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區域醫藥市場特點和企業特色分析
從去年以來,各區域聯盟風起云涌。在各區域抱團取暖的背后我們不難發現,由于經濟水平、相關新醫改政策、醫藥商業成熟度以及地域商業文化的不同,各個區域的連鎖藥店也呈現出了不同的發展路徑。我們按照區域市場的活躍程度作了大體區分,共分為華北、東北、華東、華南、中南、西南、西北七大區,目的是對不同區域內的市場特點和企業特色進行分析,給業內一些參考。
華北區本次共有15家藥店登上百強榜,這些上榜藥店的排名和直營店數量說明,以北京為代表的華北藥店,正以越來越穩健的勢頭搶灘當地市場。
東北區共有11家連鎖藥店躋身百強榜,其中哈爾濱寶豐醫藥連鎖有限公司以1587家直營門店位列百強榜第3位。而從東北幾大連鎖目前的擴張步伐來看,在國資背景和強大資金的支持下,東北藥店正加緊全國的布局�?梢灶A見,這只“東北虎”今后將攜資本力量成為各大連鎖在擴張之路上的勁敵。
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西南區,藥品零售市場集中度卻越來越高。此次百強榜中,西南地區共有10家連鎖上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前10強中,西南藥店占據了4席,分別是第2位的重慶和平、第4位的云南一心堂、第7位的重慶桐君閣和第10位的云南健之佳。西南藥店在直營力方面的表現讓我們看到,在此區域,這幾家龍頭企業的地位恐難以撼動。
而在我國經濟較發達的華南區,各民營藥店勢頭很猛,共有30家企業上榜,其中有4家連鎖躋身10強,它們分別是海王星辰(第1位)、大參林(第6位)、東莞國藥(第8位)、江西黃慶仁棧華氏大藥房(第9位)。這也說明華南地區仍將是藥品零售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地區,要想在這個區域站穩腳跟,恐怕得多幾分努力才行。
隨著長三角經濟圈的興起,華東地區經濟實力更為強勁,此次該區域共有20家企業上榜,其中又以上海藥店的表現最為突出。上海藥店圈中具有國資背景的也比較多,在資本的作用下,國大藥房今年頻舉擴張并購大旗。11月底,上藥旗下19家藥品零售、生產、供應企業共同簽署了“戰略聯盟框架合作協議”,未來華東藥店圈的演義值得期待。
在這次百強排行榜中,中南區共有9家連鎖企業上榜,其中湘軍的表現最為搶眼,占據了6席。作為我國平價藥店最早發源地的湖南,藥品零售市場的競爭已十分充分。在價格戰之后,該區域的競爭恐怕將逐步轉化為業態間的競爭。
西北區是我國經濟發展較落后的地區,僅有5家連鎖上榜。11月,“大西北藥店聯盟”和“西北醫藥”相繼成立,相信今后在這一區域將會有好戲上演。
1 華北:經營業態趨向成熟
代表藥店:北京嘉事堂 山東漱玉平民 石家莊新興連鎖
北京市場向來被認為是我國連鎖藥店的戰略制高點,因此華北的優勢企業主要集中于北京。華北藥店圈的運營能力,也主要體現在北京市場的企業表現上。
北京的連鎖藥店,包括四大家族在內,雖然各個發展模式都相當有特色,但無疑每一個都是年銷售上億元的企業,他們在支撐高昂的經營成本的同時,也在想方設法地進行下一步的擴張。其中最值得關注的無疑是今年母公司成功上市的嘉事堂連鎖藥店。
嘉事堂連鎖藥店與北京醫保全新大藥房、北京金象大藥房和同仁堂藥店并稱為“北京四大家族”。但不同的是,在北京地區,嘉事堂的200多家門店全部為直營店。2009年,嘉事堂實現藥品零售銷售收入17969.16萬元,貢獻毛利6259.67萬元,毛利率接近35%。而嘉事堂認為這與直營店的“可控性”不無關系。據悉,下一步,嘉事堂將在北京地區通過改擴建形成旗艦店4 家,新增區域中心店15 家,普通店40 家。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嘉事堂的門店數量能接近300家,就有機會坐上北京地區的頭把交椅,改變目前‘四大家族’制衡的局面。”
山東漱玉平民大藥房是山東省第一家平價藥房。歷經8年多的發展,現已遍布濟南、章丘、長清、泰安、聊城等地區,成長為山東省最大的藥品零售企業。除了堅持平價原則,在業態創新上他們也邁出了新步子。11月26日,占地3000平方米的漱玉平民大藥房西門店新妝開業,升級為山東省最大的醫藥健康城。門店大量引進日用便利品、個人護理品、土特產、食品等各類超市產品,還在店內開設一系列高品質的會員健康體驗區、名醫館、養生館、化妝品專區、醫療器械廣場等。2010年漱玉平民大藥房銷售額或將突破5億元。
