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書店連鎖面對冰火兩重天
來源:
聯商網
2005-02-21 09:18
面對如此殘酷的競爭環境,國內圖書零售業早已醞釀著一場連鎖大戰。從1995年國有圖書發行主體--新華書店開啟連鎖經營之門到2001年1月,新聞出版署終于審批了全國第一家全國性圖書連鎖經營機構--北京21世紀錦繡圖書連鎖有限公司。現如今,圖書連鎖已蔚然成風。以文教圖書專營渠道建設和連鎖經營為主業的世紀天鴻書業有限公司將在未來10個月內完成產業架構,分別以世紀天鴻和連鎖經營公司為融資平臺增資擴股,完成30個直營店、50家特許加盟店的建設,完成西部大區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和運作,完成圖書銷售和電子商務信息化系統的開發等等……究竟為什么發展如此之快呢,這就是加盟連鎖這種特殊的經營方式的特點所在了。
加入連鎖體系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投資風險。普通書店的劣勢在于需費盡心機與出版社和批發商建立長期業務關系,而小書店一般很難與出版社建立直接的供貨關系,若依賴當地的批發市場,又與其他書店沒有差別,缺少競爭力。更致命的是,進貨的時效性、品種、數量問題,如何判斷一本書是否暢銷,通過什么渠道才能獲得新書信息,如何避免積壓和斷貨,都成為困擾其發展的最大問題。
而面對外資的競爭壓力,新華書店和民營企業各有優勢。新華書店擁有龐大渠道和銷售系統以及在國內圖書出版業的領先地位,"新華書店"這個金字招牌有著不可估量的市場價值,圖書保證100%正版發行,而且品種比較齊全。民營書業的優勢在于銷售圖書范圍的專業化,一家店可以專營考試圖書,最新最快地為讀者提供最全的資料,所提供的打折優惠也方便了讀者。有關人士說:"雖然外資有它先進的管理模式和雄厚的資金做后盾,但是本土書業還是有著它特有的文化親和力,現在已經擁有了一批固定的消費群體,這些在今后的競爭中都將是十分有利的條件。"如果雙方可以取長補短,利用國有書店的硬件條件,發揮民營書店的靈活性,尋求合作的機會,一定會具有更大的競爭力。
但是,又不能不承認目前全國所有的書業連鎖企業都面臨不小的困境。北京知道圖書廣場停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方面,盡管圖書毛利率高,但品種太多,暢銷書更新速度快,從而使得利潤被攤得很薄,圖書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的利潤率都很低,并導致書業零售的門檻變得很高。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又有不同的文化習俗和讀書愛好,人們對書的個性化需求超過其他任何商品,這給連鎖經營統一供配貨帶來了更大的難度。
另外,全國性的連鎖書店往往需要強大的物流支撐,但目前中國書業的物流基礎建設尚不足以支撐全國連鎖的需要,物流問題已經成為連鎖發展的瓶頸。此外,我國部分地區存在一定的地方保護主義,區域圖書市場壁壘森嚴。
這樣就給服務質量打了折扣,而優質服務是連鎖經營的生命線,服務水平的高低對連鎖店來說是制勝的法寶,關系到讀者群能否鎖定與連鎖系統的整體效益。這就要求加盟店的經營者們在促銷手段上多下些功夫,"不光要連鎖,還要有特色"。
(中國商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