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抵制的家樂福,該怎么辦?
由于被曝疑曾經贊助過達賴集團,家樂福被卷入了網友自發組織的抵制事件中。家樂福總裁、家樂福第一大股東都出面辟謠,劃清了與達賴集團的界線。但普通民眾依然抵制不懈,面對這種信任危機,家樂福到底該怎么辦呢?
競爭對手受益
目前,零售業競爭異常激烈,往往是你剛在一家城市開店,競爭對手不久就在旁邊也開一家新店。于是,為了贏得更多回頭客,大型零售終端往往經常搞促銷,做活動。
針對此次抵制事件,在一些論壇或QQ群里,經常會有人說,又不是只能從你家樂福一家里買到東西。可見,這個事件當中最得益的還是家樂福的競爭對手們。此次,家樂福遭抵制所造成的影響是很難在短期內得到化解的,無論事實真相如何,但普通民眾已經把家樂福與支持達賴之間劃上等號,要不也不會發生那么多的抵制事件。如果不能化解抵制事件所造成的影響并長期存在,家樂福必然會被其他競爭對拉下。
穩定零供關系,是家樂福的當務之急
在零售業,零供之間的緊張關系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只是由于原來零售終端的強勢存在,供應商只能忍氣吞聲,無奈接受對方的不平等條件。
近日某篇報道某家樂福店長說:“超市不可能免費搭臺讓供應商唱戲,對于供應商來說,也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只有認可家樂福條款的供應商才會進來。”零售終端的強勢再明顯不過了,而且透露出一種“我就是那么囂張”的感覺。所謂供應商也有選擇的權利,只能是一句空話。因為所謂進店費等概念就是從國外引進來并成為中國零售業前規則的。現在無論家樂福還是其他大部分零售終端具是如此,你讓供應商怎么選擇?當然,“超市不能免費打臺讓供應商唱戲”確實如此,但也不能任意宰割經銷商吧,若不能平等對待供應商,那這句話只能說是超市謀取利益的借口而已。
比如,該報道中還寫到山東一家食品供應商因拒絕與家樂福所簽訂的合同之外的促銷活動而與家樂福停止合作。作為《契約論》作者盧梭的故鄉,這不得不說是對家樂福的極大諷刺。
筆者看來,遭受抵制后,家樂福更應該拿出勇氣,穩定供應商,讓他們與自己一起共渡難關,而不是還是拿那種一貫的盛氣凌人的態度對待供應商。普通消費者已經開始抵制你了,你還想得最供應商,難道你就不想再在中國混了嗎?
作為合作伙伴,供應商還是家樂福東山再起的資本。家樂福完全可以借助供應商去帶動已受損的業務,畢竟供應商從老板到員工再到他們的親戚朋友,這都是消費者。難道只需要天天站出來說我沒支持達賴,說我大力支持北京奧運,那就能化解消費者的信任危機嗎?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