石家莊新興藥房恰如其名,是一個快速發展的企業,也是近年來表現比較突出的連鎖之一。1996年,新興藥房在全省率先開展24小時晝夜售藥服務,一做就是14年。新興藥房的特點是,實施差異化經營,非常注重對團隊成員的培養。據悉,新興藥房建立了完善的培訓體系,設立專職的培訓師隊伍,培訓內容涉及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專業知識等,保證在提升員工職業技能的同時,塑造員工良好的職業心態、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因此,在實施差異化的經營策略中,其員工隊伍一直非常穩定,市場規模得到了快速的擴張。
2 東北:資本說話
代表企業:成大方圓 哈爾濱寶豐 遼寧奇運生
從發展階段來看,東北藥店圈經歷了前幾年的初創期、快速成長期,目前正在進入集中度提高期以及發展整合期。在這一時期,東北地區藥品零售企業的資本力和成長力表現突出,既有本土的活躍資本,比如奇運生大藥房;也有國有資本的身影,比如遼寧國大。既有擁有工業或商業母公司背景的大型連鎖藥店,如成大方圓;也有以資本運作作為主要擴張方式的超常規跨區擴張的規模型連鎖企業,如哈爾濱寶豐。
從競爭格局上看,東北的藥店圈形成了既有單體藥店和中小連鎖,又有大連鎖與平價藥品超市,還有專業藥店的競爭格局。而這里的中小連鎖也經歷了痛苦的煎熬轉變期,在國內較早地出現了聯盟現象,比如東北恒愛聯盟。總體來說,東北藥店圈尚有未成熟的市場和廣闊的市場空間;資本將在下一輪的擴張中顯示出巨大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都是由成大方圓、東北大藥房、維康主導的市場競爭格局,目前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奇運生是一個攜資本力量擴張的典型,在2008年創下一天同時開店18家的記錄。奇運生的主要高管都來自PTO,有靠管理輸出提升營業額的能力。今年9月,奇運生在貴州遵義的6家新店盛大開業,是奇運生走出遼寧、實現跨省連鎖經營的第一步,也為奇運生進軍西南市場吹響了號角。對于未來,奇運生還制定了“加快發展、 提升效益、經營轉型、建設品牌”的十六字戰略方針,快速拓展將是他們來年的發展主旋律。此外,奇運生探索近一年的“濱美藥妝店”也已正式亮相。業內認為,其將給“遼寧市場帶來巨大的沖擊”。
而就原來的“三駕馬車”來看,相比東北大藥房的發展緩慢以及維康大藥房的悄無聲息,成大方圓已經開始發力。2010年10月12日,成大方圓醫藥連鎖投資有限公司舉行了十周年慶典,并宣布了下一個5年計劃——直營店數量超過1100家、年銷售額35億元、銷售規模排名行業第一集團。在商品化的管理、數據化的評估、專業化的營銷、網絡化的拓展等一系列已經被外國零售行業所印證過的管理體系支撐下,秦皇島和青島是成大方圓跨省擴張的第一站。
在東北,另一家擁有資本力量的是哈爾濱寶豐醫藥連鎖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是黑龍江省第一家跨省連鎖的醫藥經營企業。除了最知名的“大商圈”銷售策略以外,目前以哈爾濱為基地,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建立了千余家連鎖機構,“理念在進步,員工服務在進步,業績在進步,品牌形象在進步。”
東北區藥店圈形成了既有單體藥店和中小連鎖,又有大連鎖與平價藥品超市,還有專業藥店的競爭格局。
3 西南:市場集中度高
代表企業:重慶和平 云南一心堂 云南健之佳
西南地區向來是醫藥商業競爭激烈的區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西南地區的藥品零售企業集中度相對較高的局面。特別是重慶和云南兩個省市,已經形成具有相對壟斷地位的強勢連鎖企業。以云南藥品零售市場為例,該省幾大連鎖企業幾乎占據了零售市場8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且品牌知名度很高。西南也是藥品零售百強企業分布較多的區域,但是從全國連鎖的創新型商業模式來看,該區域的零售連鎖企業在成長力上處于相對弱勢。
在云南省,有兩個著名的藥店品牌,一家是健之佳,另一家是一心堂。值得關注的是,這兩家公司都在2009年7月份進入上市輔導期。
一心堂這兩年在已有區域市場競爭優勢的基礎上,進行了較為成功的跨區聯動、跨區擴張,其向全國性連鎖藥店進發的態勢與路徑較為清晰。從2002年開始,一心堂就成為云南省銷售額最大、網點最多的藥品零售企業,連續幾年進入百強連鎖前十名,發展到2010年,一心堂的直營連鎖門店已經布局到西南六個省市,夯實和鞏固了自己在云南乃至西南部分市場上的王者地位;今年下半年,還開始了“大健康”的發展戰略,旨在進一步提高門店的盈利水平。
