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業進軍B2C 網絡購物將呈新格局
來源:
李莉
2008-09-23 20:53
中國B2C電子商務發展勢頭雖然可喜,卻也遇到了瓶頸問題。除了行業領先的若干家大的B2C網上商城(當當、卓越、攜程、e龍、北斗手機網等),絕大部分B2C網上商店都是沒有實體店面、沒有品牌優勢、沒有資金實力的小企業,誠信度成為最大的發展瓶頸。而C2C卻借由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手段的出現,在淘寶和易趣的平臺上,以迂回的方式緩解了誠信問題;其次,在供應鏈方面,B2C商家所提供的產品類別和品種遠遠低于C2C所提供的,本該有的優勢卻變為了劣勢;第三,絕大部分B2C商家都沒有與第三方物流建立完善長期的合作關系,缺乏規模優勢,無法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本該比起C2C應成為優勢的物流效率和物流成本沒有體現出來,有時還因為企業自身的問題,變為了劣勢;在服務品質方面,本該也是B2C領先于C2C,但現實中這一點也沒有體現出來。
電子商務的本質在于商務而非電子,技術只是商業實現的工具,商務流程與業務模式才是電子商務的最核心。傳統產業將是電子商務發展的主戰場,通過對產業鏈的整合應用,完全可以創立電子商務的盈利模式,發揮電子商務的潛在價值。越是了解傳統行業市場的貨源調配、顧客管理、市場營銷,具備實戰經驗,就越能在電子商務新時代中脫穎而出。中國的B2C乃至于整個的網絡電子商務,勢必會出現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是那些玩技術和資本的網絡型B2C公司獨領風騷,在此之后,將是那些精通商業之道的傳統零售型企業借網絡的東風笑傲B2C的江湖。
首先,傳統的零售型企業都有多年的實體經營,誠信和產品品質乃至服務品質方面都可以讓網購用戶放心;其次,傳統零售業龐大的供應鏈所提供的豐富產品也可以給網購用戶提供充分的選擇和更多購買機會,形成更高的消費額;第三,傳統零售業可以很容易地利用信息技術與第三方物流建立對接,并形成物流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優勢。第四,也就是最重要的是,傳統零售企業擁有一大批深諳者消費心理和行為習慣的專業人才,而這些人才是目前的B2C電子商務企業所缺乏的。看看傳統零售業是如何使用花樣繁多的打折、促銷、積分、贈送、返利等手段來誘惑消費者形成一而再,再而三的頻繁購買、大批量的購買,并且提供多樣的會員服務與優惠,增加用戶粘性,就知道一旦這種方式被移植到B2C網購市場,將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影響中國傳統零售業遲遲未進入B2C電子商務領域的原因大致有兩個,一個是認為支付問題未解決、消費習慣未形成、用戶少、市場規模小;一個是當時建設企業級B2C電子商務的基礎投入過于巨大,風險比較大。
而在不知不覺間傳統零售業布局B2C電子商務領域的最佳時間窗口已經悄然打開。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國內互聯網用戶的三分之一有過網購的經歷,無論是相對數量還是絕對數量,并且這部分人群的平均消費能力是高于全體國民平均消費能力若干倍的,是真正高端的消費者,是目前也是往后多年的消費主力軍。也就是說中國B2C電子商務市場已經擁有巨大的消費人群,消費習慣也已形成,支付手段等阻礙已經克服,但滿足消費者購物需求的能力也就是從消費者口袋里掏錢的能力卻很匱乏。而這個能力確是傳統零售企業所最為擅長的。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