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生鮮超市成管理盲區 剩菜去向難控制
來源:
聯商網
2005-04-20 10:16
超市剩菜哪里去了
21日晚9時許,當記者拿著分別標有中山路一大型超市“包裝日期”和“生產日期”的兩種凈菜向營業員詢問哪種更新鮮時,這名女營業員難以給出明確的答復。記者打烊時離開超市,冷柜中的凈菜并沒有賣出多少,新鮮蔬菜也有剩余。
這些賣不完的剩菜最后都去了哪兒?面對記者疑問,大眾購物中心超市經理朱文表示,賣場內的蔬菜都是當天早上進的貨,保質期一般兩到三天。如果到保質期截止日還賣不完,超市將在當天的生鮮早市上,以買一送一的方式促銷,再有剩余的話,一部分剁碎處理掉,一部分退回廠家。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剩余的青菜就有可能制作成咸菜。
對此,南昌市好又多量販超市開發部陳群認為,像他們超市每天剩余的蔬菜較多,剁碎處理剩菜的人工花費實在太大。他們一般是將剩菜賣給私人收購者,用作喂豬的飼料。至于這些剩菜最終的去向,就不得而知了。
南昌世紀天成量販超市淵明店的一名女營員告訴記者,賣不掉的蔬菜,超市會運往職工食堂,員工自己吃。但在該超市門口,記者卻看到有人用三輪車拉著賣不掉的西瓜、白菜及藜蒿從超市出來。幾家超市均表示,他們處理剩菜的過程一般都是內部自行解決,處理現場很少有相關部門監督。
大眾購物中心超市經理朱文說:“除節假日外,賣場每天的蔬菜(包括凈菜)的出貨量會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這樣每天剩余的菜一般都不會很多。
蔬菜質量是否可靠
24日下午,在一量販超市內,有市民向記者反映,買凈菜感覺不新鮮,味道不太可口。據該超市開發部的陳先生透露,目前,他們超市對采購進來的蔬菜只進行抽檢,檢測的內容也只限于農藥是否超標,是否腐爛、是否新鮮都由顧客自行察看。質監和衛生部門也只是不定期對超市銷售的蔬菜進行監督。
通過采訪,記者還發現,超市內的凈菜一般都沒標重量,只標有價格及數量。超市方對此的解釋是,標簽太小,把凈菜內的各種配料重量都標清楚太麻煩。沒有重量只有價格,消費者即便想貨比三家都不容易。面對記者的疑慮,好又多的陳群也表示無奈,他說,目前,各超市都是這種情況,他們也沒什么辦法。
來自省食品衛生監督檢驗部門的消息,由于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有關部門對蔬菜的新鮮度、重量標準方面很難認定,一般都是由各個超市自行規定。另外,目前各超市經營的蔬菜在保質期、儲存溫度等方面尚沒有形成一套相關的界定標準,出售的蔬菜暫時成為管理上的盲區。
相關新聞
部分食品柜形同虛設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好又多的蜜餞、瓜子等散裝食品雖然都有加蓋容器盛裝,但形同虛設。記者假扮顧客隨意打開一個裝有瓜子的容器,并用手摸容器內的散裝瓜子,也沒有工作人員制止。記者走后,營業員也沒有及時上前關好容器蓋。在世紀天成量販超市淵明店,部分散裝干果類食品同樣有衛生隱患。像存放葡萄干的容器,一般都敞開著,上面沒有防塵的薄膜或玻璃蓋。顧客用手摸這些散裝的食品,也沒有營業員制止,或是標志提醒。
(江南都市報 柳愛平 朱瑾 許南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