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連鎖藥店產業現況與未來發展
為克服上述種種的挑戰與沖擊,各種以健康、美麗、生活、便利為訴求的“連鎖藥店”競相成立,更有逐漸取代傳統藥店的趨勢。其中較具代表性者有:國外連鎖體系(如屈臣氏、博登連鎖藥店);國內連鎖體系(如康是美、華特、躍獅等連鎖藥店);另外尚有以藥店業者間相互策略聯盟而成的體系(如同心會、青年會、貝斯特等);以及由傳統單店藥店轉型為連鎖藥店(如丁丁連鎖藥店、新高橋連鎖藥店、全成及合康連鎖藥店等)的相繼成立,更將藥店零售市場帶入了一個各據山頭、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
藥店為流通業的一環,亦為零售業態之一。今日的藥店除了販賣醫藥品、接受醫師處方調劑外,同時兼營化妝品、嬰兒用品、食品、健康食品、機能性保健食品及販賣生活、清潔用品與健康器材等。也因商品多樣化提供了消費者一次購足(One-Stop Shopping)的需求,更改變了消費者由原來的 “目的性購買” 轉變為 “沖動性消費” 的逛藥店生活型態。
由于國民所得提升暨消費型態改變,促使藥店經營者也深切體認到復合化、專業化、便利化、連鎖化與信息化的重要性。其中又以專注于追求健康美麗的連鎖藥妝店,為藥店經營模式的未來主流業態;在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下的健保藥店,在經營上更以藥師(生)親自執業的“專業化”服務形象,來爭取民眾的認同與信賴;以“連鎖化”的統一管理及作業流程來達到規模經濟以降低營運成本,提升經營績效;以開放式陳列及提供少量多樣的商品組合來強調“便利化”以增加來客數;以“客制化”來對消費者提供一對一的營銷服務,以提高客單價與毛利率及顧客忠誠度;以“信息化”來分析營銷情報以提升經營管理績效并強化同業競爭力。
近兩年來藥店經營者更是面臨各種同、異業間的新競爭壓力,如外商連鎖藥店(屈臣氏)、本土財團連鎖藥店(康是美)等急速的展店與分占藥妝市場。另外像地區性連鎖藥店(如丁丁藥店、東京藥店、啄木鳥藥店)等同業間的白熱化競爭,以及寶雅、A+1、電視購物、郵購、直銷、網絡等異業間的惡性競爭等等,對藥店產業無疑是雪上加霜。而在整個零售業發展的過程中,各業種業態的改變和轉型以及新形態商店的出現,更對藥店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沖擊,同時也促使藥店的經營方式和生存策略也隨之調整和改變。隨著商品“量”的增加與多樣化,以及“質”的提升與創新化外,加上促銷手法的日新月異以及顧客忠誠度的降低,已使得經營藥店的藥師及藥劑生不得不更加重視“經營管理”的技術層面。
連鎖店被喻為20世紀最重要的商業發明,目前在美國有超過50%的零售產值是由連鎖業者所創造,亦即美國人每花一元美金就有五角是在連鎖店中消費的,而在臺灣則有近四成之多。因此近年來連鎖店的急速發展與經營模式的創新,在各個產業均造成極大影響。藥店受到不同產業間的競爭與合作模式的影響,及相關行業如屈臣氏、康是美等大型連鎖店的競爭壓力,為了提升競爭力,單店藥店已體認到不應該局限于單店的經營,而紛紛進一步的朝向連鎖模式發展。也因此更形成了連鎖藥店與單店藥店間的競爭,進而演變成連鎖藥店與連鎖藥店之間的競爭。因此連鎖的發展更使得藥店組織的復雜化和競爭更加激烈。
由于連鎖藥店的快速發展,同時擠壓了小區藥店的生存空間。雖然目前部份小區藥店還能以調配健保處方來維持生計,但是健保政策的變化無常,對健保藥店而言婉如一顆不定時炸彈般。而值得小區藥店經營者注意的是:持健保處方簽的患者將來是否會走向大型連鎖藥店來調劑;目前所銷售的淺貨商品將來是否會被大型連鎖藥店所壟斷;機能保健食品是否會被網絡通路商所掠奪呢?再者小區藥店更應思考如何因應“同業間的價格與非價格競爭越來越激烈”;“新競爭者的增加”;“屈臣氏、康是美等替代品的威脅越來越大”以及“與廠商的議價能力越來越薄弱”等問題。
