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文化書店的7種營利模式
現在不管是老書店,還是想開新書店的,都會面對這樣的問題:
一、成本增加
1、紙張等物價上漲,人員費用上漲,造成了出版成本上漲。物價上漲,也造成了讀者的買書投入減少,因此出版社對圖書的定價不敢有明顯地提高,折扣不會降低。因此,進貨總體折扣將基本保持不變。
2、房租、人工、宣傳等費用增長。
3、過低的圖書定價、高昂的運營成本導致書店的贏利空間日益萎縮。
二、銷售小幅度萎縮
1、網絡沖擊。當當、卓越、九九讀書人等網上書店影響越來越大,讀者可直接上網購書,減少地面書店的顧客;
2、書店看到感興趣的書后再去網上書店搜索下單,因為有折扣。
3、如讀者的工資收入不變,而物價上漲,造成讀者購書投入的減少,購書量將減少。影響書店的銷售。
4、傳統紙質閱讀人群數量下降,則進一步減少了書店的顧客。
5、出版方面能拉動銷售的暢銷品種可遇不可求,越來越少。
因此,總體零售形勢將是市場小幅度的萎縮。
三、面臨問題及對策
1、如何應對網上書店折扣的競爭?
2、如何應對不斷上漲的運營成本呢?
一般來說,書店成本主要是房租和人工費,這兩項都是需要增長的,因此有限的壓縮成本和正常的上漲造成平衡,因此降低成本的空間不大,不應是主要措施;因此,必須從下面幾個方面下手增加利潤:
可減少內耗;
擴大宣傳,增加客流量,增加銷售量;
優化品種結構,擴大會員隊伍等;
開拓銷售渠道,增加銷售;
尋找新利潤點。
3、贏得了口碑,形成了特色,做到了差異化競爭,但是如何取得商業上的成功仍然存在疑問,如何在文化品位與商業生存之間取得平衡?
要確定自己長久生存策略:
品牌的文化形象、圖書的品味拯救不了書店,高品質文化脈絡的延續需要仰賴于商業上的成功。
因此,開一個書店必須,確定適合自己的贏利模式,我認為有7種模式可選:
模式一:“醒客”模式,混業經營。杭州楓林晚、萬圣、中小新華書店。
模式二:圖書超市模式,正價+特價=80折銷售。
模式三:店外渠道模式,書店是點,主要依賴無店鋪銷售,如深圳海關書店
模式四:會員型贏利模式。發展會員,按年收取會費,提供增值服務,如李月慶的天翼圖書模式。
模式五:獨立產品模式。自己出版自己銷售,如唐碼、三希堂。
模式六:專業書店模式,在某一產品深度做成文章,成為最強的專業書店,如天天音樂書店,龍 之媒廣告書店。
模式七:依附模式,即依附于某個能給書店帶來客流或長期穩定業務的而生存的書店。如會議中心書店,培訓中心書店等。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