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超市想說愛你不容易
來源:
聯商網
2005-07-11 10:22
買價格?價格比農貿市場高
消費者購買東西,無外乎會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即價格、環境和服務,而價格是其中最能影響消費者心理的。但九二路某生鮮超市的林女士告訴記者,由于房租、進價等方面的原因,生鮮超市的水產品價格要比農貿市場的高。她介紹說,以她經營的柜臺為例,由于是在室內,租金較之農貿市場的室外攤點要貴。而且農貿市場里賣的水產品一般是從池塘、小溪或者干脆直接是人工養殖的,成本低、營養價值也低,所以價格會低一些。而她的經營的水產品來自于漳州水庫里的野生品種,進價略高,考慮到其他方面,所以售價也略高。比如草魚5.5元、鯉魚5元、貴州鯽魚3.8元、花鰱魚5元、大非洲魚3.8元、彩紅雕5.3元、鰻魚25元、胡子魚3.5元、海蠣6元、紅花魚11元、黃翅魚22元、秋刀魚10.8元。這些水產品的價格一般每斤平均比農貿市場高0.5元。市民反映說,因為價格太高,一般不會考慮到生鮮超市去買東西,除非是生鮮超市開在自己家門口才會去,但也不是每次都去,有空的時候寧愿多走點路,還是喜歡到菜市場去,那里可以講價錢,買到的東西便宜而實惠。
買環境?環境好不過農貿市場
我市幾家生鮮超市,目前不僅品種少,而且環境也讓人不敢恭維。記者昨天下午在九二路的一家生鮮超市看到,雖然超市冠以“生鮮”之名,而實際上在偌大的超市里,生鮮產品所占的比例卻微乎其微,只有差不多10平方米。柜臺內外的地上,都是臟水,還有一些雜物,給人整體的感覺就像是農貿市場的攤點被搬到了室內。而記者在我市的一些農貿市場看到,由于各社區和相關部門不斷加大了環境衛生的監管力度,從業者本身的衛生習慣也有大幅度改善,這里的環境保持得不錯。湖東菜市場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每天對市場衛生至少進行三次的打掃和清洗。對于生鮮超市里的環境問題,一位工作人員無奈地說,現在主要都是將柜臺承包出去的,沒有辦法做到整體監管。而市民表示,生鮮超市本來就是靠環境好來吸引顧客的,如果連環境都沒法保持了,誰還愿意到里面去買東西。
買服務?沒有顯出突出特色
為了能把商品賣出去,商家一般都很重視服務這個環節,生鮮超市如此,農貿市場也一樣。在農貿市場走上一遭,可以感受到一種大服務的濃厚氛圍。由于攤位都是一字兒排開的,所以你一聲吆喝,他一聲招呼,就容易讓消費者停下腳步。而生鮮超市里,由于生鮮產品所占的比例實在有限,所以想要聽到吆喝聲是比較困難的。在價格、環境、服務都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我市的生鮮超市自然生存維艱。記者了解到,眼下除九二路的生鮮超市還在營業外,八七路、躍進路等路段的生鮮超市都已經全部不再經營水產品,而變成了一般性的超市。業內人士指出,我市的生鮮超市要想在業態競爭中重現曙光,除擴大規模形成一定的“氣候”外,一定要保持獨特的進貨渠道;更重要的,是要力打綠色牌,在環境、服務等方面形成品牌,不斷提高競爭力。
�。ㄊ{日報 張軍璞)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