創建于1998年的健之佳,則是與一心堂經營模式完全不同的連鎖。她脫胎換骨于海王星辰,是以醫藥、健康、便利商品零售為主的醫藥連鎖企業。2008年8月8日,健之佳改制全面完成,更名為“云南健之佳健康連鎖店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準上市企業”,健之佳的掌門人藍波如是評價:“健之佳已經形成了跨區域發展、多元化經營、系統化管理的復合經營態勢,這是健之佳的三大特色,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將這些優勢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事實上,經過2008年與2009年的發展,健之佳完成了西南地區的整體布局,在云南市場外的廣東、四川、重慶及廣西等區域的門店數量整體突破了100家,并形成了商品多元化等新興模式,內部管理精益求精。他們的目標是,力求標準化、精細化,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形成系統化的管理體系。
和平藥房是重慶的老字號藥房,1997年重慶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資產重組成立了重慶和平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近幾年來走的一直是步步為營、做實做強的穩健發展路子。2008年已成功邁出了跨省市經營的步伐,目前 1700 余家連鎖網點(含加盟店)遍布重慶市及貴州、四川、廣東等省市。2002年底,和平藥房采取了系列新舉措:積極探索多元化經營。目前已經有商圈大店、健康生活館、藥妝店、店中店等四種經營模式。
西南藥店圈零售企業的集中度相對較高,已經形成具有相對壟斷地位的強勢連鎖企業。
4 華東:長三角效應凝集
代表企業:國藥控股國大藥房 華氏大藥房
華東區是百強榜中上榜企業較多的區域之一,共有20家企業上榜。
華東區龍頭無疑是上海,不僅因為國內排名第5位的國藥控股國大藥房有限公司(直營店1295家,加盟店194家)的總部設在上海,現代化企業華氏大藥房(直營店600家,無加盟店)、復美益星(直營店70家,加盟店300家)以及中藥老字號余天成(直營店69家,加盟店29家)、童涵春堂(直營店43家,加盟店7家)等也是國內響當當的品牌。而在上海周邊,浙江、江蘇、安徽等地的連鎖藥店也是蓬勃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對中醫藥的傳承最給力,上海、杭州、蘇州等地,每年冬季來臨之際,膏方進補都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而圍繞中藥保健養生開展的中醫藥文化節、保健旅游節等,也給當地連鎖藥店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流,膏方已然成了華東區老字號藥店的一大名片,當地居民不僅從中得益,也吸引了中外游客慕名前往。
由于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較快,浙江二級城市昆山和江蘇的南京、蘇州、常州、宜興、無錫等地均有連鎖藥店上榜,其經營特色與上海較為類似。而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安徽等地,平價藥店風生水起,安徽豐原大藥房以178家直營店(無加盟店)位于國內第33位、該省首位;百姓緣以65家直營店(無加盟店)在國內排第77位。
此外,江西黃慶仁棧大藥房以625家直營店位居國內第9位,也令人矚目,反而是一度排到國內前20位的平價藥房開心人自從美國花期銀行曲線控股之后,變得異常低調、發展放緩,僅以170家直營店(無加盟店)排在國內第34位。
可以預見,隨著國大藥房并購擴張動作的加快,華氏大藥房、復美益星資本運作的進一步到位,華東連鎖企業的規模將日益壯大,長三角在華東區的集聚效應將在未來進一步凸顯。不過,華東區連鎖欲向外擴張,北有東北三省,西有湖北、湖南,南有廣東等省,跨區發展之路并非坦途。
以上海為龍頭的華東地區,對中醫藥的傳承最給力。
5 華南:一二級市場均給力
代表企業:海王星辰 廣東大參林 廣東東莞國藥集團
