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業品牌重振之二:品牌識別體系的重新定位
品牌的認知體系,不僅僅包括形象代言人。對很多傳統服飾品牌來說,一旦意識到品牌老化,往往第一反應就是更換更加年輕的形象代言人。
形象代言人只是品牌識別體系當中的一小部分,其他還包括以下諸多方面:
第一,店鋪形象以及店鋪功能。隨著Z世代的崛起,出現了很多的快閃店,跨界店面也不斷涌現(比如說大白兔推出的香味紀念館)。店鋪形象的色彩體系、格局規劃、導購人員的形象,往往都是需要創新的重要元素。
第二,品牌廣告語。品牌廣告語往往體現了品牌定位,但是品牌廣告語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麥當勞的廣告語從“常常歡笑嘗嘗麥當勞”到“我就喜歡”。
品牌廣告語是一種價值主張。比如說,在新的時代,海瀾之家“男人的衣柜”這句話是否需要重新賦予價值內涵?
第三,視覺識別系統(VI體系)。從企業的LOGO到顏色、形象等等,都需要與時俱進,不斷修改。很多國際知名品牌包括可口可樂,寶潔等等的LOGO、色彩體系等等都是不斷進化的。
05
零售企業品牌重振之三:社交化與娛樂化的消費者關系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大批新興的品牌迅速崛起,而它們的成長之路,代表了新型的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
比如說蘋果,小米,甚至曾經的錘子手機,它們更加重視與目標受眾的平等對話、溝通和互動,找到一些價值共鳴的點。當雷軍站在發布會的舞臺上,以一種誠實憨厚的形象,表達他蹩腳的英語,“are you ok?”這一句甚至被網友做成了MV,在短視頻網站上傳播。而雷軍所說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也成為一時的流行語。
與消費者的新型關系需要遵循三條價值點:平等互動、參與、共鳴。
對零售企業來說,需要想方設法通過多種渠道,讓用戶參與進來,除了活動,廣告,還包括生態共建,話題共享。
舉一個例子,如果你關注了支付寶的微信公眾號,你會發現,支付寶每一次推送的內容都是那么的“不正經”,而這種帶有娛樂、無厘頭(甚至拿自己的掌門人進行善意、有度的娛樂化消費)風格的內容推送,基本上每一條的閱讀量都會超過數萬,而其下留言也高達數百條。
這是一個非常具有啟發性的例子,無論公眾號、微博還是微信群,都是很好的與用戶互動的平臺,構建生態化、娛樂化、朋友化的親昵關系。
從線上到線下,從商業場景到外部的場景,與消費者找到興趣愛好和價值利益點的共鳴,是影響消費者是否樂于參與以及是否積極響應的重要標準。關系共建有很多的領域可以不斷創新和發揮。
06
零售企業品牌重振之四:新型的廣告傳播與營銷活動形式
今天的廣告只有一小部分是那種單向的傳播。比如說蘋果或者其他品牌還會在電視或者其他APP平臺上投放廣告。
這些單向的硬性廣告投放,只有兩種內容:
第一,表達品牌的個性。也就說所謂純粹的品牌形象廣告,但是這樣的形象廣告需要充分符合品牌的調性,具有很強的創意,消費者愿意看。
第二,新商品即將上市的廣告。除了這些硬性的廣告之外,在今天這個新時代,更多的廣告是在于“口碑”,也就是前文所講的與消費者新型關系的構建。口碑的形成包括極致的爆款產品,參與性的活動,社交媒體、社群營銷的互動等等。
在營銷活動方面,正常的促銷是一方面。另外,饑餓營銷也是一種不錯的形式,控制可以得到的受眾數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口碑的形成。
最重要的是,在今天這個信息無比對稱,任何商品都唾手可得,而且消費者可以毫不費勁地找到一大堆類似的雷同商品的時候,營銷所有的力量,都應該集中在“產品創意”上。
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在2019年,星巴克推出了一款“貓爪杯”,這是一個典型的創意性產品營銷所獲得的巨大成功。
第二個例子,故宮文創在2019年推出了六款不同紅色的口紅,這六種口紅來自于故宮的各種不同風物,比如說郎窯紅、碧璽色等。這是通過超級IP,嫁接其原有的影響力到新的產品上。
對零售企業來說,只要當品牌產生了一定的活性,完全可以在其周年慶等某些重大營銷活動的時候,開創具有創意性的定制產品,以吸引人氣,塑造口碑。
07
結束語
對零售企業來說,由于自己本身并不生產有形的產品,所以,品牌才是最為重要的資產。品牌老化是最可悲的衰退,需要時刻警惕。
如何讓品牌保持活力,與時俱進,這是每一個零售企業的當家人、營銷團隊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本文轉載至http://www.ntjiede.cn.cn/club/dispbbs.aspx?rootid=1072731
更多詳情了解攬客魔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