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藥店商圈調查 品牌商圈的品牌塑造
A、第一名街之品味
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是許多人心目中的“人間天堂”,而觀前街則是“人間天堂”的第一名街。1982年,蘇州觀前街改為步行街,成為蘇州最負盛名的集商業、娛樂、飲食、休閑、旅游為一體的大眾文化消費場所。2005年,在中國十大著名商業街評選中,蘇州觀前街排名第四(前三位分別是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南京新街口)。
站在藥店經營的角度,筆者認為觀前街商圈有幾個特點值得關注:
1、人流量大。據統計,這里每天有15萬~20萬人次的人流量,節假日甚至超過35萬人次,其中60%為外地游客;
2、蘇州本地產品很受重視。無論是外地觀光客還是本地顧客,對帶有姑蘇文化特色的產品(也包括當地生產的藥品、保健品、食品等)情有獨鐘;
3.品牌意識十分強烈。據調查,觀前街的購物者,無論是外地客還是本地客,大都會奔著商家的名氣(品牌)而來,千年如此,毋須贅言;
4、因為顧客的品牌意識強烈,所以目標顧客很容易找到,也容易區分,忠誠度也高,還不容易流失;
5、口碑傳播對品牌塑造具有決定作用。觀前街的商圈完全可以超越地理范圍,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開放性和持續性(這與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類似)。
B、名街光環下的藥店姿態
1、原觀前禮安藥店
幾年前,從人民路拐進觀前街,人們可看到位于九鼎商廈內的一家禮安藥店。這家店中店面積較大,經營品規也不少。據筆者的印象,該店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就開張了,據說經營狀況也一直不錯。但現在,這家禮安藥店已撤走,原址處掛出了“環龍手機廣場”的牌子!
2、粵海大藥房
沿著觀前街東行,要進入一條小巷約50米,人們才能看見粵海大藥房的門店招牌。
粵海大藥房在業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該店以專營、主推品牌藥品為導向,采取平價策略,經營面積不到1000平米,但其坪效、人效在全國性評比中,曾名列榜首;而單店銷售額突破1億元的業績,不僅在蘇州,就是在全國范圍內,也足以引起同行的驚異、妒忌、懷疑或肯定的復雜感情。但粵海大藥房向來低調,其操盤人(浙江溫州人)很謹慎,如果不是2005年有同行主動向它發起挑戰,它可能至今還會是那種“只問經營、不事聲名”的一類藥店。但蘇州城幾乎無人不知粵海大藥房,它的目標顧客鎖定的就是全市范圍內的低收入人群、中老年慢性病患者!
3、王鴻翥堂百年老店
從粵海大藥房步行到王鴻翥堂藥店,須經過著名的玄妙觀。玄妙觀中有言:世間幾百代大家,無非積善。此言真是既妙又玄(都說好,但很難說出個中的所以然),筆者認為用它來說說王鴻翥堂及其品牌重建或維護,未嘗不可。
位于觀前街66號的這家蘇州雷允上連鎖的藥店,現在門頭是“王鴻翥百年老店”,旁批“光緒始創”。時間倒回到3年前,蘇州雷允上連鎖引進了PTO品牌,以低價挑戰當時的蘇州平價巨頭粵海大藥房,轟動一時。而粵海大藥房,也因此走進了公眾的視野。
后來,據說王鴻翥堂的經營并沒有多大起色。再后來,蘇州雷允上連鎖老總易人,該店的門頭也不見了PTO的牌子,蘇州雷允上連鎖開始主打和明晰“王鴻翥堂”子品牌定位。
現在的王鴻翥堂,給人的感覺是:當初的眾多雜牌藥所占的排面和位置已經不再顯要,蘇州雷允上藥廠的自有品牌產品占據了重要位置。二樓開設了中醫門診,但筆者上樓探訪期間,中醫門診醫生的牌位是掛著的,卻沒有見到坐診醫生,顧客幾乎也沒有見著。
走馬觀花之后,筆者認為王鴻翥堂百年老店的品牌重建在經歷了一個短暫的調整期以后,其核心品牌定位似乎還不夠明晰,或者說,也許確定了,有沒有真正落實、執行到位,還看不太清!
