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三登中國首富:是偶然?還是必然?
在“胡潤百富榜”十年的歷史中,除了黃光裕之外,只有榮智健家族曾三次當首富。黃光裕擁有香港上市公司35%的股份,市值140億元;同時他擁有零售非上市公司100%的權益,市值約100億元。他歷年套現135億元,部分投資到房地產領域。他不僅保持了零售業的穩定發展,在房地產、私募基金領域都有不俗表現。
縱觀今年胡潤百富榜的前三甲,不難發現,黃光裕登上榜首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由于遭受美國金融危機及國際熊市影響,許多原本市值很高的行業和企業家紛紛因市值大縮水而使公司及個人財富受到影響,黃光裕以430億元的身價既可輕取首富桂冠,不可謂不偶然;同時,也能看到,國美集團因其產業的特點,企業的經營非常穩健,與中國社會發展節奏吻合,因此能夠保持繼續健康發展。雖然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但市值相對較穩定,因此,在當前國際經濟波動的特殊時刻,黃光裕再次被評為首富,未嘗不是偶然中的必然。
“黃光裕的戰略眼光很準,他的最大特點就是對自己企業的戰略模型和戰略計劃很清楚”,胡潤曾這樣評價黃光裕和國美,國美增長快速也非常穩健,這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所成就的企業中非常典型的中國民族企業。
1996年起,國美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抓住國家政策推進和發展中國品牌的策略,大力支持中國家電制造。同時,當時正值面臨下崗職工再就業、社會就業等成為社會的主要問題,而黃光裕所領導的國美電器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這使得國美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密切結合,成為其發展初期的潛在重要推動力之一。
同期,中國前后還涌現出許多年銷售規模百億元以上的大公司。如海爾、長虹、美的、海信等。這些企業從改革開放之初的“供不應求”發展到今天的“供過于求”,在此期間,家電的渠道也從“小店鋪”發展到“群雄爭霸”,再演化至今日的“美蘇爭霸”,黃光裕創建的國美連鎖模式,綜合毛利一直控制在15%左右,而國外家電連鎖至少25%,國美的模式提升了產業鏈的效率和效益,在給中國家電制造業創造了一個相對較低的發展和銷售平臺的同時,自身也取得了飛速發展。
近年,除了在家電渠道上奮力拼殺之外,黃光裕還分別涉足了房地產、投資等領域。《管理學家》中這樣評價黃光裕,“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就猶如一個商業帝國的皇帝。這個帝國由電器零售連鎖、房地產和資本運作三駕馬車構成。當然,還包括生意場上的一些大宗買賣。商者無域,在黃光裕對國美的規劃中,未來5年內,國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連鎖企業之一,而在未來10年內,將成為全球第一的、最優秀的家電連鎖企業。”
國美的帝國能多大?“到2015年成為備受尊敬的世界家電連鎖第一名”,黃光裕給自己定下了短期目標。在此,筆者希望,黃光裕能以最快的速度沖出中國本土市場,在歐洲、美洲等更多國際舞臺上與國際巨頭同臺競技。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讓世界人民享受民族品牌的優秀產品。
(騰訊科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