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家電行業網絡營銷模式堪憂
雖然不止一次的談起過網絡營銷的種種問題,但我還是想專門闡述一下針對家電行業的網絡營銷問題。目前本土家電品牌在開展網絡營銷的過程中,雖然很希望能借助優勢資源來實現互動和品牌友好度的提升。但是由于自身對網絡特性和網絡媒體的特點認識不足,在執行過程中過度里靠門戶的媒體資源,卻在核心的互動內容設計、多媒體資源整合、網民心理和行為把握上出現很多的失誤,進而導致網絡營銷的效果不盡如人意。所以,本文將分析一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希望能對廣告主的網絡營銷活動有所幫助。
從整個營銷領域來看,家電行業的營銷理念和品牌經營都有些偏保守,特別是在網絡營銷的認識和實踐上,目前本土家電品牌對其認識還是停留在用傳統媒體的判斷標準來評判媒體的價值的層面。所以他們始終堅信門戶的媒體是最有價值的。因此早期的家電行業網絡營銷,基本上是以投放相關媒體的圖片廣告為主。比如海信,去年經常在新浪財經頻道投放一些button什么的,但是估計效果不怎么好,所以今年也不怎么見了。還有,在專業的家電網站(比如**家電網,門戶的家電頻道什么的),寄希望于以此來影響潛在的目標受眾。從實際情況來看,效果也不怎么樣,所以本土家電行業對此也不是很熱衷,比如某白電品牌就是象征性的在艾肯家電網上投放了圖片廣告,而這些根本算不上網絡營銷。
幸好,到了網絡2.0時代,網絡營銷人發明了一個關鍵詞—-互動,部分思維比較先進的家電品牌,小步快跑,算是跟上了這波兒。去年奧運營銷剛剛興起的時候,河南某冰箱品牌就搞了一個奧運助威團,依托搜狐平臺做了一次互動營銷,以征集去北京參加奧運為口號,鼓勵大家參與其的互動營銷,期待能增加消費者該品牌的好感度。但是據我觀察,該品牌的這個互動營銷,卻不是很有人氣,征集了一段時間便悄無聲息了。到了今天奧運都快到了也沒見他的助威團來北京。還有某空調品牌,為了給中國人“爭一口新鮮的空氣”,也開始借火炬傳遞的機會來展開互動營銷。并且表示,參與者能有機會得到奧克斯的一些獎品什么的。至于效果如何,我目前還不便評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觀察一下。
以上互動營銷有3個共同的特點:1、希望能依托門戶的力量來吸引人氣,2、期待能讓消費者很好的參與互動來提升品牌影響力,3、利用一些獎品和獎勵來激勵參與者。但正是這些問題制約了其網絡互動營銷的效果。
首先,門戶的確有很強的影響力,但門戶廣告到了今天,點擊率越來越低,據不完全統計,平均點擊率已經不足0.5%。這樣的話,如果希望靠門戶的流量來提升互動營銷的效果,就要充分考慮到投資回報率的問題。我的客戶曾經要求我們在SOHU上放過十幾萬的廣告,實際帶來的流量卻非常的少(僅僅幾千而已),單個點擊成本在2元以上,非常的昂貴。其中還包括消費者無意識的點擊廣告,來到了互動平臺對所謂的活動不敢興趣而白花了銀子的情況。還有一個我們代理的奶粉品牌,上半年跟門戶的合作單個點擊成本竟然到了10元左右。所以,如果不考慮媒介成本,企業也不受預算限制的話,可以完全依托門戶的媒體平臺,反之,則請三思而后行。
其次,在我以前的文章中說過,目前的互動營銷,效果非常的不理想,特別是跟奧運相關的互動營銷。但今年的很多本土家電企業還是依托奧運概念做互動營銷。比如某家電品牌的“夢圓北京”活動。我認為,廣告主的思路要轉變,不要總專注大熱點來借勢。奧運這個熱點太大了,網民對奧運營銷已經有些麻木了。到處是鋪天蓋地的奧運口號,網民還會對網絡上的奧運營銷概念敏感么?所以,今年的網絡奧運營銷的效果,都不盡如人意。還有,互動平臺的設計也是很重要的,你的網絡營銷能否真正吸引網民眼球,取決于你互動平臺的設計是否有易參與性和趣味性,是否準確把握網絡營銷核心價值。還以國內某著名小家電品牌為例。在今年3月份準備開始做網絡互動營銷的時候,廣告主方面的態度很強勢,1、僅僅希望把路演的主題搬到網絡上來,而不是重新去設計符合網民習慣的互動內容;2、學習其他的品牌,在自己的主題網站上送祝福;3、要開展所謂的直入營銷,設計6個FLASH游戲,把線下的路演活動和六款主要的產品融入到游戲中。