毫無疑問,從目前國內藥店發展的情況來看,華南區不僅是連鎖藥店起步較早的區域,也是民營連鎖最活躍的地區。
百強榜中,華南區占了近三分之一,龍頭企業海王星辰、廣東大參林均推崇發展直營店。海王星辰不僅年銷售規模國內第一,直營門店數也以2867家位居榜首;大參林的1000家直營門店數雖然只排到國內第6位,不過其單店銷售能力頗強,年銷售規模排到國內第3位。
華南區值得濃墨重彩的還有珠江三角洲一帶,廣東地級市的龍頭連鎖發展壯觀——廣東東莞國藥集團有限公司以826家直營店位居華南區第3位,該企業的門店主要分布在東莞各鎮,由于這里是外資工廠密集區,外來人口眾多,雖然一度由于金融危機的沖擊,導致藥店的生意受到一定影響,不過,隨著經濟好轉,藥店重又蓬勃發展起來。而在珠海,嘉寶華健康藥房的直營門店也達到130家。此外,惠州、中山、肇慶、清遠等地級市也分別有連鎖藥店登上百強榜。而且,這些地級市的龍頭連鎖于今年4月已自發組建了廣
東連鎖藥店聯盟,其整體實力進一步凸顯�?偛吭O在省會城市廣州的二天堂、金康、柏康、康之家等連鎖在當地乃至全國也頗具知名度。
連鎖發展最早的深圳,除了海王星辰,上榜企業還有中聯大藥房、萬澤醫藥和深圳友和醫藥。深圳打破關內、關外的界線之后,這里的民營連鎖企業迎來了發展契機,規模有望進一步做大。此外,對于中聯大藥房這家跨省區最多的國字號連鎖藥店,外界期待它能像國大藥房那樣,早日沖破國營企業相對滯后的管理體制,迎來新的發展。而深圳四大家族之一的萬澤醫藥,由于其母公司近年將更多精力投往主業房地產,旗下藥店的發展速度相對放緩。不過,據其內部人士透露,萬澤醫藥正在謀求單獨上市,若能得益于此,萬澤連鎖有望迎來新的起飛。
廣西是經濟相對欠發達的地區,這里的上榜企業明顯少于廣東,直營門店數尚未見有突破100家的;海南省更甚,僅有廣安堂藥品超市以49家直營店(無加盟店)位于百強榜第91位。
從強勢連鎖藥店近年的擴張來看,廣東連鎖若要跨省發展,廣西是首選,毗鄰的湖南、江西等省也是重點區域。而隨著上游企業對終端的進一步深耕細作,預計華南區的區域市場還將出現更多的明星連鎖,值得有志于OTC市場的企業矚目。
隨著上游企業對終端的進一步深耕細作,預計華南區的區域市場還將出現更多的明星連鎖。
6 中南:湘軍風頭最勁
這里的中南區是指湖南、湖北和河南。在這次百強排行當中,中南區共有9家連鎖企業上榜,分別是老百姓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400家直營店,無加盟店)、湖北同濟堂藥房有限公司(286家直營店,4241家加盟店);湖南益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282家直營店,無加盟店);湖南千金金沙大藥房零售連鎖有限公司(198家直營店,136家加盟店);河南張仲景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182家直營店,無加盟店);武漢馬應龍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130家直營店,無加盟店)、湖南懷仁大藥房有限公司(116家直營店,200家加盟店)湖南民生堂醫藥有限公司(93家直營店,6家加盟店)和湖南芝林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81家直營店,30家加盟店)。
中南地區可謂平價藥店的發源地,據說國內最早開設平價藥店的是湖南益豐大藥房(于2001年中開出第一家)。不過,由于益豐大藥房掌門人行事風格較為低調,早期業內對其知之甚少,反而是老百姓大藥房高舉平價大旗而廣為人知。此后,千金金沙、民生堂、芝林大藥房發展迅速,整個湖南呈現出省會城市和地級城市平衡發展的局面,以致中南9家上榜企業當中,湘軍占了6席。此后由芝林大藥房原股東發起的特格爾藥店采購聯盟,通過推廣貼牌產品和管理輸出,名氣與日俱增。
反觀本來地理位置更為優越的湖北,早期平價藥店的風頭也甚勁,尤其是湖北隆泰、江瀚大藥房等武漢八大平價藥店聯手組建了國內最早的區域藥店聯盟——天元醫藥公司,至今該公司發展穩健,為會員單位提供源源不斷的產品支持,網絡不但覆蓋了整個湖北,還滲透到湘北地區,而各成員的發展也比較穩健。但是,這八大平價藥店因為各自較為安于現狀,多年過去后,始終沒見到有登上百強排行榜的。反倒是發展加盟店為主的同濟堂,雖然直營店不多,由于加盟店數量巨大,反而引人關注。而馬應龍大藥房、張仲景大藥房均依仗強大的工業后盾,近年發展迅速。
