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業的自營之道
-國內百貨業特點
1、“品牌聯營”模式。它已經成為我國百貨業態的主流盈利模式,一般比例都占到百貨店總銷售額的80%以上。因為聯營模式的長期存在,百貨商店也在自營商品的經營能力上退化,缺少人材和人材的準備。
2、國內品牌供應過剩,但品質好的品牌不足;國際品牌供應不足。
3、品牌商的直營或地區多級分銷代理制幾乎壟斷了一線品牌的流通渠道。這也使得普遍規模不足的百貨商店難以獲得自營的采購權。
4、綜合型百貨、品牌折扣店顯示出強烈競爭力,百貨業態在市場競爭下在逐漸業態細化、差異化,繼續表現出在零售業態的重要力量。
-國內百貨業是否需要自營
業內一位總經理就講道:“盈利模式不在于聯營還是自營,而在于對百貨、服飾等商品集合的能力和對流行性變化速度的掌握,以及商品之外的配套軟件和提升,聯營模式同樣可以獲得不菲的利潤率。”因此“是否需要買斷自營”不是百貨業的根本性問題。中國百貨業的根本問題是如何在市場環境上如何取得競爭優勢,具體在兩個方面:在零售各個業態中如何保持或增加市場份額?在同業競爭中如何避免同質化、擁有不斷向上提升的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
管理學上有一個原理:“在外部經濟環境優越時,企業可以暫時延緩內部的管理升級”,因此在機會面前大家都有機會,溫水尚未變成開水。許多先知先覺的智者,如王府井、百聯的管理者早就注意到未來的方向,在一些如自采的結構調整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布署,但雷聲大雨點小,這些企業的自采并沒有實質的變化,因為自采確實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打破既有的模式阻力重重、但現在的經營模式仍然非常賺錢。
-國內百貨買斷經營的典型案例
連卡佛已發展成為集聚國際著名精品店、專營名牌時裝、配飾及時尚精品于一體的現代購物廣場,并成為諸多歐洲著名品牌的代理商。
連卡佛定位高端,采用的“采購制”經營模式。其9 0%以上的產品都是由買手從市場上自行采購的。連卡佛對待品牌的態度以及保持店面新鮮感與保持利潤率等經營之道,值得國內企業借鑒學習。連卡佛的采購很好地貫徹了二八原則。消費者總是希望看見新鮮的產品,買到其他地方買不到的東西,而連卡佛總能采購到這些品牌以吸引消費者。
�。ū本┥虉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