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藥店薪酬激勵需把握“三性”
來源:
歐永生
2008-09-11 11:08
某公司H門店的新店長接手時,其經營狀況已經嚴重滑坡,前任店長的做法是裁員、減薪,搞得人人自危、人心渙散,員工低落的情緒無法形容。而新店長一上任就首先宣布:“在崗員工的工資每人在現有基礎上增加10%,各柜組根據銷售業績另有獎勵。”方案公布后引起了強烈反響,店員們士氣大振,上下擰成了一股繩。經過一年的努力,順利實現了扭虧為盈的目標。
咨詢師認為,工資下降,那怕是只降一點點,也會極大地刺激員工的神經,甚至打擊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因此,公司在統一調整員工的工資時,對那些工作業績不佳的門店員工,可實行“暫緩調整”。這樣,就不會像降薪那樣引起員工的反感。因為在員工的印象中,降薪和暫緩提薪的心理感受不一樣,降薪好像是從本來屬于他的錢中搶走一部分,而暫緩提高工資,則只是他沒有得到更多的工資而已,雖然失望,卻不會像直接降薪那么強烈。而且他會意識到,自己之所以沒有提薪,是因為工作做得不好,從而起到激勵的作用。
張總聽后深受啟發,決定公布加薪計劃,而對原來降薪的員工宣布暫緩加薪,一時間皆大歡喜,也激發了后進員工的工作熱情。
由此,筆者想起一位知名企業家在中央電視臺《創業精英擂臺》欄目當特邀評委時,曾對許多參賽者說的一席話:“企業不一定非要做大規模,用心打造一個優良的中小企業也是明智的選擇,因為良好的企業才有較快的發展速度,良好的標志首先是員工的工資較高,高薪對人才的吸引力也較大。”可見,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加薪的策略遠比減薪高明得多。但筆者認為,實施加薪策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及時性
薪酬調整要及時。有的藥店經理過分追求效益的最大化,為了提升效益不惜犧牲員工的利益,該加薪時不加薪;有的藥店在效益不好時,號召員工們與藥店共渡難關,降低員工的薪水,效益好了之后卻不及時給員工們加薪,結果使得員工成了藥店的廉價勞動力,造成員工們產生“效益好壞收入一個樣”的想法,影響了員工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差異性
加薪要根據員工的貢獻大小進行,不能搞平均主義,要體現出“多勞多得”的原則。對于那些為藥店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員工,要讓他們感受到藥店的關心,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加薪時不要害怕員工們得到的太多,因為員工們得到的越多,藥店得到的就更多,藥店的發展潛力也就越大。
公開性
現在有的藥店為了避免員工之間攀比,對員工的薪水進行保密,員工與員工之間,互相不知道具體的薪水是多少,發獎金時以給“紅包”的形式進行,誰得了多少獎金只有領導和員工本人知道。這種做法看似減少了員工之間的攀比,可事實上卻讓有的員工產生了“多勞沒有多得”的認識。因此,藥店在加薪時,應該盡量采取民主、公開的方式進行,通過加薪,在藥店內部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