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區藥店:“平民”商圈里的競爭
上海普陀區下轄6個街道(宜川、甘泉、石泉、長壽、長風、曹楊)、3個鎮(桃浦、長征、真如)。全區現有土地面積5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近90萬人。普陀區的商業規劃近年來都是按照“大商圈,小中心”的布局進行的。本文所稱的曹楊商圈作為典型的社區商業綜合中心,即小中心,指的是以曹楊新村10萬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商圈范圍主要集中于武寧路以南、大渡河路以東、金沙江路以北、內環線以西的區域。在下圖中,核心商圈為曹楊商城及附近的普陀中心醫院,筆者選擇其中的國大藥房曹楊店、上海寶豐大藥房曹楊總店、南昌開心人大藥房上海分店等作為分析對象。
各店特色
先看寶豐總店,由于最近這里在修輕軌11號線,車流擁擠,行路不便,門頭店招的能見度不高。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印象呢?其一,曹楊路是交通干道,路人雖多,但多以途經為主,很少人是到這條街來逛街的;其二,該店前坪(幾乎沒有)挨緊大街,大門有臺階,人們停留和上下都不方便。走進該店,發現面積很大,樓上樓下加在一起超過2000平方米,由于房屋內部結構呈分割狀,如果不是老顧客,很難讓人一下分辨清楚各種商品的布局。藥店的一樓有超市和化妝品、眼鏡、保健品、醫療器械等專賣區;二樓賣中藥、處方藥、非處方藥,另外有一個休閑區。樓上比樓下的面積大,里面的布置顯得較為空曠。這一兩年來,上海寶豐總店最大的變化應該是一樓辟出的超市專區。這個超市比一般便利店稍大,其商品價格也秉承了一貫的低價競爭策略。由于沒有醫保定點藥店資格,曹楊商圈內和鄰近商圈又陸續開了幾家同業態的平價藥房(開心人在棗陽路、百合緣在曹安公路、益豐在常德路),均對該店造成一定沖擊,分流了一部分顧客,寶豐日銷售額曾經接近過20萬元,現在估計在8萬元左右。
從寶豐步行約1200米,就是蘭溪路上曹陽商場內的國大藥房。這個藥店是典型的店中店,位于曹陽商場一樓,不過在最里面,位置稍稍欠佳。雖有自己獨立的門頭,但已經是在弄堂里了,離正街有20米左右。國大藥房由于定位于藥妝醫保店,里面的裝修比較考究,光線充足,凸顯時尚、前衛、明快特色,藥品的分區非常規范,陳列也很到位,將價格從高到低依次排開,讓人一目了然。該店依托著名的曹楊商城,以醫保顧客和女性白領顧客為主,估計日營業額在3萬~5萬元之間。
距此800米就是位于棗陽路205號的開心人大藥房。棗陽路最多只能稱為曹楊地區的副商圈或次商圈,這個藥店可稱為典型的社區平價便利店。該店門口有8級臺階,老年人行走極為不便。而且該店現在面積較開業時縮小約80平方米,現在大概只有220平方米,中藥飲片撤掉了。該店的貨架延續了南昌開心人2002年開業時的風格,1.8米的高度,但在200平方米的空間里,人的視野不開闊,比較壓抑,里面的光線比較冷,很難激發人的購買欲望。該店的顧客主要是附近居民,以老年人居多。估計日營業額在1萬~1.5萬元之間。
經營調查
我們在對藥店進行調查時,著重探查了3個藥店的糖尿病常用藥物價格、開心人成本效益和國大的家用器械品類營銷等3個重點。從這3家藥店糖尿病柜臺的部分品種價格對比可看出:寶豐是最便宜的,其次是開心人,最貴的是國大。
這說明幾個問題:一是價格競爭依然存在。平價藥房之間的競爭還是很激烈的,寶豐的銷售額就是在競爭中被蠶食和瓜分了的。平價藥房與連鎖專業藥房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平價藥房如果沒有價格優勢的話,將很快喪失市場份額。二是醫保和非醫保店各自的優劣。國大是醫保店,又是店中店,它的人流量有保證,因此定價比較高,利潤應該較大,活得很滋潤;開心人和寶豐都是非醫保定點藥店(但寶豐是外來人員綜合保險定點藥店),要想吸引本地醫保居民,只有將價格壓得很低,在治療慢性病和多發病的藥品上吸引本地醫保居民,但這必須犧牲許多利潤,因此毛利會比較低,經營較辛苦。
