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報刊批發市場年底開放 國外圖書資本入遼
來源:
聯商網
2004-08-24 09:12
來自新聞出版署的消息,根據中國加入WTO的承諾,到今年年底,中國書報刊批發市場將對外開放,外商可以在中國投資設立中外合資、合作和外商獨資的書報刊批發和零售企業。
昨日,記者對沈陽多家書報刊經營商家采訪時了解到,目前省內書報刊批發和零售的年銷售總額超過20億元,而且仍在不斷地增長。這個大市場對任何一個有意向的投資者來說都是極具誘惑力的,而這樣一塊大蛋糕究竟如何瓜分還要憑實力說話。中國書報刊批發市場年底開放這一消息帶來的影響已經在遼寧書報刊市場上有所體現。
本地書商加速分割市場份額
北方圖書城王姓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和中國入世對外開放最晚的領域之一,媒體產業這塊大蛋糕被國內外的許多產業、企業覬覦已久。書報刊市場隨著整個行業市場化的快速發展,競爭已經處于白熱化階段。
記者了解到,目前沈陽市場上有五六家經營書刊批發零售業務的大商家,北方圖書城、新華書店、東宇書店、翰文書店等都在不同層面分割市場份額。價格戰、服務戰、品牌戰……這些在商場超市、家電企業之間相互競爭時才出現的戰略戰術在沈陽書報刊市場上已經司空見慣。
“競爭如此激烈,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書報刊批發市場對外開放的時間進入倒計時,同時也是因為這塊市場實在太有誘惑力了。據粗略估計,整個遼寧書報刊市場的批發和零售業務額每年都要超過20億元,其中沈陽占四分之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在談及目前省內書報刊市場容量時如此表述。
國內圖書資本跑馬圈地悄然入沈
按照相關規定,國外圖書資本進入沈陽還要等上幾個月,對于國內有實力的圖書經銷商來說,這是一個大好時機。細心人會發現,今年6月末,在沈陽市廣宜街上,新華書店總店遼寧分公司悄然開門納客,它的到來提前拉開了國內圖書資本進入沈陽書報刊行業的序幕。該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已經有一個4500平方米的批銷中心,經營的圖書近4萬個品種,不過他們的目標遠遠不止這些,作為新華書店總店設在東北的唯一一個分公司,他們業務范圍將逐步擴大到整個東北,縮小服務半徑。
這位負責人表示,作為有著雄厚物質和人力資源基礎的遼寧分公司,加入到這個市場的競爭當中,必然會引起市場格局的變化。新華書店總店辦公室主任張雅山談及總店進入遼寧市場時說,這是總店全國布局的一部分。目前總店已在國內10余個省、市、區建立自營、合資、加盟和關聯連鎖網店近100家,可即時利用的連鎖賣場資源100余家,初步形成國內連鎖網絡近200家。
外資進入沈陽圖書市場可能要滯后二三年
記者在中國沈陽書刊批發市場采訪時,從事多年書刊批發的人士均認為,根據目前沈陽市圖書批發的整體情況,國外圖書資本入沈可能還要滯后二三年。
遼寧新知書店經理劉鐵軍告訴記者,中國沈陽書刊批發市場成立近十年,從開始的90余名商戶,到現在130余名商戶,在不斷發展壯大,但是由于市民的購買力有限,沈陽地區的圖書刊物發行在國內總體的比較來看仍排在中下位置,這對于國外資本來說顯然無法成為首選地區。但是劉鐵軍認為,在未來二三年之內,沈陽書刊批發市場將會有明顯起色。他表示,對于普通市民來說,國外書商資本注入沈陽后,市民可以更快地看到更多的新書刊。
近日,有消息稱,北方圖書城正在與新加坡一文化產業集團進行秘密接觸,國外圖書資本有可能很快注入沈城。記者向北方圖書城求證此事時,相關人士表示,他們目前還未接到上級有關通知。業內人士認為,外資進入沈陽圖書市場是遲早的事情,對于業內人士來說,要及早下手,做好充分準備。(遼沈晚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