中南區占據著中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貫穿東西,也是京廣鐵路的必經之地。隨著京廣高鐵的建成,這里的物流得以提速,從廣州到武漢只有3小時車程,武漢到北京行程也相當。而且,民營商業巨頭九州通也位居于此,近年正在積極發展連鎖藥店。因此,不管是有意向外擴張的本地企業,還是要搶占中原制高點的外來企業,中南區的樞紐位置不可替代。
早些年業內有一說法:武漢本地連鎖個個是好漢,外來連鎖要進入,并非易事。不過,隨著外來連鎖龍頭夾帶資本或者工業的力量向全國各地繼續滲透,武漢連鎖規模普遍較小的情況恐難以持久。因此,中南市場尤其是武漢市場必有一番好戲上演。
隨著京廣高鐵的開通,中南區的物流水平將進一步提升,該區域或將成為炙手可熱的中原制高點。
7 西北:等待開挖的藍海
代表企業:甘肅眾友
就在“中國藥店經營2010連鎖百強榜(直營)”榜單揭榜前夕,大西北好戲連連——11月11日,甘肅眾友藥業集團投資1億元的眾友健康城在蘭州開業,甘肅眾友藥業集團旗下8個子公司組成的眾友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同期正式掛牌;11月20日,來自甘肅、陜西、青海、寧夏、新疆等西北五省區的300多位藥店連鎖機構、藥品制造企業的從業者聚首蘭州,共同發布《蘭州宣言》,成立了大西北藥店聯盟,該聯盟集合了30多家中小型連鎖藥店;由甘肅眾友、蘭州惠仁堂、甘肅強生醫藥、甘肅萬民、甘肅亞欣、甘肅老百姓、甘肅德生堂、甘肅至仁同濟8家連鎖企業發起的“西北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北醫藥)也于11月29日以資本為紐帶正式運作。
大西北五省區(因為內蒙古經濟狀況、藥品零售市場特點與大西北情況類似,本次統計將其歸到大西北區)雖然占據了全國約三分之一的面積,但也正因為地域遼闊、物流分散、信息閉塞,這里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連鎖藥店數量以及規模相對其他地域而言,一直處于落后的境況。此番卻顯示,當地龍頭企業已開始發力,抱團取暖行為將有望促使大西北藥店圈重構格局。
從百強榜來看,西北區目前僅有5家連鎖上榜,依次是內蒙古赤峰榮濟堂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甘肅眾友醫藥連鎖有限公司、陜西西安怡康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人川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和新疆普濟堂醫藥零售連鎖有限公司。
位列前茅的甘肅眾友是國內跨區發展連鎖較早的企業之一,知名度也頗高,有310家直營店、12家加盟店;西安怡康也是業內較為知名的企業,在西安市內已經匯集了老百姓等過江龍后,怡康仍然穩健發展,以206家直營店、140家加盟店穩居西北區第三把交椅;新疆普濟堂在國內的知名度不算高,在當地卻是赫赫有名。成立于2001年4月的普濟堂,覆蓋了新疆較多的市區,共有100家直營店(無加盟店),現已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昌吉市、石河子市、庫爾勒市、阿克蘇市、喀什市、農二師、鐵路、兵團醫療保險中心定為醫保定點單位。相較而言,內蒙古因地域靠近北京區域,連鎖企業比大西北企業要活躍。因此,大西北企業要謀求拓展,走出去吸收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必不可少。
西部大開發至今已進行10年,使大西北成為世人關注的開發熱土。“十一五”時期,從經濟增速到基礎設施,從生態環境到民生改善,大西北享受到西部大開發的豐厚“紅利”。展望“十二五”,西部大開發將進入承前啟后、深入推進的第二個10年, 據有關分析,關中-天水經濟區、新疆喀什和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將成為大西北加快發展的新“引擎”。而隨著當地連鎖企業頻頻發力,相信該區在未來兩三年內,將會有更多的合縱連橫合作或并購個案出現。
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推進,西北醫藥零售市場的發展也將提速,在這片等待開挖的藍海上,將會有更多的合縱連橫合作或并購個案出現。
�。ㄡt藥經濟報 劉虹 黃麗丘)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