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樂福員工受賄 被判刑”看藥店經營
來源:
胡品福
2008-09-25 16:24
其實,不僅是在快速消費品行業存在此類腐敗現象,同為零售業的藥店系統這類現象同樣觸目驚心。家樂福員工受賄被判刑的案例,值得藥店管理者警醒,特別在以下幾個方面要格外注意:
租賃或收購店鋪時
某連鎖藥店南京XX店終于關門了。這個店開創了該連鎖公司門店經營的“奇跡”:開店這么久,日均銷售30多元一天;如果當天銷售為零的話,為了撐面子,就由店員輪流買藥回家。據說當初公司拓展部經理在開店調查時說該店原營業額多少多少,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是別人做得不好才轉讓的。但公司領導居然就同意了。好幾萬元的轉讓費,加上好幾萬元的房租,再加上好幾萬元的裝修,換回了每天30多元的營業額。這其中的秘密其實很多店員都清楚,只是公司總部沒有查處而已。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連鎖藥店的拓展部門,由于有開店的任務,拓展部門的人員就經常在外面跑店面。為了完成任務,他們往往沒有經過詳細周密的調研就草率地與房東談判,如果公司的監督和制約機制不到位,就很容易產生腐敗現象。其次,門店進入裝修階段也是容易出現腐敗現象的時候,裝修材料有好有壞、工期可長可短、報價沒有準確的標準,稍微不注意,承包者就會讓具體負責者“腐敗”的。
對此,首先要特別注意對拓展部人員的選拔工作,要任用那些責任意識強、能吃苦耐勞的人,在待遇方面也要相應考慮,給以行業中相對比較高的一個水平。其次,要強化有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和培訓,提高其思想素質。第三,要加強審計、監察工作,對合同和資金的使用進行專項審計,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理,情節嚴重的,報請公司領導處理。
帶金銷售
“今天又領到367元錢,雖然比上個月又多了幾十元,但我心里卻高興不起來。這樣的錢拿得越多,心里就越不安。每天看著那些帶著期盼心情來店買藥的顧客,心里總有那么一絲愧疚。因為我現在很多時候是看有沒有回扣來推薦藥品的,而不是按照顧客實際的癥狀合理薦藥。藥店的規定(每個月有推薦任務,完不成要罰款)以及現實的處境(其他藥店也是這樣的)讓我別無選擇。我真的好希望回到以前那種非功利的日子,按照顧客的實際情況推薦對癥的性價比最佳的藥品。”——店員小娟口述。
帶金銷售已成為業內一個公開的秘密。而且隨著通訊的發展,這種現象更加隱蔽,管理者很難抓到證據。許多藥企的業務員都是在店外通過手機和店員取得聯系,暗示她賣某某藥品,賣出一盒有多少錢的回扣。有的是事先預付給店員,有的是在下月初兌付上月的費用,打到店員的銀行卡里。當然,業務員會首先搞定藥店的店長,請他們吃飯,給他們送禮,或者按照產品的實際銷售給店長相應的回扣。
面對這一難題,筆者認為重點要抓好以下兩個環節:一是采購環節。藥品可以帶金銷售,說明采購價格偏高,采購員要先找找問題,是談判技巧的問題還是比價沒有到位,要將進價降低。降低了進價后,藥企就沒有多大空間用于帶金銷售了。二是改變先前以銷售額為主導的績效考核機制,而是以服務滿意度、購物環境、銷售數量等方面綜合考核。這樣,店長、店員更多地會關注顧客的購物滿意度,而不是純粹為了銷售藥品。這樣的良性循環其實最終也可以促進銷售。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