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鮮度管理知識(下)
來源:
聯商網
2004-08-11 11:11
1、 嗅味道:
除熟成的牛肉會稍有酸味外,其他肉品通常沒有異味,故如有異味,即表示鮮度不佳。
2、看顏色:
肉色最初呈現鮮紅色的,短時間與空氣接觸時仍是鮮紅色,但是如長時間暴露之后,其肉色便會呈褐紅色或灰褐色,此時表示鮮度欠佳,如已呈現綠色或黑色則表示已有腐敗現象。
3、視其組織的彈性:
新鮮肉品的組織彈性佳,不見彈性的肉品表示鮮度較差,表面狀態:一般鮮肉的表面含有水分且感覺光滑,以手觸摸時并求感覺濕狀,如感覺出濕濕的,甚至有水滴滴下來,即表示此種肉的品質差,且吃起來沒有味道。如肉表面干燥且肉色暗紅,亦屬異常,很容易腐敗。
4、肉品中心溫度檢查:
肉品中心的溫度(冷藏肉)在零下1.7度至0度時,表示肉品鮮度好。如在0度以上時,表示鮮度不佳。冷凍肉的肉品中心溫度在零下18度以下即表示鮮度夠,可按照標示有效期內食用。倘肉品中心溫度高于零下18度,則其有效期限會縮短,盡可能即時處理,或改以冷藏肉銷售。
陳列肉品的管理日期
1、 牛肉:
死后僵直解除大約有要一星期,是熟成期最長的肉品,在0度到1度的冷藏庫中,10日內約有90%熟成,為食用的最好時機,到3周為止則已完成熟成,若溫度管理得當,還可再保存3周
2、豬肉
死后僵直解除約在24小時后,熟成約在48小時,因此要盡量提早販賣,以免影響風味。
3、雞肉
死后僵直解除約在屠宰后8小時,而在12小時為食用的最好時機,24小時骨要保持風味最佳狀態。在溫度、衛生管理良好之下,可再保持一天。仍是以盡早賣出為原則。肉品感官檢驗標志

水產品的商品特性產品特性
1、種類(品項)繁多,雖然陸產品的種類不少,不過因其僅限于少數的動物或農產品,故其加工原料較為有限。而水產品的種類應比較多,舉凡節肢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等均是水產品
2、貨源不易掌握水產品除極少數屬人工養殖外,大部分為開然物質,天然資源的存在量與存在地點不容易掌握,以致漁期、漁場、漁獲量時常發生變化。從而使供貨量不能掌握。
3、魚體成分因季節而變化魚類的味道鮮美有其季節性,而畜產品就沒有這種現象,可見魚體成分易隨季節而變化,魚類脂質蓄積較多的時期(產卯前)往往是味道最鮮美的季節,但魚類的魚體組織成分,會因季節變動,主要有水分及脂質兩項
4、容易腐敗及變質生鮮食品容易腐敗以及變質,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水產品因處理方式不同,以及其自身特殊性質,從而比畜產品更容易變質。
A、處理方式不同畜產品于捕獲居殺取出易腐敗的內臟后,即可運往消費地,但大部分的水產品,于收獲后,多半未取出易腐的內臟或鰓,即被運走,加上捕撈水產品時,魚體內外容易受到損傷,其傷口受到細菌感染的機會也較大,幫品質保持不易
B、自身特有性質水產品組織為陸上動物軟弱,其外皮較薄,鱗片容易脫落,也易被細菌自事傷侵入體內,且其表面的粘行質物,正是細菌良好的培養基地,故極容易腐敗,且魚類干后硬直時間短促,自體分解迅速,也使得肉質容易變化。鮮度管理方法魚貝類死亡后,除了存在魚體內的蛋白質會分解酵素,使品質變壞外,附著于魚貝類體表及體內的細菌,也會將胺基酸及氧化胛安分解成氨類及胺類,導致魚體腥臭,甚至于產生腐敗。抑制魚類的自體分解,抑制細菌最好的方法正是低溫管理,而減少細菌或污染源的最佳手段則做好衛生管理。因在水產品的處理上,做好溫度與衛生管理,應等于做好鮮度管理,其管理方法如下:
1、溫度管理A、采購鮮度良好的原料
B、冷藏水產品原料,為降低商品溫度,使表面溫度維持在5度以下,須再放冰
C、運輸原因或成品的車酒,須以冷凍或冷藏車
