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生鮮食品商品組合的建立
來源:
聯商網
2004-08-18 10:13
商品組合又稱商品經營結構。商品組合一般由若干商品系列組成,所謂商品系列是指密切相關的一組商品,如超市中商品就分為“食品”與“非食品”兩大類。兩大類商品中又形成若干商品系列。有的商品系列是由于其中的商品能滿足消費者某種同類需求而組成的,如鮮肉類、就包括豬肉、牛肉和羊肉等;有的是商品配套在一起售給同類顧客,如互補性商品像煙酒類商品等。商品系列又由若干個單品商品項目組成,單品商品是指企業商品銷售目錄上的具體品名和型號。
二、生鮮食品組合建立時應考慮的基本因素
1.要依據超市所屬業態來設計生鮮食品結構。如果是大型綜合超市或倉儲超市的業態形式,由于輻射半徑較大,大區域的生鮮食品經營賣場是必須具備的,與之相配合的生鮮商品組合寬度廣,深度深,并且生鮮食品經營的整體毛利率要適當降低,以便擴大超市的影響輻射面。如果是2000平方米左右的生鮮食品超市,生鮮食品組合要考慮寬度,限制深度,生鮮食品經營的整體毛利水平可以相對略高一些。
2.根據地區性的消費習慣和形態變化,以及本地區現存的生鮮食品經營方式,相應地采取針對不同顧客群的商品組合。如本地區居民消費水平高,比較習慣于出入超市購買生鮮食品,則可以適當擴大生鮮食品經營的品種和規模,并且可以適當經營一些進口蔬果、凈菜、配菜等品種。反之,超市則應以大路菜(指普通大眾化菜等)為主體,并且應降低成本,取得價格優勢。
3.要根據現有的生鮮食品采購渠道來審核調整商品結構。其中包括采購渠道的支持程度、整個供應鏈的順暢程度以及利差空間的預估等。生鮮食品的發展離不開外界冷藏食品鏈的支持。如果當地冷藏食品鏈較發達,企業可選擇的商品種類就多,企業就可以適當擴大生鮮食品經營規模。
4.要根據超市的市場定位和整體營銷策略來設計生鮮食品的商品組合結構。各個超市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所處的商圈的特征、市場需求狀況、競爭程度均不同,企業要據此制定自己的營銷策略,生鮮食品必需服從和服務于超市的整體營銷策略。如某個企業制定了低價取勝的策略,則超市經營的生鮮食品除了一些消費者必備的大眾化的品種外,還可以把重點放在采購上容易取得價格優勢的品種上。
三、常見生鮮食品商品的分類組織結構
在超市商品結構上,常分為食品和非食品兩大類,食品又可分為生鮮食品和食品雜貨兩大類,在生鮮食品大分類中又按照生鮮五品的理解劃分為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面點類以及熟食等五個基本中分類;而商品的小分類則會按照各中類商品群的具體經營項目以及保存方式、商品屬性和制作方法再行區分為各小分類,例如:水產品可依保存方式不同分為活鮮類、冰鮮類、凍鮮類和干鮮類幾個小分類;小分類之下則是單品。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商品群組——日配商品和散食雜糧的類別劃分,不同超市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劃分歸類方式。有些超市把散食雜糧作為生鮮商品獨立的中分類,放到蔬果部或者面點部并類管理;日配商品可以作為生鮮區的一個中分類單獨設部,組管理。但也有一些超市是把日配商品和散貨雜糧歸并起來成為食品雜貨類商品,歸于與生鮮食品平行的大分類之下進行管理。
家樂福的生鮮食品分為五大類,即魚科、肉類、蔬果科、沙拉巴、面包食品。沙拉巴由熟食品、自制配菜、麻辣拌類、自制熱炒和涼拌菜類等構成。總體上說,家樂福各店經營的生鮮食品總量達3000—5000個品種。這種分類是家樂福長期經營的結果,有利于生鮮食品的貯存和管理。家樂福針對中國消費者的特點和本地化需求,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生鮮組合,一般來說,春節和春節前后品種最齊全,在銷售旺季(1月份和10月份)注重品種的組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