在調查成本效益時我們發現,一直以來,藥店的經營成本是很高的,特別是在今年通貨膨脹的壓力下,房價、人力資源成本通通都在漲,而平價藥房大都沒有房產,經營壓力就更大了。筆者經調查發現,由于銷售額上不去、毛利率低,目前開心人棗陽店的盈利能力不理想,一個月估計只有1萬元左右的毛利,如果不是他們分租了80平方米出去(租金為1.5萬元左右),那么這個店將是虧本的。銷售額上不去原因是多方面的,沒有很好地研究顧客,沒有很好的持續營銷能力,沒有很好的專業服務能力,沒有很好的品類管理能力,員工沒有很好的精神面貌等;毛利率低是因為藥店行業這幾年推廣的高毛利產品在該店銷售很少,10%的份額都沒有占到。除了上海這個地方的顧客一般喜歡品牌藥品或者上海本地產的藥品外,店員的激勵和考核機制沒有到位、產品結構不合理、門店管理薄弱等也是原因。
2007年9月前,國大藥房曹楊店決定對其原有散亂的器械類產品進行調整,調整后的器械銷售變成了專區(柜)銷售。當時血壓計、血糖儀等與其他耗材類家庭護理、計生用品擺放在一起,平均每天只有不到1000元的營業收入,設立器械專區(柜)后,歐姆龍、強生、Siemens、Panasonic等四大品牌占據了四個專柜,血壓計系列、血糖儀系列、助聽器系列以及其他護理系列,成為專區(柜)的主要器械品類,家庭護理、計生用品則歸類到附近的開架自選區。筆者觀察到,其產品系列中,國內外的品種比較豐富,而且價格有許多檔次,適合不同的消費者。如今,這家店的器械專區雖然所占面積不大(不到20平方米),但日均營業收入卻已經在2000元左右,比改造前翻了一番。
匯總分析
通過調查和研究,筆者認為,曹楊商圈3家藥店目前的經營狀況可以預示今后藥店競爭的一些新動向。
1、處于社區型商圈內的藥店,即它的服務對象主要為社區居民的藥店,其業態定位、銷售增長,一是取決于目標顧客的類型(包括收入、消費習慣、購買方式等),二是取決于醫院處方外流的數量,三是社區商圈的商業化進程,四是商圈競爭者的競爭方式。
曹楊商圈曾被劃分為“平民”商圈,藥店的目標顧客大都是工薪階層和退休職工,價格明顯成為這個商圈內顧客消費的主導因素,著名平價藥房寶豐總店曾在開業之初高舉平價大旗,日均銷售接近20萬元的業績就是例證,但是由于其他同業態平價藥房的競爭,致使寶豐商圈縮小,顧客減少,銷售額下降,這將迫使包括寶豐在內的平價藥房重新思考差異化競爭、不同業態競爭的可能性和現實性。開心人大藥房進行社區選址、精選品規,也是平價藥房內部分化的結果。當然,爭取到醫保定點資格也很重要。主要依托曹楊商城顧客流量的國大藥房曹楊店,之所以能把自己定位于藥妝醫保店的新業態,關鍵在于曹楊商城本身的集客能力和成熟的商業氛圍。我們認為處于同一商圈內的藥店在相互競爭時,一定要考慮競爭的有效性和多樣化,通過差異化的競爭去提升而不是削減不同業態藥店的銷量,將是品牌藥店所要思考的主要方向。
2、定位于不同業態藥店之間的競爭,包括藥店與醫院、商場、超市、便利店等其他零售業態之間的異類競爭,將給這些藥店開辟出新的“藍海”,國大藥房曹楊店就是很好的典范。我們特別推崇它的器械專區(柜)的銷售陳列,在不增加人員和面積的情況下,通過品類的集聚和優化,吸引顧客,提高銷量,這是對目前甚囂塵上的藥店品類管理理論最為清晰、務實的實踐,其他藥店完全可以借鑒,進行符合自身業態定位和可操作性的品類突破。當然,就國大曹楊店的器械專區(柜)而言,目前動銷率還有待提高,有些器械的專業性程度較高,宣傳上還沒有到位,這也是其深化器械品類管理的基本要求。
3、強化成本意識,將是藥店提高經營效率、保持持續競爭力的重要武器。現在藥店系統都普遍認識到坪效、人效的重要性。然而如何利用現有經營場地,節省不必要的費用開支,使包括經營場地、人員、設備、商品、資本等經營要素對藥店銷售和利潤貢獻度得以提高,這也是藥店要注意的。
4、藥店營銷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動用自己的一切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需求,包括設身處地地考慮消費者利益,研究消費者的購買習慣、購買方式,在強調店員高毛利薦藥的同時,盡可能多地通過貨架陳列、藥店環境等這些“沉默的推銷員”向顧客展示自己豐富的品類,增強顧客的自主意識和自我選擇能力。筆者認為,藥店行業將會在這方面加大探索力度。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