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的新長尾:做小不一定做不強
上周,一家名為“樂淘”的垂直類電子商務網站正式上線。其官方的介紹稱,樂淘是由全球多家著名玩具機構聯(lián)合在中國設立的玩具網購服務平臺,其所提供的服務為通過網絡平臺向中國區(qū)用戶推廣和銷售全球市場上最熱門的玩具。
相對B2B和C2C而言,B2C一直是電子商務領域中比較尷尬的角色。盡管亞馬遜在全球市場上一直堅持著自己的方向,但在中國,B2C一直都無法成功進入互聯(lián)網產業(yè)的第一集團。甚至在不久前,貝塔斯曼在中國市場上也開始全面撤軍。
垂直才是中國B2C的出路?
盡管電子商務是全球互聯(lián)網領域中相當早期的概念之一,但在中國,由于政策、金融服務市場和用戶習慣等方面的限制,除B2B模式的電子商務外,牽扯到消費級市場的B2C和C2C模式一直都是“賠本賺吆喝”。就算是全球互聯(lián)網三強之一的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在中國也一直沒能找到感覺。在這樣的前提下,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阿里巴巴所堅持的B2B模式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電子商務,除此之外,無論是專注C2C的淘寶、易趣還是專注B2C的卓越、當當,更多都只是一種“可選項”。
但互聯(lián)網真正的價值在于它是一種能無限降低人類溝通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工具,具體到電子商務領域內來說,亞馬遜所堅持的B2C模式之所以能對傳統(tǒng)的超級市場和百貨公司提出挑戰(zhàn),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亞馬遜可以用趨近于零的成本為客戶提供全年無休的服務,以及快捷的檢索功能。
問題是,更習慣于“眼見為實”的中國消費者市場上,電子商務作為新的競爭者盡管有著各種便利性,但這些優(yōu)勢還遠不足以成為說服用戶改變消費習慣的原因。更何況,中國電子商務還不得不面對自己眾多的先天不足,比如支付環(huán)節(jié)和物流環(huán)節(jié)的障礙。
“也就是說,除非電子商務平臺上能提供傳統(tǒng)渠道所無法提供的某種商品,而這種商品對于某個群體的用戶來說又是不可或缺的,他們才會從傳統(tǒng)渠道轉移到電子商務的平臺上來。”樂淘網CEO畢勝說,“這就是中國B2C電子商務的國情,也是當當和卓越當初能憑借圖書和音像產品確立自己江湖地位的根本原因。”
做小不一定做不強
事實上在很多垂直領域內,中國都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和生產基地,但由于用戶的相對小眾化和渠道體系的薄弱,這些垂直行業(yè)大多都面臨“大而不強”的尷尬。在歐洲、美洲和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市場上,中國生產的玩具都是超級市場里銷售比例最大的產品。不過讓人郁悶的是,大多數(shù)在發(fā)達國家熱銷的玩具產品,在走下生產線之后第一時間便全部被裝進集裝箱出口,國內市場上反而買不到。
“讓中國享受到跟世界同步的快樂。”畢勝說,“為此,我們把自己的物流團隊建設到了中國內地的100多個城市。同時,樂淘和全球多家知名的領導型玩具機構達成協(xié)議,我們能夠在第一時間取得授權。玩具產業(yè)如今已經成為娛樂業(yè)一種不可或缺的延伸,這些應用了多種高科技元素的玩具,在全球市場上甚至比電影本身更賺錢。”
當然不能說亞馬遜“線上超市”的模式沒有道理,但對于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企業(yè)來說,如果沒有足夠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過于宏偉的藍圖或許更大程度上是一種包袱。在很多領域內,一些民營企業(yè)都面臨“大而不強”的困窘,實際上如果把切口找準,在合適的方向上做深,服務小眾人群的商業(yè)模式并非沒有成就偉大企業(yè)的可能。
(新京報 記者 彭梧)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