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華收購華聯 或重新在華南市場擴展?
這不是左手倒右手的游戲。對于前日聯華超市公告稱以總代價約4.92億元收購華聯超市全部股權的消息,業內表現出高度關注。據悉,收購完成后,華聯超市將成為聯華超市的附屬公司,長期而言,兩者整合將鞏固聯華在華東的領導地位。而對于兩年前在廣州市場折戟的聯華來說,也許有了實力重新在華南市場擴展。
華南市場攻堅失敗
對于廣東的消費者來說,聯華超市并不熟悉。但是,它卻是中國目前最大的超商企業。中國連鎖協會統計資料顯示,2008年該公司以超過500億元的銷售規模和3932家門店規模連續12年排名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企業百強第一。而華聯超市創建于1992年,發展區域和聯華超市相似,均以長三角地區為主,不同的是聯華超市以直營店為主,華聯超市則以加盟店為主。
以2008年銷售額計算,聯華超市合并華聯超市(2008年銷售額為150億元)的銷售規模超過650億元,與第二名的家樂福中國公司繼續拉大距離,2008年,家樂福中國公司的銷售額為338億元。聯華超市收購華聯超市完成后,門店總數將大幅提升至5268家,其中標超門店將達3184家。
不過,要計算盈利情況的話,聯華和國際大型零售企業的差距還是很大。之前,有香港KGI證券分析師認為,聯華超市于2000年開設首家大型綜合超市,擬在全國拓展網點。然而,由于國內供應鏈尚未完全開發,至2003年,上海主市場以外陷入虧損,公司因此減緩擴張腳步,2004年重新聚焦于華東市場。
據悉,127家世紀聯華超市中,有64%的分店集中于上海、江蘇、浙江三地,其余省份除安徽9家、廣西6家外,基本沒有超過5家,也無從形成區域優勢。2007年,世紀聯華關閉了廣州3家門店,關店費用7090萬元。2008年底世紀聯華在廣東僅剩3家大賣場。2009年,聯華繼續關閉了在北京天通苑經營了4年多的世紀聯華北方明珠店。雖然通過關閉表現不佳的門店,世紀聯華盈利率由2006年的-0.5%提升至2008年的1%,但該公司大賣場盈利率仍低于4%的行業水平。
全線整合開始
對于此次收購后的實質整合,聯華和華聯內部人士向媒體表示,目前決定依舊以雙品牌運作,暫時兩者的采購和后臺運作還是獨立的,但可能今后會對華聯的管理人員和架構等方面進行調整。
此外,聯華、華聯兩家公司業務整合以后,華聯特許加盟支撐體系優勢和聯華都市型直營門店的經營優勢將得到互補。未來,聯華和華聯兩家公司的供應商資源、商品組合資源、生鮮經營基地資源,包括信息技術和物流配送等整個供應鏈資源優勢都將聚合在一起,整合后聯華超市的綜合競爭優勢和抗市場風險能力將大大提高。今年年內計劃完成一部分后臺實質整合。
對于整合后聯華是否會對失敗的華南市場卷土重來,廣東連鎖協會會長孫雄表示,有這個可能,畢竟聯華早年的發展策略就是實現全國連鎖,如今,華潤集團的零售板塊已經具備了全國第一的實力,一直以零售自豪的上海百聯集團當然希望能夠爭奪國內真正的零售老大的交椅。如此而言,百聯旗下的聯華如果只固守華東市場是不現實的。
(羊城晚報 記者孫晶)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