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店與獨立書店狀況比較
來源:
聯商網
2004-04-09 14:21
從國際范圍來看,獨立書店歷史悠久;而連鎖店雖然也已有140年的歷史,但它在書業真正發展起來是在20世紀90年代之后。在近10年中,連鎖店和獨立書店的發展表現出如下特點:
(1)超級連鎖書店出現,書店朝大型化、巨型化發展;
(2)兼并、破產頻繁,集中趨向明顯;
(3)擴張快,勢頭猛。獨立書店的產生遠遠早于連鎖書店,但近10年,由于連鎖書店的迅猛發展,獨立書店地位下降,并表現出如下特點:
①數量劇減;
�、谏婵臻g日益狹窄;
③所占市場份額減少;
�、芨幼⒅胤⻊�;
⑤一般獨立書店減少,紛紛選擇專業化發展道路。
在美國,連鎖書店和獨立書店的競爭已達到白熱化的程度,而獨立書店則日益萎縮。在連鎖書店的進逼下,每年圣誕節后,都有一批獨立書店無力維持,關門歇業。為此,反壟斷和倡導公平競爭的美國書商協會成立,多次代表獨立書店將巴諾、鮑德斯等超級連鎖書店告上法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獨立書店的壓力。盡管如此,獨立書店仍然境況艱難。
在英國,連鎖書店和獨立書店的矛盾與美國相比略為緩和,但也在不斷加深。從1995年到2000年,英國有10%的獨立書店倒閉,其市場份額也損失了將近10%。在日本,獨立書店幾乎已不存在,所有的書店都在某種形式的連鎖狀態下經營。其中,最大的連鎖書店紀伊國屋。在加拿大,查普特斯書店在2000年還是圖書連鎖業的老大,但2002年2月,第二大圖書連鎖店英迪戈書店兼并了查普特斯,壟斷趨勢加劇。在法國,由于唯一價格法的存在,許多中小獨立書店能保持一定的營業額,連鎖書店和獨立書店的矛盾并不突出,二者有競爭但并不排斥。但是唯一價格法只適用于圖書而不適用于音像制品,因此以銷售音像制品為主的書店迅速消失。法國最大的圖書連鎖店FNAC的圖書營業額占整個法國圖書零售市場總營業額的15%。
二、連鎖店發展迅速的原因
1.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世界排名前200家的商業企業都是連鎖集團,跨國集團中營業額增長最快的也是連鎖經營的零售業。在發達國家,連鎖經營的銷售額一般占市場銷售總額三分之一以上,英國近一半,美國已達三分之一。
2.連鎖書店自身的優勢。連鎖經營帶來的規模效益是其它業態形式所不能比擬的。連鎖經營自身的靈活性又使人們能按照自己的需要靈活地選擇經營模式,如經營初期發展正規連鎖,成熟期發展特許加盟連鎖。連鎖書店在滿足讀者需求上也有優勢,它龐大的銷售網絡能更全面地收集讀者需求信息,而連鎖總部的實力又使快速配送成為可能。連鎖書店的資金優勢使它能獲得最佳的店堂位置,而英國書商協會主席格瑪·巴里認為,不論獨立書店還是連鎖店,店堂位置最重要。
3.連鎖書店與出版社的特殊關系。從明處看,連鎖書店是利用其規模和數量優勢從出版社獲得高折扣,但實際上它還從與出版社的合作宣傳和廣告中隱蔽地獲利,1997年美國巴諾書店單憑這一項就創利1.13億美元。而獨立書店則無此優勢。
4.定價的放開使獨立書店失去了保護傘,卻對連鎖書店有利。由于政府不再規范定價。連鎖書店可根據銷售策略隨意打折,尤其是在銷售旺季。這種做法使大多數獨立書店因其價格劣勢而生意慘淡,最后不得不宣布破產。
三、連鎖店迅猛發展的負面影響
連鎖經營作為一種符合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在圖書銷售上體現出強大的優勢,對整個書業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但不可否認,它同時也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
1.對文化的影響。由于大多數連鎖書店在進貨和品種上的統一,連鎖書店占有的市場份額越大,市場上的圖書品種就越單一,讀者可供選擇的范圍就越狹窄。同時,出版社為了使其圖書產品順利上架,在出書范圍和內容上也越來越迎合連鎖書店的需要,但實際上,連鎖書店的需要并不真正代表讀者的需要。這樣,圖書所承載的文化也逐漸失去了多樣性,日趨單一。
2.對出版產業和圖書市場的影響。連鎖書店以其高市場占有率逐步控制了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已造成壟斷,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原則。同時,由連鎖經營引發的“高退貨”已成為書業的頑癥之一,嚴重損害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也不利于出版產業的整體發展。
3.對獨立書店和出版社的影響。連鎖書店的快速擴張使許多中小型獨立書店難以生存,獨立書店的紛紛破產反過來又加深了連鎖書店的壟斷,然后,在圖書零售這一流通環節占據絕對優勢的連鎖書店轉而控制了出版的“上游”,即出版社。出版社不但在出書品種上受連鎖書店口味的影響,在資金周轉、成本預算等管理方面也不得不受制于連鎖書店。(《出版參考》 胡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