但是提供的費用僅僅36萬多一點,而且幾乎都是媒介購買費用,其中SOHU+網易的費用就將近25萬。做一個好的FLASH游戲,單個成本就要上萬,更別說整個網站的設計和制作了。所以,制作質量,我都不很滿意,但是沒辦法,成本在這里,總不能做賠錢買賣吧?至于送祝福呢?哈哈,真正從營銷過程中被外界吸引來的參與祝福的網民,數量少的可憐,大量的參與者卻是該品牌自己的員工。6個FLASH游戲呢,都是用別的游戲修改的,強行的加入品牌元素,網民的參與度很低,游戲積分排名第一的人,估計是個超級悠閑的MM,但是這樣的人是你的目標受眾么?而互動營銷平臺,重要的是簡潔,讓網民一目了然知道你這里是做什么的,進而有參與的欲望。在這個媒體爆炸的年代,要留住網民的耐心可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再次,對網民的激勵上,本土家電品牌的操作方式是給優勝者一些家電產品。這其中有個最大的問題就在于,網民根本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要給這些獎品,即使真的給這些獎勵,單個網民能得到獎品的機會也非常的小,網民普遍對此不很敏感。所以網絡營銷激勵的真實性和便捷性尤為重要。今天我在大街上買了一瓶綠茶一瓶可樂,上面都有跟網絡營銷結合的互動。很簡單,就是把相應的標簽刮開,到相應的網站上去輸入密碼,就能有機會獲取獎勵。但問題是,我買了可樂或者綠茶喝完我就把瓶子扔了,那還有耐心留著瓶子回去一個個的輸入編碼?這里就是忽略了參與的便捷性。所以,相對于家電品牌的網絡營銷的獎品鼓勵,還不如把獲獎的范圍擴大,給一些折扣券或者返點之類的,結合自身的電子商務平臺,這樣既能促進銷售,又能讓所謂的獎勵更加真實可信,更容易讓網民接受。(多說一句,在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的結合上,這些細節更要注意,比如青島啤酒本年的“為中國干杯”的主題推廣,在傳統的電視推廣的同時,也想借機推廣一下自身花了幾十萬做的互動營銷平臺。但是比較不理想的是,TVC的結尾居然留的是該網站的整體域名,是啥我都沒記住,更別說普通網民了。如果在TVC的結尾留的是一個關鍵詞,鼓勵大家去搜索,這樣的話,受眾的參與度就會比較高了。關于傳統媒體與網絡營銷的結合,敬請關注我的下一篇博客,我會在以后的文章中進行討論。)
說了這么多,我希望能對廣告主要開展的互動營銷有所幫助。如果自身沒有很具創意的IDEA,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吸引網民的參與,請不要貿然開展互動營銷。別總聽某些大網站的銷售們的忽悠,現在一部分人在做一錘子買賣,中國有太多的廣告主,挨個忽悠一遍,也能保證財報上的數字很好看。我十分的希望廣告主們能多看看我的博客里的對網絡營銷的一些肺腑之言,我洪成浩不想騙廣告主的錢,因為我也是傳統行業出來的,知道百分之幾的利潤堆積起來的廣告預算多么的不容易。所以,建議本土家電品牌的廣告主們,多關注關注門戶之外的媒體資源,不要總看那些漂亮的數字,什么流量多少啊,VU多少啊,網民結構如何啊?這些都是虛的。在采用這些媒體之前,您先把自己當作一個受眾,看看自己對這些有興趣不?如果自己都沒興趣,怎么能苛求網民呢?最近發現美的個人護理產品開始投放量一些YOUKU里的美容教學欄目的DISPLAY(擎天柱圖片)廣告,個人認為這是很好的嘗試,證明他們已經開始去了解每個媒體的特性,開始考慮如何做網絡營銷才是有效的。雖然美的這個小嘗試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投放太少,美容類節目也不是熱點;訪問量太少,如果惡搞一下跟“功夫熊貓”和“赤壁”啥的聯系起來,搜索瀏覽量就會多很多的啦),但是我真的希望以美的為代表的本土家電企業能對網絡營銷有更深入的認識,能更好的利用網絡的力量來打造品牌,來實現銷售的提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