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產業”網吧:還有獨特價值?
網吧,這個看似夕陽的產業其實也孕育著獨特的藍海價值,只是正在饑渴地等待政策瓶頸的突破。
2010年8月27日,文化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公告,聲明已向4家公司下發了2009年網吧新政頒布后的首批《全國網吧連鎖企業認定證書》。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瑞得在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零度聚陣文化有限公司、北京中錄時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及中電華通通信有限公司——此4家網吧原本就持有全國連鎖經營資格,此次并沒有新的全國性網吧進行資格申請。
牌照已經失去了價值。
2002年之前,網吧行業曾經“一照難求”,然而,隨后的嚴厲整改以及家庭網絡終端的普及,使得網吧行業進入了多年的“進化停滯期”——在中國經濟各個行業的合縱連橫大潮中,網吧行業看似一直波瀾不驚,沒有明星品牌脫穎而出,也沒有因網絡終端(PC與移動終端)的普及而銷聲匿跡。
這個長期被人們忽視的行業,是否還有剩余價值以及新的可能性?
夕陽產業的藍海誘惑
已經在中國誕生15年左右的網吧產業,除了在行業轉折期的2004年出現負增長之外,一直保持增長的態勢。2010年6月8日,文化部發布了《2009年中國網吧市場年度報告》。該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底,全國網吧數量約13.5萬,網吧用戶數量達1.35億人。
單從數字上看,這顯然是一個規模可觀的市場。根據文睿研究的統計,網吧行業總產值已達886億元人民幣。
然而,來自文化部報告的另一組數據卻顯示,中國60%以上的網吧每年凈收入集中在10萬元以下和10-30萬元之間,分別為37.6%和25.7%;而每年凈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網吧僅占6.2%;有將近10%的網吧處于虧損狀態。2009年網吧數量增長率為2.3%,是2005年以來的最低。
實際上,在很多人眼中,如果把網吧歸到IT這個領域里,網吧是一個既無資金,又無人才的“夕陽產業”。
在經歷了2000-2002年的高速發展、2003-2005年的產業調整期之后,網吧產業的發展一直受困于盈利模式的匱乏。雖然有10多年的積累,但網吧盈利來源依然是最初的上網費、點卡差額和餐飲費。而當網吧運營成本(主要是稅收調整和城市化建設所帶來的)增加,三大利潤來源空間變窄后,網吧業主開始感受到盈利模式匱乏帶來的痛苦。
因為沒有新型盈利模式的出現,網吧成了事實上的“夕陽產業”。
然而,在北京瑞得在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里航看來,這個夕陽產業卻孕育著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
里航認為,與網吧相連的產業鏈很長,上面分布著游戲運營商、電信運營商、硬件廠商、軟件廠商和增值服務提供商等10余個產業單元,是一塊“價值洼地”。
瑞得在線是最早經營全國性連鎖網吧的企業之一,目前旗下的網吧有200余家。
里航的判斷得到了事實的驗證。8月27日,主要提供游戲更新服務的杭州順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陸創業板,成為第一家依托于網吧產業上市的公司。
更重要的是,網吧一直在發揮著重要的渠道價值。除了游戲公司最早將網吧作為主要的銷售渠道之外,產業鏈上的其他公司也沒有忽視網吧。
2005年,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紛紛與網吧、游戲運營商牽手,加大了在網吧和網游上的投入;而PC產業鏈上的巨頭如聯想、戴爾,甚至英特爾和AMD都開始把網吧作為重點公關對象和市場推廣的重要渠道。其中,英特爾推出的首屆“英特爾網吧公益活動”,被看作是推動網吧與社區關系發展的典型事件。事實上,英特爾推出的3大主題網吧活動,其主題正是網吧新型增值服務的一種嘗試。
然而,正如慘淡的利潤數字所反映的那樣,網吧本身并沒有在這個藍海中獲益多少。實際上,是順網科技而不是網吧連鎖企業先行登陸資本市場,本身便反映了這個產業鏈的價值倒掛。
據里航透露,在最初獲得批準的10家全國性連鎖網吧里面,只有瑞得在線還在堅持做網吧,而其主要營收也并非這一塊,而是面向企業的系統集成服務。談及個中原因,他對《商業價值》說:“現在網吧是整個上下游鏈條上是最弱勢的一環。對這些它所運營的軟件也好,產品也好,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砝碼。因為是一盤散沙。”
2003年起,新政支持連鎖網吧而壓制個體網吧的市場,目的就是為了統一管理,加快產業升級。但為什么連鎖模式沒有獲得成功?