1995至2005年可以說是臺灣復合式連鎖藥店的萌芽期,而2006至2015年將是連鎖藥店的成長期,尤其是在未來高鐵全線通車及各大都市捷運陸續完成后,臺灣藥店的發展軌跡將會與日本類似,即連接高鐵、臺鐵、捷運、客運的新商圈將會如雨后春筍般的崛起,同時可能改變了舊有商圈的結構,此狀況將會造成小區單店藥店的大幅減少,而復合式連鎖藥店會急速的增加。因此,未來不只單店小區藥店會很難生存,同時未達規模經濟的連鎖藥店亦會面臨更大的挑戰,由此筆者推測未來各藥店體系間的整合,將是決定未來藥店生存的關鍵因素。
因此,由藥店所面臨的競爭環境與因應策略面可推論出藥店未來將可能會朝以下四種模式發展:
1、健保藥店
以小區專業藥店型態呈現,注重于區域性深耕并強調與小區的互動,主要以接受健保處方調劑為主,在為病患調劑藥品中,提供專業的用藥咨詢與親切熱誠的服務,來與病患建立良好的關系,進而成為病患的家庭藥師。健保藥店在取得患病高度信任下建議病患購買保健食品的成功機率相當高。健保藥店的優點是收入較穩定、較不受經濟景氣影響。缺點是健保處方來源較難掌控,要時常與診所醫師維持良好互動以爭取更多處方簽。另外健保法令的改變會直接影響健保藥店的生存。
2、專門藥店
主要以健康相談為主,并以特定幾項慢性病為專門科目,極度強調醫藥保健專業知識。專門藥店的藥師必須依照顧客需求的差異性,提供適當的服務,并透過信息科技與智能型數據庫的協助,將特定的健康信息實時傳遞給患者。目前臺灣的專門藥店并不多見,而日本的專門藥店為數不少,未來在臺灣應該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專門藥店在法令許可范圍內,可應用輔助診斷工具(如:微血管血流檢視器、腦部年齡檢測器等),來提供更專業的服務以達差異化的營銷策略。
專門藥店的優點是客單價及毛利較高,投資成本較低。缺點是來客數少,且服務流程不易標準化,因此較難以連鎖方式來發展。但是卻很適合大醫院退休的藥師或較年長的藥師來經營。
3、便利型藥妝藥店
本類型藥店以屈臣氏、康是美為代表,主要客層為15-35女性上班族及學生,強調經營體系品牌知名度、強勢的廣告策略。并強調其復合經營滿足客戶一次購足與價格低廉之形象。因為品項較綜合式藥店少,容易將作業流程制度化,因此特別適合可大量復制的連鎖化經營。未來此類藥妝店或許能接收健保處方的調劑,屆時可能會對健保藥店造成很大的威脅。同時當此類藥妝店開放特許加盟后,是否將會如同7-11對其他超商造成的絕對優勢般,也會加諸于單店小區藥店與連鎖藥店身上呢?這將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4、復合式藥店
主要強調商品少量多樣化、價格大眾化、趨勢流行化、賣場寬敞溫馨化及藥店企業品牌知名度。賣場以60至120坪的空間為最佳坪效,主力商品以健康、美麗、清潔、生活四大類為主,滿足消費者一次購足的需求與逛店的享受。跳脫業種經營形態,以新業態服務方式重現,重視信息化管理與營銷策略。優點是人力資源充足、競爭力強且具規模經濟優勢。缺點是投資成本較高、開店地點尋覓較難。未來在連接高鐵與捷運的新商圈將是復合式藥店必爭之地。
因此,今日藥店的經營除了需擁有了良好的立地力、經營力、商品力、服務力與信息力外,未來更應專注于同業或異業間的策略聯盟以發揮整體綜效,同時應該思考如何整合成一個共享的企業品牌,以快速占有市場并達規模經濟效益,唯有如此才能有機會走向國際舞臺,延伸藥店的經營空間。兵家有言,最好的防御就是攻擊,當您在面臨財團連鎖藥店的強大競爭力下,您是否如往常般只能疲于奔命的采取防御措施呢? 還是您已開始要展開攻擊了呢?提醒您!攻擊前務必做好最佳的戰略與戰術規劃并強化您的裝備與武器。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