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藥店三類人 公平最重要
來源:
朱麗華
2008-10-06 09:35
管理“當權者”:“刑”也要上“大夫”
這里所說的“刑”,是指藥店的規章制度,具有適用的廣泛性,所有人員都必須遵守,包括位居藥店行政一把手的店長,也包括店長之下的藥店中層干部。
【案例】劉店長所在的藥店較大,有多個柜組。為管理方便,劉店長安排了一個柜組長負責考勤及員工交接班等事務的記錄。最初情況還不錯,藥店紀律大有改善。可隨后劉店長就發現,該柜組長是個“寬己嚴人”的人,要求別人非常嚴格,遲到幾秒也要記錄,自己則多次早退,有兩次還遭顧客投訴也未如實記錄。店員對其多有微詞。
【評析】按照店長的要求,能認真負責地做好所安排的工作,說明該柜組長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應該是一個較為適合協助店長工作的人選。但其“寬己嚴人”的做法,在招致店員不滿的同時,也反映出該柜組長還存在一定的思想問題,還不具備一個管理者所應具備的素質。其做法的危害性,就是極易招致店員的集體不滿,進而影響藥店制度的順利執行,影響店員主動工作的熱情,容易出現有“權”就可犯錯、要求別人做到自己可以不必做到的錯誤認識,最終影響藥店的正常運營。
店長作為藥店的最高管理者,應充分行使職權,對此,在采用暗示、談話等“和平”方式效果不明顯時,應及時采取措施加強對其管理。如可親自對員工考勤,對其違反制度情況同樣做到嚴肅處理、毫不手軟;也可選派店員輪流值班,負責考勤和勞動紀律的糾察等情況,讓“店員自治組織”自己實施管理,避免“一權獨大”的現象。
管理“老資格”:功過不能相抵
老員工對于藥店來說是把“雙刃劍”:有豐富的經驗,業務熟練,管理好了,可以帶動新員工熟悉業務,招攬新顧客,鞏固與顧客的關系,促進藥店經營;管理得不好,老員工的負面示范效應則可能給藥店經營帶來不利影響,有時甚至帶來嚴重后果。
【案例】員工老黃在藥店工作多年,先后在幾任店長手下做事,但口碑一向不佳,遲到早退如同家常便飯,還常常鼓動年輕店員跟店長對著干。由于其資格老,領導也拿他沒辦法。有“辣妹”之稱的胡店長上任前就聽說過老黃的厲害。上任后便尤其注意與老黃搞好關系。最初一段時間,老黃表現得中規中距,可不到20天,其遲到早退的老毛病又犯了。一個蘿卜一個坑。他不在崗的時候,店長只好安排其他店員替他上班。一連多次后,“辣妹”店長終于火了,按照制度扣發了老黃的考勤獎并通報批評。
【評析】對習慣擺老資格的店員,如果是偶然幾次遲到或早退,且的確有特殊情況,那店長也不必小題大做,只要做好提醒就可以了。如果沒有特殊情況,老店員一味擺老資格,故意違反規章制度,給其他店員帶來不便、給藥店經營帶來不利影響,那么店長就不能熟視無睹、一味遷就了。店長必須采取果斷措施,在查清事實之后,嚴格按照規定進行處理。在處理時,絕不能因為違規之人是藥店的老員工、是有功之臣就網開一面。其實功是功,過是過,功過不能相抵,如果能以過去之功抵消現在之過,那就混淆了獎罰標準,容易給老員工造成可以“恃功傲物”的錯誤印象,給下一步的管理工作帶來更大難度。
由于店員所立之功,在過去已經通過多種方式作出了評價和獎勵,根本不存在所謂能與“過”相抵的“功”,因此,對于有功的違規老員工所犯的錯誤,必須依制度嚴肅處理,不能姑息遷就。
管理“關系戶”:不能網開一面
為照顧方方面面的關系,藥店之中有時難免會招收一些關系員工,其中有能力強、業務素質高的,當然也有紀律渙散、業務素質低的。對后一種關系員工的管理,很多店長都感到頭痛。
【案例】藥店新來的員工阿利,剛從藥學院畢業,是老板一個朋友的親戚。小伙子很時尚,來往朋友也很多,經常在營業時間接待來訪者;有時一句“女朋友找他”扔下工作就走;經營業績更是一塌糊涂,在接待顧客時喜歡帶著有色眼鏡看人,看上眼的就熱情接待,看不上的就愛理不理。多個柜組都不愿接收他,店長為此犯了難。
【評析】盡管此人很有背景,可謂來著不善。但在藥店之中,畢竟只是一個普通的店員。作為店長,對這種店員既要嚴格管理,又要公平對待。
藥店都有一定的規章制度,其中遲到早退更是不被允許的。店長作為管理者,應該如實對該店員的出勤情況做好記錄。在必要時,可單獨找這位店員進行談話,向他指出這樣做的錯誤之處,在考核時嚴格按照制度進行經濟上的處罰,以促使其逐步改變自己拖沓的工作作風。針對店員“看人下碟”的問題,也要及時指正。店長可以派人或親自向其傳授正確的營業服務知識,在因服務問題遭到顧客投訴時,應毫不客氣地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并按規定進行處理。
嚴格是一種愛,對待有來頭的店員,必須做到嚴格管理,絕不能網開一面,任其肆意違反店規店紀。否則將會使藥店邪氣盛行,正氣難行,使藥店陷入一種無法管理的狀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