D、待處理的原料或半成品應貯存于冷藏庫存中
E、最好以冷藏庫來解凍原料 ,以免品溫超過零度。
F、冷藏庫的溫度應設定在零下2度到2度之間,冷凍庫的溫度應維持在零下18度以下,并定時巡視庫溫
G、作業場或處理室的室溫應控制在15度以下
H、處理、包裝作業要迅速,以免品溫升高
I、待處理的半成品于冷藏庫降溫時,須覆蓋濕毛巾,以防止表面水分蒸發
J、已包裝的成品應立即送入冷藏庫或展示柜
K、冷藏展示柜的柜溫應維持在零下2度到2度之間,冷凍展示柜的溫度應維持在零下18度以下,并且每天巡視柜溫(至少三次)并記錄
2、鮮度檢查規定水產品的鮮度判定法很多,如化學法、物理法、細菌法及感官檢查法,其中化學法及細菌法因需添很多儀器設備,花費很多時間才能完成,故目前一般生鮮超市的收貨鮮度檢查多,以感官檢查法,感官判定需要“三到”即眼到、手到、鼻到
A、魚類

蝦類光澤:新鮮的草蝦殼為灰綠色,斑節蝦有紅褐色條紋,紅尾蝦雖是生蝦就已呈紅色,各種蝦殼顏色雖不同,但有一共同點,即在新鮮時都具有光澤,而且頭及身體的顏色很一致。
黑變:生蝦的殼在貯藏中顏色會為黑,最先產生黑變的部隊是頭,之后是腳未端。因為蝦頭含有蛋白質酵素及空氣接觸后開始作用,如沒有冷藏或冷凍,放置的溫度又較高,則黑變的發生就更快。
白斑:漁民或魚販往往隨意酒亞硫磺鈉二生蝦殼上以防止黑變,量過多時,殼會失去光澤甚至出現白斑。
艷紅:只有紅尾蝦具有天然的艷紅色殼,有些魚販會將大頭紅蝦染紅以掩蓋黑變的現象,這類染紅的蝦顏色雖然艷,但缺少光澤。
鹵質:新鮮的蝦肉質結實,有彈性。由于蝦的消化的器官在頭胸部,因此若未經適當的冷藏或冷凍而曝露于常溫中,一段時間后,頭部的肉質會被分解或與頭胸部與腹部斷離現象。貝類牡蠣:選擇形態完整,不沾手,液汁不混濁,鮮艷有光澤及肉質具有彈性者。生食的牡蠣必須注意衛生,若具生長在水域或采后,浸泡用手不夠清潔則會受細菌污染,可能導致食用中毒。
文蛤:死后鮮度迅速下降,選購時若觸摸之亦不閉殼,或殼已啟者,表示文蛤已死,不宜購食、煮食前將文蛤浸至鹽水中吐沙,文蛤浸在鹽水中約可活一星期,若未浸鹽水則僅可活二至三日
商品貯存
水產品經包裝處理后的產品,若在一至二天能銷售完畢者,可利用冷藏庫,以冰溫來貯存,如須長期貯存,則須于凍結后,再放入冷凍庫中。凍結水產品時須留意魚肉中冰品的生成速度與凍潔的時間,于凍結后,再放入冷庫中。冷卻速度快,冰品數多形,生成于水肌纖維間;倘冷卻速度慢,帽結晶數少,大如棒狀,多生在肌纖維中。而肌肉促生成大型的冰晶時,組織被機械性破壞,以至于解凍時組織中的水分與養分,將隨水分以滴液狀失于腿肉外,導致其組織粗糙,美味減少,使品質降低,故在凍結水產品與肉品時,應急速讓凍結品通過冰品帶,以形成小凍品,則其品質應不會被晶體破壞。每晚營業結束后,應將未銷售完的魚細心地裝入塑料袋內再放入保鮮箱內,保鮮箱上下應覆蓋冰塊以維持低溫。并將保鮮箱的蓋子蓋好,送入冷藏車,因為如此密封,魚肉表層就與空氣接觸,則魚的鮮度就可維持較長的時間經常注意冰鮮如的魚、蝦類是否有足夠的冰,并應隨時添加碎冰,以保持低溫。
魚類的一次處理1、去鱗:將魚體與處理臺面呈現平行狀,腹部朝人,以左手按住魚頭,右手拿刮鱗刀以逆魚鱗的方向由尾部向頭部去除鱗片,如腹部,鰭部有細鱗者須有抑刀尖割除;較細鱗片者可用鋼刷去鱗;其反面則仍需魚體與臺面平行背部朝入,逆向去除魚鱗。2、去鰓及內臟A、魚頭朝右,以右手持刀,左手按住魚體,先將鰓的根部切離魚頭,再將出刀鋒從鰓的邊緣插入,并順著邊緣割開魚鰓。
B、將魚腹朝上,切斷相反的鰓和頭的接合處
C、打開鰓蓋到能切到魚腹的程度,將魚刀插入鰓蓋下,進行切開魚腹的動作。
D、以魚刀的刀尖切開魚腹至肛門的部位,此時要小心不要傷及魚膽(魚膽有毒)及魚內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