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正如狄更斯的《雙城記》里描述的一樣,“這是一個光明的時代,也是一個黑暗的時代”。光明的時代給我們造就了一個足夠大的空間,讓每一個人的成長不會因為市場沒有給你空間,而關鍵是你自己能夠跳多高。
中國零售行業四十年的發展,從零售業態豐富到競爭格局改變,從消費理念升級到主力客群更替,社會消費信心指數漲跌不一,如今面臨消費者消費意愿冷卻、生意持續難做等問題。零售、百貨、購物中心也好,消費的壓力是客觀存在的,這些企業如何保持活力,這是難點。
從快時尚品牌到百貨到購物中心再到資本投資,紅杉資本中國投資合伙人蘇凱用改變、創新來定位中國零售發展歷程和未來趨勢。
▲紅杉資本中國投資合伙人蘇凱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立已經14年,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美團等都是紅杉資本的被投資企業,如今這些企業都上市了,還能投資什么?
蘇凱認為,首先還要認清國內的大環境。宏觀上看,中國1.8萬億的市場空間還將持續存在,中國市場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增長市場,所以說未來紅杉消費行業還是要做多中國市場,我們最看重的選手還是把中國市場作為最主力陣營的的市場。
實際上,中國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高速增長的,并且護城河挖得最深的企業一直都在。這些企業的存在一則是中國巨大市場下的產物,也是未來零售業發展的一個主要特點,即新進入者強行插隊,從高頻剛需入手,“低空飛行”,低毛利倒逼內部競爭力。
比如用20年時間從一個擺地攤的水果商人發展成一個水果零售商的鮮豐水果,比如叮咚買菜、瑞幸咖啡、生鮮傳奇等等,這些新進入者已經不甘于在后面排隊,一定會彎道超車強行插隊。
其次,零售企業應該不斷喚醒所謂的睡眠市場。很好的例子就是拼多多,這個突然冒出來的3000億交易額的企業所帶來的消費降級有個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喚醒了大量的沉睡市場,喚醒了一些原來低標準的消費人群。
另外一個代表性例子是亞馬遜的Kindle,每年都會做一個中國最喜愛閱讀的城市排行,2016年的前三名是包頭、淮安、金華,2017年的前三是烏魯木齊、貴陽和蘭州,這些數據也能反映出三四線城市乃至鄉鎮市場購買付費內容的比例遠超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說明今天的中國市場結構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因此,零售從業者,不應該憑經驗來判斷,大部分不起眼的沉睡市場,正在覺醒。
蘇凱認為零售業要思考——重構業務、升級組織、構建共生網絡避免降維打擊。
所謂降維打擊,簡單說如果今天自己不升級,等別人升級完成的時候在來打你的時候你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它就不在個維度上,它叫降維打擊,這個是非常可怕的一個事情。
第二商品要不斷降低門檻,不斷的降低準入門檻,不斷的喚醒沉睡市場,獲得勢能釋放。
改變和創新,在自己的基礎上追求同比永遠是零售業永恒不變的話題。
3月21日-22日,《聯商網》將在杭州舉辦主題為“新消費·心服務”的2019聯商網大會,屆時蘇凱先生將與東百商業執行總裁袁幸福、林清軒創始人孫來春、INMIX音米眼鏡創始人李明、垂衣創始人陳曦、森馬服飾購物中心渠道負責人豐振等高管一起帶來關于“時尚客群的服務力提升”的精彩分享,敬請期待。
(來源:聯商網 陳寧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