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緊湊型賣場業態發力鄉村零售市場
從美國農村市場發家的沃爾瑪正在瞄上中國的農村市場。昨日,記者獲悉,沃爾瑪已將緊湊型賣場引入國內市場,這一業態不同于目前一二線城市的大賣場,而是為農村市場量身打造。在中國不斷出臺政策增加農民收入、拉動農村消費的大背景下,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這一轉變顯示出零售大鱷的機警。
沃爾瑪發力鄉村賣場
沃爾瑪國際業務首席執行官董明倫本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中國市場,沃爾瑪除已有的大賣場之外,已借用墨西哥和阿根廷低成本緊湊型的連鎖店的經驗,開設緊湊型賣場。其指出,今后沃爾瑪還會以這種形式在中國開設一系列新店,未來在沃爾瑪國際業務中“緊湊型大賣場將會更加重要”。
與沃爾瑪目前已有的大賣場不同,緊湊型賣場規模較小,一般采用較廉價的建筑設施,比如使用水泥地面、可能也不提供空調等。董明倫認為,這種緊湊型賣場運營成本低,商品價格也會更低,其目標群是農村消費者等中低收入人群。
其實,引入這種類似鄉村小店規模的業態,是沃爾瑪中國政策轉變之一。早在2008年商務部出臺“外資零售門店的審批權將下放到省一級商務部門”政策后,沃爾瑪就迅速在湖北、重慶、河北等地設立獨資公司,深入到市場培育期較長的三四級市場開店。
正是這些本地化的運營策略,使得沃爾瑪2009年在中國市場的門店數量首次超越老對手家樂福。
外資企業集體轉移視線
值得注意的是,嗅到農村市場商機的外資企業并非沃爾瑪一家。
今年10月,美國的地平線投資集團公司已經聯手中國郵政,在河南、山東等地開出了農家店。雙方利用中國郵政的渠道和品牌優勢以及地平線公司資金和管理技術優勢,在全國范圍建設1萬家“百全”連鎖超市。
不僅連鎖企業,三星、夏普等家電品牌已開始借助家電下鄉的政策快車,快速殺入農村市場。今年全國家電下鄉招投標結果中,三星、夏普、伊萊克斯等品牌首次中標。
業內人士認為,為了追求足夠的市場份額和利潤,外資廠商銷售觸角“下沉”是必然趨勢。但是,目前我國農村零售市場仍以政府扶持為主,比如政府財政支持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供銷社系統連鎖店。由于市場培育期長,內資知名零售企業在農村市場的發展幾乎處于空白。
農村市場商機伴隨風險
外資企業把關注目光逐漸從一二線城市轉移的背后是農民增收帶動的龐大消費市場。
以沃爾瑪為例,其目前在中國市場的門店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選址標準要求位于城市主干道、1.5公里范圍內人口達10萬以上、購買力強等。此次專為農村市場引入小店模式,不禁讓人想到沃爾瑪的發跡史。
眾所周知,沃爾瑪是一家從偏遠地區發展起來的零售巨頭,應該說,它對農村市場的消費特點和經營更加了解。此次沃爾瑪在中國農村是否會再現其在美國小城鎮的輝煌發家史,值得零售行業關注。
中國連鎖協會秘書長裴亮認為,經營農村連鎖店主要面臨銷量少、配送成本高等問題,發展農村連鎖店需要根據農村的現實條件,不斷摸索可行的辦法,不能把傳統意義上的連鎖模式簡單照搬到農村市場。
(北京商報 吳文治)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