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藥店的企業文化“型”狀
來源:
彭建紅
2009-11-03 16:31
“獅子型”企業文化最適宜于戰略擴張型公司,目的是在一定區域取得最大份額,成為市場的王者。“家長型”企業文化是建立在強人統治的基礎之上,適用于具有一定規模的連鎖企業,目的是保證掌門人的絕對權力。“牧師型”企業文化建立在員工對公司價值認同的基礎之上,通過教育、關懷、感染、感動,使員工從意識層面融入企業文化之中,目的在于成為最佳雇主,塑造最佳品牌。
“獅子型”企業文化
最適宜于戰略擴張型公司,目的是在一定區域取得最大份額,成為市場的王者。
“獅子型”的企業文化即目標導向型的企業文化。這種企業文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奪取更高的市場份額和在市場上居于領先地位,強調靠競爭和領先來要求員工,目標是在一定區域甚至全國范圍的藥品零售市場做到最大最強。比如廣東的大參林、湖南的益豐、長沙的特格爾等即是如此。這類企業都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對市場反應十分敏捷,隨時準備作出攻擊,重視團隊協調作戰能力,確定目標后堅持不懈,市場版圖不斷擴大,銷售份額不斷上升。
大參林和益豐的團隊管理和市場拓展戰略就是典型的“獅子型”企業文化的具體表現。這兩家連鎖都是優秀民營企業的代表,都是從相對偏僻的地級城市起步,而且都打著平價的旗號攻城略地。不同的是,大參林從廣東茂名起家,立足于嶺南,不斷向東南沿海及兩廣擴張,在短短幾年時間里,不僅成為了南方連鎖藥店中的翹楚,而且成功問鼎全國連鎖藥店前四強;益豐在湖南常德最早開出全國第一家平價藥品大賣場,然后立足湖南,很快將門店開到了江、浙、滬等經濟發達地區,不僅在湖南首屈一指,而且還位居全國連鎖藥店百強榜的第20位。這兩頭“獅子”,在中國藥品零售領域的強勢地位目前已毋庸置疑。
在“獅子型”企業文化的公司里,大家都會圍繞一個明確的目標而努力工作,公司內幾乎所有的交流溝通都是針對市場目標,員工們將工作與生活明顯區分開來,并且通常不能容忍低劣的工作績效。這種高度團結一致的企業文化,使企業能夠對出現的市場機會或威脅作出迅速、一致的反應,保證企業抓住機會,避免危機。比如益豐今年在向二級城市擴張的過程中,多次遇到門店還沒開張即半夜被砸的事件,但“獅子”是不可能被這等小小的阻力所阻攔的,益豐一如既往地實施著自己的擴張戰略。
“家長型”企業文化
建立在強人統治的基礎之上,適用于具有一定規模的連鎖企業,目的是保證掌門人擁有絕對權力。
在國內所有連鎖藥店的企業文化管理模式中,表現最突出的其實就是“家長型”文化。所謂“家長型”文化,就是在連鎖藥店內部,董事長或總經理就像家長一樣,整個企業都唯“家長”馬首是瞻,“家長”個人的影響和魅力在整個藥店中處于鶴立雞群的位置。“家長”之所以能帶領組織前進,靠的是“家長”的不同領導風格。“家長型”企業文化根據“家長”的不同風格,又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
“鐵腕型家長” “鐵腕型”的“家長”以強有力的鐵腕手段帶領藥店前進,他的方向就是藥店的發展方向。這種“家長”以當年三九醫藥連鎖的趙新先為代表。當年三九醫藥連鎖在“三九教父”趙新先的強勢推動下,喊出了“萬家連鎖”的宏偉目標,對內則推崇高度統一的管理方式,幾乎所有的重大決策完全由趙新先一人決定或主導。這種近乎“獨裁”的管理方式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那就是極低的人員流失率,因為管理人才大都從內部選拔,很少使用“空降兵”,這是其團隊凝聚力的重要來源。
“鐵腕型家長”的最大優勢在于處事迅速和果斷,一旦機會來了,可以不經過任何環節的拖延,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應和決策。不過,這樣的風格也導致了外界和藥店內部的“愛”“恨”分明,沒有強勢領導就做不成事情。而且隨時孕育著巨大的風險,三九醫藥連鎖現在的處境就是最好的證明。
“魅力型家長” 同屬于“家長型”的企業文化,有的“家長”表現得卻并不強勢,而是依靠個人魅力來影響藥店和外界。創業初期的湖南老百姓大藥房的謝子龍就是典型代表。
從創業的第一天起,謝子龍就宣稱,要“讓更多人看得起病、吃得起藥”,“一切為了老百姓”也成為了老百姓大藥房一以貫之的廣告語。謝子龍的這一理念,毫無疑問地成為了“家長”式的旨意。但“老百姓”的這個“家長”是典型的“魅力型家長”,其所有的理念和影響力,都是通過規范化管理和現代企業制度實施的。這種魅力在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謝子龍身上也同樣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如去年新醫改方案征求意見期間,其作為藥品零售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深入調研,組織業界人士座談,積極進言獻策,為藥店行業爭取到了應有的地位,稱職地當了一回藥品零售行業的“大家長”。
如果說企業文化大多存在于表象的話,那么,“家長型”企業文化則大多體現的是企業家內在的素質。優秀的“家長型”企業文化不僅表現出企業家的技術、能力、知識、學問,同時還必然折射出其內在的社會價值觀、人格魅力、職業操守、敬業精神、責任意識、道德觀念等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因而受人稱道。
“牧師型”企業文化
建立在員工對公司價值認同的基礎之上,目的在于成為最佳雇主,塑造最佳品牌。
所謂“牧師型”企業文化,就是要像宗教一樣,通過“牧師”帶來的“福音”,把員工的思想觀念、信念信仰統一到藥店的經營理念和社會價值觀上來。只有堅持不懈地向員工灌輸公司的企業文化,宣揚自己的經營“宗教”,藥店才能收獲員工與消費者的信任與忠誠,并且堅持愈久,力度愈大,效果就愈好。
北京同仁堂以“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作為企業文化的基本訴求,這在本質上就是一種“牧師型”的企業文化。“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堂訓,樹立起了北京同仁堂獨特的經營理念。“牧師型”企業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顧客感動,而要讓顧客感動的前提是要讓自己的員工感動,“存心有天知”就是北京同仁堂用以感動員工的信仰和信念。
在“牧師型”企業文化中,“宗教”一經被認同,就能形成一種強有力的思想意識,從而使藥店具有相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成為一種強勢的企業文化,發揮出驚人的激勵作用。它為員工提供一種對企業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并以擁有這種身份而感到榮耀和自豪。同時,具有宗教文化色彩的企業文化也會使全體員工享受到民主與平等、關愛與尊重。這種管理效果,在中國眾多百年老字號藥店里普遍存在,這些藥店里的員工不論走到哪里,都會把老字號作為身份表述,將老字號的價值觀內化為一種精神的滿足,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對企業的忠誠度。
“牧師型”企業文化是以內部員工為導向的文化,它強調以人為本,注重對藥店員工的關懷、幫助和教育,通過獨特的藥店定位和經營理念,逐步積累口碑及社會美譽度,使企業最終成為員工心目中的最佳雇主和顧客心目中的最佳品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