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德龍擬深圳再開新店 開始新一輪市場拓展
麥德龍透露,深圳的第二家店將于今年年底開張,第三家店也在進行市場調研。在首家商場進入深圳探路兩年后,麥德龍這頭大象終于開始“起舞”,開始了新一輪的市場拓展。
《南方日報》報道,來自德國的麥德龍是世界三大商業企業之一,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32位。1996年,麥德龍和上海的錦江集團合作,在上海開設了首家分店。2005年麥德龍首次進入深圳,但一直頗顯低調。
南山、龍崗蓄勢
目前麥德龍集團旗下共有現購自運制、大型百貨商場、超大型超市折扣連鎖、專賣店四種業態。目前進入中國的業態是現購自運商場,即現金付款、自己運貨,而且麥德龍還有一系列獨特的規定:實現會員制,沒有會員卡的顧客禁止進入商場,顧客必須憑借營業執照才能辦理會員卡;身高在1.2米以下的兒童禁止入內;顧客使用塑料袋需要花錢購買等等。
這些規定曾為深圳市民所不解。去年,深圳市民就為商場不提供免費塑料袋而感到不習慣,并在媒體上發生了爭論,甚至有網友在深圳的相關論壇上發表言論認為禁止兒童入商場是侵犯人權。
麥德龍中國華南區總經理柯繼德表示,“現購自運這種模式對深圳居民來說是一個新事物,市民接受需要一個過程。”按照麥德龍的經驗,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開一個新店,顧客會有一個觀望期,“一個店到它應該達到的正常水平,大概需要兩至三年的時間。目前深圳羅湖店已經過了這個適應期。”
正因為對深圳的形勢看好,位于南山的麥德龍第二家深圳店也將于今年年底開業,柯繼德表示,“如果一個店的成績不是很好的話就不會考慮開新店。”
目前新店正在緊張地籌備,擁有八千平方米的銷售區域,地址位于南山的歐洲城,麥德龍公關部副總經理錢燕表示“而且這個門店是買下來的,擁有自有產權。”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深圳羅湖店的租賃模式。因為地價飛漲、商業網點緊俏的原因,在中國零售市場最為“頑固”的麥德龍在進入深圳時無奈“妥協”,放棄了“只買不租”的開店策略,羅湖分店也因此成為其在中國的第一家租賃門店。
是不是以后在深圳的新店仍會采用“只買不租”的方式?柯繼德表示,開新店關鍵在于研究潛在顧客分布情況,選址需要使商場盡量靠近潛在顧客,至于是買還是租,則要視實際情況而定。他還表示,有老店的地方市場開拓得會更快,羅湖店已經為南山店作好了鋪墊。
柯繼德透露,“現在我們正在對龍崗的市場進行分析。”有業內人士認為,麥德龍在進入深圳之前,曾經研究分析深圳市場兩年之久,2005年進入深圳之后,就有初步意向進駐南山,對南山的市場也分析了將近兩年。根據這個速度以及德國式的穩健作風,龍崗店開業或許是2009年的事情。
錢燕表示,“我們也不排除像某些跨國連鎖企業采用兼并的方式進行擴張。”由于運營模式的差異性,麥德龍商場的面積往往都比較大,對停車場、貨架、倉儲環境、層高要求很高,因此在選址方面會更謹慎,所花的時間也會更長,“麥德龍在擴張方面還是力求穩健。”
按麥德龍官方的計劃,麥德龍每年在中國新開六至十家新店。這個速度同其他連鎖巨頭相比,并不算快。
更關注采購率
有業內人士認為,麥德龍并不急于擴張,原因在于它認為運營模式上的差異性使得它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
強調“現購自運”的麥德龍主要面向專業客戶,這與一般商場面向零售終端客戶不同。麥德龍羅湖店首任店長薛臻Щ曾表示,“我們只專注于批發零售、餐飲、政府機關、社會團體的團購,拒絕零售。隨著我們華南布點的完善以及定位的專業化,現購自運將會得到更多專業客戶的認同。”
在深圳,同麥德龍業態最接近的是沃爾瑪山姆會員店。不過,柯繼德認為,同是會員制,麥德龍的自購現運模式只針對專業客戶服務,這與山姆會員店直接面向終端客戶的會員制沒有可比性。而且麥德龍不僅能夠集中為餐飲、零售等客戶提供商品,同時還可以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并尋找合適這些企業的包裝,“在經營模式上,麥德龍同其他企業存在著較大差異。”
廣東流通業專家秋楓曾表示,“廣東的小生產、小批發業態高度興盛,這對現購自運的倉儲店業態產生了重大障礙。”與許多地區不同,廣東餐飲業發達,但以生鮮采購為主,這是習慣北方作業的麥德龍所不擅長的。而且這部分客戶采購市場成熟,許多商家有自己的供貨商。在歷史上,曾以“會員制”著稱的普爾斯馬特、萬客隆也先后在華南折戟沉沙。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而且深圳羅湖店的生意也并不是特別好,經常可以看到商場內人群稀少的情況。”
柯繼德說,“這是一個誤解,客人少并不代表我們的生意不好。”麥德龍主要面向專業客戶,顧客人群數量肯定不會比一般的面向終端零售客戶的商場多,“我們只對真正來采購東西的客戶感興趣,因此我們在評估市場時有個‘采購率’的指標。實際情況是,麥德龍對深圳首家商場的表現非常滿意,否則我們也不會積極準備籌開新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