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三聯股權之爭就此結束
我們愿意認為,這是三聯集團發出的積極信號,與國美的合作將在不久之后正式展開。
但是,實際情況可能要復雜得多。
在觀察者看來,三聯集團“有錢競拍,無錢還債”的背后,實際上是一種極其復雜而矛盾的心態。而這個心態的背后,正是三聯商社日漸沒落的事實。回看六年前,三聯商社與國美、蘇寧并稱“中國三大家電連鎖”,而今國美、蘇寧已走出區域市場成長為全國品牌,甚至已經嘗試向國際市場發起攻擊,而三聯商社卻繼續蜷縮于山東一隅,甚至一度走到靠出賣股份還債的地步,無論如何都是三聯商社及三聯集團的尷尬。
因此,所謂“不能賤賣”,在觀察者看來更象是一種情緒的宣泄,而非理性思考的結果。
即便如此,我們仍然愿意以積極心態猜度張繼升的行為。在我們看來,張繼升不會不明白在“情緒宣泄+游戲心態”雙重裹挾之下,三聯商社難免走向日漸式微。果此,那將是誰都不愿意看到的。
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盡快進行三聯商社董事會改選,建立基于新股東結構之上的經營管理層,讓三聯商社徹底走出“無人駕駛”狀態。但是,這一良好愿望能否實現還是未知數。據悉,因為三聯集團存在籌集拍賣款困難的實際情況,所拍股權再次遭法院凍結,因此不排除三度拍賣的可能,對以,我只能無奈地希望不要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那已經無異于小孩玩“過家家”了。
我們愿意相信,無論三聯集團還是國美電器,都希望三聯商社盡快駛上健康經營軌道,既然有此利益公約數存在,為何雙方不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共商未來發展大計?
就在三聯商社二股權再度拍賣前夕,某門戶網站進行了網上調查,有超過70%網友認為,國美成為三聯商社大股東是最好的結果。這表明大家更認同國美的經營能力。事實也是這樣,目前的三聯商社年營業收入不足百億,而國美已經超過1000億元;三聯的盈利能力,和國美相比也是相差甚遠。因此,三聯集團調整心態,承認并接受三聯商社二股東的事實,由國美掌舵,未必不是最好選擇。
還有人預測,此次股權拍賣尚不能說塵埃落定,大股權之爭的游戲還會繼續上演。若此,這將是三聯商社大悲哀,因為這個時候三聯商社的股權變更已經徹底游戲化,其價值將在爭奪中消耗殆盡。
“和則雙贏,爭則雙輸”,這句話用在今天的三聯商社身上再恰當不過。希望三聯與國美盡快坐在一起,就企業長遠發展大計,來一次推心置腹的商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