都有5折、大額滿減活動;漢光百貨不僅有滿減滿送的活動,還實行10倍積分返現;物美新街口廣場很多商品均為3折的價格;崇文門新世界百貨將迎來21周年慶,正籌劃“60小時不打烊”。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避免線上“雙11”吸走太多流量,很多品牌實體店都標有“線上線下同款同價”的醒目標識。銀泰商業(yè)在今年的“雙11”期間提出了保證線上線下同價。記者在合肥政務區(qū)銀泰百貨看到,一層新設立的新零售終端云店補充了政務區(qū)銀泰百貨沒有的奢侈美妝品類,消費者可以在云店獲得銀泰旗下65家商場同款產品的價格,從而根據價格高低下單。
物美集團購物中心事業(yè)部總經理李存孝表示,各大商超趕在“雙11”前促銷,也是為了搶奪消費者。在“雙11”期間,商場還會繼續(xù)促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流部分電商客群。
憑借奢品美妝吸客
在上述提前促銷的實體店內,奢侈美妝成為了消費者關注的熱門品類。北京商報記者在新世界的粉絲群看到,早在十月中旬商場就已經開始為11月的店慶預熱,還透露價格比電商平臺合適的信息。
更低的價格成了百貨購物中心的殺手锏。記者在新世界百貨崇文門店的蘭蔻專柜得知,每年“雙11”期間專柜單品會直接八折。該柜姐稱,每年這時候的套裝更加劃算,價格幾乎在原價的六折左右,還會有小樣贈送。相反,蘭蔻天貓旗艦店的客服向記者表示,“雙11”期間產品并不降價,只是提前預付定金,送相應的小樣。兩相對比,線下購買品牌美妝的優(yōu)勢凸顯。
在調整之后的雙安商場中,奢侈美妝區(qū)域已成為消費者聚集地。雙安商場總經理劉煒向記者透露,“雙11”已不再單純的是電商的節(jié)日,而是線上線下共同的促銷節(jié)。為了抓住促銷的機會,雙安商場在“雙11”也會推出各種活動,促銷期間消費者可以享受都15倍到20倍積分優(yōu)惠的形式,買到化妝品的價格相當于原價8折左右,而且品牌也有很多附加的贈品。
劉煒稱:“根據往年的數據來看,每年奢侈美妝的增幅最多,均為兩位數增長�!惫_數據顯示,在2018年“雙11”期間,中央商場新街口店客流達35萬人次,百貨銷售同比大漲22%,國際美妝同比增長30%。
根據京東聯合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發(fā)布的《2018-2019美妝電商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近幾年,全球化妝品市場保持穩(wěn)定增長,增速維持在4%左右。中國美妝整體市場高速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1.53%。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端品牌消費上,95后高端品牌消費增長最為顯著。16-25歲年輕消費者對高端品牌、高價格商品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消費貢獻逐年增強。
此外,隨著IT行業(yè)的發(fā)展,在低齡化消費者的驅動下,還衍生出“垂類一代”。李存孝介紹,隨著漢服文化、cosplay及動漫的客群越來越多,這類與垂直領域、品類密切相關的固定消費者被商界成為“垂類一代”。這類客群對美妝有強烈需求,同時線下專柜的服務人員可以幫助消費者的指導妝容搭配、產品用法,這是線上平臺實現不了的功能。
抵御電商沖擊
對于“雙11”線下回暖,奢侈美妝能否成為核心競爭力,中國百貨業(yè)協會秘書長楊青松指出,從企業(yè)角度而言,主要是由于化妝品類是極其特殊的一種業(yè)態(tài),化妝品的細分品類有很多,如爽膚水、保濕乳、唇彩、眼影等。在細分品類里給消費者足夠多的品牌選擇,能夠提升商場的核心能力。
楊青松進一步解釋稱,引入大量的奢侈美妝,在百貨的形象轉型取得一定效果。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化妝品、珠寶及服飾有體驗試穿、試戴、試用需求,這是線上平臺難以滿足的需求,而恰恰百貨、購物中心可以滿足。此外,電商對百貨的壓力趨于平衡,實體商業(yè)針對能在電商上購買的品類進行了一輪調整,所以電商目前對百貨沖擊難以再度加深。
“電商在奢侈美妝品類并不占優(yōu)勢,短時間內也沒法建立起美妝的資源供應鏈,而百貨恰好是強勢,打一張可以翻身牌�!睏钋嗨蛇指出,隨著近年消費升級,消費者對中高端化妝品需求明顯提升,而且基于消費者對于體驗需求的增大,線上和其他渠道并不具備體驗功能,所以無法取代線下美妝實體店的優(yōu)勢。另外,美妝是時尚元素的重要體現,為了抓住年輕消費者,所以要對時尚商品進行深耕。值得注意的是,即將在線下平臺,百貨具有比購物中心更強的商品組合能力,且百貨大多處于城市或商業(yè)中心,有能力組織近于全品類的化妝品組合。
除了體驗消費的支撐,獨特性也是線下奢侈美妝的優(yōu)勢。劉煒表示,線上化妝品除了品牌直營店以外,其他的都是非正規(guī)渠道的店鋪,消費者很難保證自己買到的產品是真是假。同時,實體店活動較多,有品牌的各種支撐和限量款、跨界款的發(fā)售,所以也有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
此外,無論是面對面的交流、直觀的購買體驗,還是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的附加值,以及差異化的購物體驗,這些在提升消費業(yè)績方面甚至比電商折扣更有力。在經過近幾年的體驗后,消費者面對電商“雙11”的基本規(guī)則已不再盲目從眾消費,而是貨比三家。不少消費者表示,有些電商平臺活動規(guī)則過于復雜繁瑣,對時間寶貴和怕麻煩的群體來說花大量時間研究并不劃算。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 王曉然 劉卓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