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看中國藥店業態
來源:
李從選
2008-06-19 11:41
從區域上看,中國連鎖藥店興起于華南廣東,然后在全國各地逐步發展壯大。目前,華南、華東、西南、東北、西北都有強勢的連鎖藥店存在。
從發展階段看,中國連鎖藥店經歷了初創期、快速成長期、跨區域發展期、集中度提高期,以后將進入全國性連鎖的發展整合期。目前,門店集中度不算高,但是銷售額集中度已接近50%。
從業態上看,最初只是單一的賣藥小店,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各種各樣的多元化連鎖藥店或藥店業態。如健康城(上海第一醫藥、雷允上藥城、無錫市民等)、店中店(上海同天、同仁堂專柜、乙類OTC專柜等)、平價藥品超市(老百姓、開心人、浙江天天好、昆山百佳惠等)、醫藥批發超市(河南百川、山東遠東等)、藥診店(上海勁松參茸店、老百姓、芝林等)、藥妝店(杭州武林、貴州舒普瑪等)、生活館(專區)藥店(深圳一致、北京金象等)以及社區藥店、商業鬧市區藥店、網上藥店、自動售藥機等。
從經營理念和定位上來看,中國連鎖藥店經歷了第一階段——治病救人,只賣治療用藥,即傳統意義上的藥店;第二階段——增加了滋補品、保健品、醫療器械等,引入了預防、保健功能,可稱之為健康大藥房;第三階段——引入健康管理、健身、美體、美容功能,增加健美用品和器材、化妝品等,可稱之為“健康+美麗大藥房”的快速發展期;第四階段——整合型便利商超階段,同便利店融合,引入方便食品、飲料和日常消費品,以及彩票、電話卡、公交卡、報刊等另類小商品,甚至引進打字、復印、干洗、沖印、訂票、公用電話等各種服務,從多方面滿足顧客的需求,抬升藥店的人氣,大大提高藥店的經營額,可稱為“健康便利店”。
從競爭格局上看,形成了既有單體藥店和中小連鎖藥店,又有大連鎖藥店和平價藥品超市,還有專業藥店的競爭格局。中小連鎖藥店經歷了痛苦的煎熬轉型期,開始結盟,各地聯盟層出不窮,有名的有PTO、特格爾、武漢天元等。
從資本性質上看,以前只有國有醫藥公司下屬藥店和社會單體藥店,現在已進入股市資本(海王)、風險資本(開心人)、民營資本(老百姓、成大方圓)、國有資本(國大、一致)齊頭并進階段。
國內藥店的經營管理水平大多還處在初級階段,迫切需要以現代營銷理念來提高整個行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面對短期內醫藥無法真正分開、藥品24次降價、保健品限售、禁止柜臺出租、分類分級管理等的政策環境,以及定位上的雷同、經營上的同質化、簡單的價格戰、人才的匱乏、資金的緊缺、信息化水平的低下等一系列問題,中國藥店行業到底該如何營銷呢?筆者將在以后的文章中與大家逐一展開探討,歡迎爭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