許多網吧業主認為,主要是稅收政策問題。2003年國家對網吧行業整頓之時,將網吧行業由之前的服務業規劃為娛樂業,這意味著網吧上繳的企業所得稅由之前的5.5%調至20%以上。
“一個150臺電腦的網吧毛利就20%左右。小網吧在地方可以定額方式去納稅,大企業就不敢去做了,做了也拿不到桌面上。最后的結果就是小企業在里面游刃有余地經營,而大企業為了合并報表,特別是如果有資本運作的意愿的話,就很難去規避高額稅收了。”里航說。
這種體制的另外一個弊端是,連鎖品牌公司因為利潤微薄而忽視對個體網吧的支持與管理,“連而不鎖”——個體網吧無法從品牌公司那里得到好處,于是又紛紛單干。大連中錄時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劉禧就對《商業價值》表示,因為無法從中錄時空獲得資源支持,他正在籌劃建設自己的一個品牌,準備從中錄時空體系中脫離。
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庹祖海也認為,通過渠道覆蓋,實現多種差異化的增值服務,是連鎖網吧商業價值的優勢所在。然而,“‘連而不鎖’的問題影響了渠道價值的發揮。”
里航為本刊描述了一番網吧產業在渠道整合成功后的藍圖:創業板上市要求每年有500萬元的盈利,或者兩年以上經營時間、盈利達到1000萬元。如果稅收問題能解決,那么任何一家連鎖企業都能夠通過合并資產的辦法去上市。此外,利用旗下數百家店的籌碼和上下游企業談統一的合作。
“規模效應實現了,兩塊錢的上網費我都可以抹掉,多好的情景。”里航說。
瓶頸中的等待
中國的網吧產業,從上海的3C+T(克林頓1998年訪華曾造訪之地)等以咖啡屋、茶吧等形式萌芽算起,已經有15年歷史了。在這15年中,網吧產業見證了中國互聯網產業、游戲產業波瀾壯闊的發展。然而,它在結束最初幾年高增長的發展之后,自己卻停止了進化。
2002年,北京藍極速網吧的一場大火改變了網吧的發展軌跡。文化部于2003年下發的《關于加強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連鎖經營管理的通知》,這份后來被業界稱之為“15號文件”的通知,徹底改變了網吧行業的發展形態。文化部在15號文件中規定:“今后要在城市和有條件的農村地區停止審批非連鎖經營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同年3月,包括中國聯通、長城寬帶等10家企業獲得了全國連鎖網吧經營籌建許可。
然而,本欲支持網吧行業通過資源整合升級的政策,卻在上述原因的作用下抑制了產業的高級進化。這才造成了在今年文化部在“藍極速案”后首度正式放開牌照審批之后,卻只有4家全國性網吧連鎖經營企業通過新標準的認定。
實際上,包括很多已成規模的地方網吧連鎖企業,也在等著稅收這一關鍵政策的改變而圖謀擴張。遼寧省網吧協會副秘書長付曉軍就對記者表示,現在遼寧省內8家連鎖網吧管理公司中任何一家,都已具有申請全國連鎖網吧管理公司的資格。但對現有的這8家公司來說,到全國去發展的時機尚未成熟。
處在瓶頸中無法做強的網吧產業,還時常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比如微軟不定期的“清剿”行動、來自網尚文化和新出現的影著協數字影視維權行動,以及地方政府的臨時性整頓等等。
此外,網吧產業名義上歸文化部主管,可是工信部、工商總局都對其有諸多額外限制。比如,文化部規定經營連鎖網吧的企業卻無法從工商總局那里得到采用統一標識的許可,不能像麥當勞那樣進行統一宣傳。
“婆婆”過多,也是限制這一行業做強的癥結之一。
2009年12月,艾瑞咨詢與17173網站共同推出了《2009年網吧行業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與2008年相比,2009年有38.9%的業主認為收入下降,這一比例比2008年高出12.4%;而選擇比2008年賺得多的比例為21.1%,也低于2008年的比例。
雖然如同“雞肋”,但堅守的依然在等待“超生”。
“我們現在沒有盈利目標,因為我們現在正在等著政策的改變。”里航說。
(商業價值)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