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藥店轉型思路初探
來源:
李從選
2008-07-11 14:39
競爭定位首先是定策略
國家給社區衛生系統有零差率政策,但沒有給零售藥店這樣的政策,國家給連鎖藥店也沒有明確的產業地位方面的定位。因此,中國的藥店一出生就得靠自己在市場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在過度開店、過度競爭的市場競爭格局下,平價作為利器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轉型首先面臨的就是競爭定位。筆者認為,具有藥學特色專科性質的標準“藥超”是平價藥店轉型定位的首選,也是藥店所以存在的根本。
要做到在某個方面的藥學特色,就必須研究商圈,研究消費者的用藥習慣,研究競爭者,研究地區的疾病譜,研究一些疾病種類的多聯療法,從而確定自己的特色品類和特色服務。比如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特色藥店,轉型的思路可以是一店一策。在這一點上,很多平價藥品超市做得不到位,有必要在科學調研的基礎上,在成本領先、差異化(方向)、集中化等策略中作出科學的選擇,進而確定自己的競爭定位。
定好位后需要有效傳播
筆者經常聽到一些藥店老總抱怨:我們轉型方向有了,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效果差,消費者不認可,沒有達到設想的目標。這是典型的定位營銷即傳播缺乏導致的。當年平價藥店大發展時,其實不需要太多的營銷手段,打起平價旗幟就是最好的手段了,媒體就會免費鋪天蓋地給你傳播。但是今天你轉型了,不搞平價了,媒體不會再給你免費傳播了。因此,你的新定位、新特色需要營銷和傳播的手段才能實現,你必須動用營銷手段,培養自己的核心定位和主流特色業務。
轉型初期,很有必要投入媒體廣告、公關或者事件傳播,傳播你的特色和定位,否則沒人知道你“整容換妝”了。在這一點上,海口廣安堂大藥房的做法值得借鑒。他們一直與媒體保持了很好的關系,在媒體上投放了大量廣告進行品牌、形象、定位和社會公益的傳播,同時還成立了自己的文藝演出團體,不停地以娛樂的方式與市民進行溝通。建議平價藥超可以在適當的媒體上長期設立專欄,傳播自己的特色定位、展示自己專業的產品和服務,或者傳播疾病預防治療理念。
通過活動營銷擴大知名度
走出去進行特色定位傳播,重點可以學習專科醫院的做法。如果只是做“坐商”,等客上門,肯定難以形成品牌傳播效應。應該專門組織一支高素質的營銷隊伍,向保險業學習,既登門拜訪客戶,又深入社區搞活動,還可進行DM直投,建立會員制等。總之必須主動,依靠一段時間的持續公關與促銷活動來打動市場,這樣可大大縮短藥店定位形成的時間,使快速轉型成功。
另外,確定差異化經營的重點和方向后,可以聯合優質名牌產品廠家進行品類管理方面的工作,然后借助廠方的力量一起進行產品和服務的推廣。比如同廠家一道宣傳疾病預防和產品知識,一起組織義診及社區活動,一起系統地編印體現自己專業特色的DM,還可以由推廣人員推廣體驗式營銷來培養顧客群。
特色坐堂醫不妨一試
藥店要體現自己的差異化,主要是在醫學和藥學服務兩個方面下功夫。因此,一些朝著專科特色方向發展的平價“藥超”就想方設法配備坐堂醫(政策對此已有解凍跡象)。尤其是對慢性病的綜合治療調理,可以令藥店形成特色。這一點醫院反而比不上藥店,因為醫院品種種類有限,而且醫生不見得是按照患者實際需要和最佳治療方案給患者開藥的。另外,社區衛生中心在這方面也準備不足,這就給平價藥品超市轉型留下了施展的空間。
在坐堂醫的選擇上,一是知名度,二是特色。有了特色就可以解決定位問題和消費者信任度問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