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媒體的批評報道 沃爾瑪反駁壓榨供應商傳聞
來源:
聯商網
2004-03-25 10:38
前天,就在美國《財富》雜志最新一期登出沃爾瑪公司連續第三年名列榜首后,有媒體報道沃爾瑪商品低價的真實原因是由于拼命壓低供應商產品價格而創造出來的。昨天,沃爾瑪中國總部的有關負責人否認這些批評,并指出有些內容缺乏真實性。
手袋廠克扣工人工資
據中國《新聞周刊》的報道,從去年底開始,沃爾瑪這個商業恐龍就受到全球媒體的持續抨擊。在廣東東莞的一家電子塑膠制品廠,它的主要產品是明星偶像、動物等塑料玩具,其客戶名單包括美國迪斯尼、沃爾瑪等,并且為美國幾大體育職業聯盟生產“bobblehead”玩具。2月9日,美國全國勞工委員會等機構發表了一份報告,指責這家公司和另一家沃爾瑪供貨商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秦氏企業手袋廠存在工作環境惡劣、克扣工人工資、強迫工人加班等情形。隨后,美國《華盛頓郵報》在頭版發表了其記者到該廠調查的報道,兩者都更多地把矛頭指向了沃爾瑪,指責這家企業將自己的巨額利潤建立在對供應商的壓榨上。這里的工人實際工資為每小時16.5美分(約1.36元人民幣)。
文章中還指出,沃爾瑪如果發現同類廠家供貨比他們便宜,哪怕只有幾分錢的價差,也會立即轉移訂單。因此廠方不得不采用各種方法壓低工資成本。按照經濟學的一個基礎理論是,價格總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用這個理論來解釋全球商業恐龍沃爾瑪的經營戰略,就很容易理解它在發展中國家貨比三家、以低價格尋求產品供應商的行為。有專家指出,即使是沃爾瑪的產品供應商,而非沃爾瑪企業本身,通過延長勞動時間、雇用童工、減少工人福利來降低成本,沃爾瑪也逃不了干系。
沃爾瑪對傳言真實性提出質疑
昨天下午,沃爾瑪中國總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看過上述報道后立即著手調查,來自采購部門的消息顯示,去年年底,他們已與文中所提的東莞市平鎮合藝電子塑料制品廠終止了業務往來。另外一家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秦氏企業手袋廠,根本不是沃爾瑪全球采辦的供應商,也不是沃爾瑪中國的供應商。他們對文章兩處事實部分的真實性提出質疑。
沃爾瑪方面稱,沃爾瑪追求的是盡可能低的“合理價格”。沃爾瑪不希望供應商用難以承受的低價來贏得訂單。他們在全球每周進行超過三百次工廠檢查,以保證供貨商工廠的操作符合聯合國和相關國家制定的標準。如發現供貨商沒有遵循當地法律和沃爾瑪標準,沃爾瑪會終止與其合作關系。通過沃爾瑪的工廠檢查制度以及每年數千次到工廠訪問,他們在改善和保護供貨商工廠的勞工權益方面作出了努力。 (消息來源:北京青年報 藺麗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