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10億才能做好電子商務
3年前,每當我看到各大媒體發表文章,紛紛聲稱視頻網站是燒錢大戶、燒錢機器等諸如此類的報道時,我都是無奈且冷然一笑。如果他們知道在互聯網里面還有一個叫電子商務的細分行業的話,那么他們就絕不會去說視頻公司燒錢如何如何了。可以這么說:在電子商務公司面前,它們的燒錢速度和金額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電子商務不僅注定是互聯網中燒錢最多的行業,而且發展周期也最長的。當然,本處所指的電子商務主要指的是自主經營型的電子商務公司,如京東商城、亞馬遜等,并不包括平臺型電子商務,如eBay、淘寶等。我有一個最保守的觀點就是:想做成一個成功的電子商務公司,至少需要10年時間,最少也要燒掉10個億現金。請注意,我說的是最保守的觀點。也就是說,絕大多數電子商務公司,如果想要成功,實際需要的時間將大大超過10年,資金投入也會遠遠高于10個億。
一、時間長
簡單來說:一條完整的供應鏈,包括從設計、研發、原材料供應管理、生產、推廣、銷售、支付、配送,最終到達終端消費者手中,自主經營型電子商務公司幾乎承擔了整條供應鏈中一半以上環節:從廠商的生產線下線開始,一直到到達消費者手中,所有環節都涉及了。由此造成了所有自主經營型電子商務公司都無法繞過的門檻:龐大復雜的信息系統開發(包括UI/UE、BI、訂單系統、采銷系統、倉儲系統、配送系統、財務系統、支付系統、呼叫中心系統、CRM系統、售后服務系統等等,這些系統的研發沒有五年時間是根本無法建立起來的)和廣告、采購、銷售、庫存管理、配送、支付、售后服務等眾多環節,這些環節無一不需要大量的時間積累才能夠逐步地協調和完善。
供應鏈的管理是一種學習曲線很長的能力,是典型的J型曲線。越過這條J型曲線的彎鉤,沒有10年時間的知識積累幾乎不太可能。
二、燒錢多
根據上面的介紹,大家基本可以算出,僅是信息系統的開發這一項,沒有2~3個億是做不出來的;市場費用最保守的算法:每年5000萬,10年的時間,也需要5個億;而大型物流中心的建造,更是需要巨額的費用。根據京東商城目前的測算,一個10萬平方米左右的大型物流中心,包括土地、建筑、庫內設備以及其他附屬設施,至少需要花費6個億。中國國土幅員遼闊,沒有4個大型物流中心,很難覆蓋全國市場,也就意味著僅僅庫房就需要總共花費24億。算上各類二級庫房和配送站,沒有30個億根本建立不起來覆蓋全國的物流體系。
另外,各類財務費用,如稅費和各種管理費用:如人力資源成本等等每項也都是以億為單位計算。如此龐大的開支,即使有很好的毛利,沒有10個億以上的外來資金作為支持是一項絕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中國,沒有10年時間,10個億的資金投入,誰也別想做成一個像樣(本文所指像樣是指年銷售200億以上,凈利5億以上,這是對比線下零售商的規模得出的)的電子商務公司。大家趕緊抓圖留存,老劉敢跟任何人打賭。
(本文作者為京東商城創始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