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店做大做強之道:先養雞后生蛋
來源:
周鑫
2008-08-31 08:36
回答這兩個問題,我總結為一個問題:是先認真養雞,等雞長大后再生蛋,還是不等雞長大就殺雞取卵。
案例1:品牌是企業的生存之道和立足之本,中域電訊從創業伊始就十分注重品牌的塑造和建設,并屢開業界先河;2003年,中域電訊斥千萬巨資打造品牌,借助中央電視臺強大的媒介平臺,在中央電視臺1套、2套、5 套等優質欄目黃金時段投放廣告;同年,中域開始嘗試事件營銷.cn,冠名贊助“2003 年世界小姐海南三亞總決賽”;
2004 年,中域電訊邀請影帝任達華作為形象代言人,成為手機零售行業第一家聘請代言的企業;2006年中域電訊聯手《南方都市報》斥資數百萬打造“都市拍客拇指總動員”活動,歷時八個月,參與人數眾多,活動吸引多方強烈關注;2007年初,中域電訊聯合國家體育總局冠名贊助“2007年‘中域杯’國際攀巖邀請賽”,再次開創了手機連鎖企業贊助國際賽事的先例。
中域電訊的成長,可以說就是品牌的成長。由1994年創業伊始,中域電訊由東莞—廣東——湖北—華南——華東——華西——華中——華北。可以說每一步的成長過程都是一個品牌成長的過程。
案例2:迪信通是全國最大手機專業連鎖企業。公司成立于1993年,經過十幾年的創業與發展,目前已經發展成為覆蓋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北、東北、西南等地區,擁有1100多個連鎖直營店。
迪信通是中國電子商會會員單位,同時也是中國電子商會手機營銷專業委員會的主要單位。近年來,通過內部的強化管理,與中國移動、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等運營商和手機廠商的深度合作,逐步確立并鞏固了行業霸主地位。并且在總部領導決策層提出的“好人、好店、好產品、好服務、好促銷”的正確指引下,在近萬名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全國廣大消費者的普遍認可和信賴,在全國80多個城市中擁有良好的口碑。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迪信通憑借多年來的積淀,打造了業內的多項“領先”,行業地位無可替代。
十三年來,迪信通以真情不變的經營理理念,扎扎實實的辛勤耕耘,數億元的廣告宣傳投放,鑄就了迪信通店面招牌上的熠熠金光,締造了不可估量的無形資產,形成了拓展市場的力量之源。并且于2003年開始,相繼與包括諾基亞、摩托羅拉在內的絕大多數手機廠商簽訂了直供協議,實現了消費者利益最大化。
所以:先認真養雞,等雞長大后再生蛋。
現在問題就簡單了,主要來解決如何養雞,如何把雞用較短的時間養大?必須有一個較為科學、系統、創新的“養雞”策劃方案。
我認為,這個策劃案的主要目標不是賺錢,雖然不賺錢的企業等于犯罪,但提前想賺錢的企業等于自殺,結束生命比犯罪更危險。核心發展思路是樹立品牌。
由地方品牌到區域品牌,由小區域品牌到大區域品牌,由四級市場到三、二、一級市場,再到全國品牌,這個問題解決之后,一切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為什么?
品牌等于服務、品質、安全、信任、忠誠、權威……手機店樹立品牌后就等于銷量、資源、市場。
一、有品牌等于有銷量。在首都北京,可以隨意調查一位北京人,買手機到哪里?結果是異口同聲:“買手機到中復!”——在西安:“買手機到蜂星!”——在成都:“買手機到迅捷!”
當手機店在區域乃至全國市場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后,也就有了顧客、有了銷量,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
二、有品牌等于有資源。手機店只有先有了銷量,才會有更好的產品供貨渠道,才會有更多的廠家資源支持,才可能與廠家、渠道等上下游單位以平等的資格談判。
三、有品牌等于有市場。手機店做大做強,必須有品牌優勢,才會有拓展優勢。無論直營、店中店、合作、特許加盟、招商引資,都需要有品牌基礎,才可能有談判的王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