4、蘇州禮安醫藥連鎖總店有限公司醫藥大廈
走到觀前街東頭,人們可看見臨頓路上的禮安總店。這家店有10年歷史了,它是圣德門診部與藥店的聯合體,可算得上是國內現代連鎖藥店中最早的藥診店業態代表之一。
蘇州禮安連鎖藥店的母公司是蘇州禮安醫藥批發公司,其藥店品牌是建立在母公司品牌基礎上的,是批零一體化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人士一般認為:當藥店品牌同時也是母公司(如批發公司、生產企業或企業集團)的品牌時,整體銷售額若不大,如10億元以內,藥店品牌則會明顯得益于母公司品牌的背書支持和行業資源;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藥店品牌如果還與母公司品牌相同,則很可能不利于藥店品牌的獨立發展。
筆者認為,批發公司所看重的通路品牌與零售藥店所依重的消費者品牌,它們針對的對象是截然不同的。國內大多數類似藥店,還未能對此展開有效的研究和實戰應用。
5、原海王星辰懸橋巷店員
離禮安藥店不遠,原來有一家海王星辰藥店。2006年,筆者曾在此對海王星辰的貼牌戰略進行過定點觀察。現在,這家海王星辰已經撤走,門庭改換成中國聯通的營業廳。
C、品牌競爭的活力和看點
1、在第一商圈塑造第一品牌。
如果說,觀前街(商圈)是蘇州第一街(商圈)的話,那么,零售藥店在第一商圈塑造第一品牌,則是必須的選擇。
粵海大藥房曾經是國內平價藥店第二梯隊的代表,雖然它至今還是一家單體店,但它誕生在崇尚品牌內涵的觀前街商圈,這些年來,粵海大藥房在當地百姓中扎了根,而且,其藥價至今還在蘇州保持著相當的競爭優勢,已成為蘇州第一商圈的第一平價專營品牌藥店;與此同時,粵海大藥房的品類經營導向嚴格實行品牌化——消費者的健康安全需要、品質需要、廉價需要至上。而不事炒作宣傳的低調風格,又使其在這個跟風炒作的時代顯得有些特立獨行——信奉口碑傳播。
據悉,觀前街上的王鴻翥堂也立志要成為老字號第一品牌,從它現在已經調整過的經營品類和二樓中醫門診的設立可看得出其思路。但筆者認為,其品牌重塑尚須時日,需要擁有一大群忠誠的顧客來確立品牌地位。
禮安總店在觀前街商圈的歷史最為久遠。作為現代連鎖藥店藥診店業態的最早探索者之一,蘇州禮安的品牌效應,恐怕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這家總店。這不禁讓我們聯想到上海南京路上的第一醫藥商店(總店)、蔡同德堂(總店)、北京王府井大街的醫保全新總店,由于大量和高頻率的人流觀瞻、購物所形成的口碑傳播,將對這些區域零售藥店的品牌塑造,發生重大影響。
換句話說,上述藥店即使營銷做得再好,如果當初沒在第一商圈選址,恐怕也很難形成今天的品牌影響力。
2、藥店品牌競爭及其核心定位在一個相對短暫的時期里,一定要有連貫性,內涵與外延方面一定要保持統一性。
粵海大藥房以平價起家,在短短的四五年時間里就樹立起強勢品牌地位,這點值得人們研究。筆者認為,粵海不靠炒作,也不靠打擊競爭對手來樹立品牌,靠的是堅持不懈的品牌藥經營導向以及廉價策略,才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在這個過程中,粵海不斷獲取顧客信任,積善成德,成就了自己的品牌德性。平價,或者盡可能以低價為自己的目標顧客提供服務,是他們的看家本領,并且堅持至今。
筆者認為,藥店品牌是應該有內涵的,這個內涵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使命、愿景、理念、核心價值觀、戰略思路等一類,它是藥店的精氣神,但是,它又必須通過外在的形式來負載或表達。比如說,平價、廉價的概念,藥店既可以通過雜牌藥或貼牌藥來表達,也可以通過品牌藥來表達——選擇什么類型的品牌藥來服務顧客。藥店是為了炒作集客還是真正為了患者利益著想,顧客心里有桿秤,時間越長,顧客看得越清楚。藥店的品牌價值、品牌影響力,在經營過程中實際上已被決定了。
3、觀前街其他百年老店給藥店品牌建設帶來的啟發。
觀前街上的百年老店多,是這個商圈的一大特色,如金鋪恒孚銀樓(道光九年,1828年)、陸稿薦肉鋪(清康熙二年,1663年)、采芝齋糖果店(清同治,1810年)、黃天源糕團店(道光二年,1821年)、松鶴樓(乾隆二年,1873年)等,現在大都齊集觀前后街,形成一道亮麗的品牌消費風景線。
以此觀之,我們的藥店品牌中雖然也有百年老店,但畢竟以新品牌居多,如何打造百年藥店品牌,針對觀前街現有藥店品牌建設,筆者有以下陋見:
第一,任何品牌都是在競爭中建立起來的,特別是與自己的競爭對手相比較時能被消費者準確識別出來。因此,著力于打造品牌的藥店,一定要珍惜各種市場競爭機會,正當競爭、規范競爭,在充分尊重競爭對手的前提下強化自己的優勢,并把這種優勢體現在自己的整個品牌識別系統中;
第二,在品牌競爭中,一定要把自己的差異,形象、生動地展現給競爭對手及廣大消費者。譬如,餐飲講究一個“味”,雖然這個“味”看不見、摸不著,只能通過親自品嘗來體會,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品牌店才有招攬顧客的資本和魔力,而這,最后又會通過一系列符號喚起消費者親身前往嘗試的欲望。例如黃天源糕團店,我們知道它的糕團就是與別的糕團不一樣,當“黃天源”這三個字能讓你的感覺和聯想變成行動時,就說明這個品牌已經植入你的內心,成為你內心生活體驗的一部分。
如果在蘇州這個藥店商圈,提到粵海大藥房,人們就能想到廉價、值得信任;如果除了買藥還想看看醫生,看西醫會想到禮安,先在樓上看西醫,再到樓下買藥,想看中醫,就會想起王鴻翥堂的醫藥同源、老牌子,那么說明這些藥店的差異性就凸顯了。因此,藥店對消費者進行品牌的有形展示和傳播,不斷強化消費者對藥店的品牌認知,將直接影響顧客對藥店的忠誠度。
第三,基于觀前街商圈的整體消費特點,筆者認為,除藥品以外,與醫藥相關的各種健康品也蘊含著巨大的商機,藥店品牌的競爭理當激發和滿足這個潛在的市場需求,因此,現有觀前街的藥店品牌不算多,像海王星辰一類以滿足多種健康消費需求為己任的新型藥店,在這個商圈內有施展的空間,有了不同特色品牌的良性競爭,這場藥店品牌的競爭才會顯得更有活力和看點。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