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拉面店的門店業績提升案例分析
一、具體案例
2010年6月的某一天,因為回家太晚了,筆者就干脆到居住的小區樓下老馬開的“蘭州牛肉拉面”店去,點了一份刀削面。老馬和筆者是老相識,算老鄰居了,見面第一句話就對筆者說,現在世博會一開,拉面店生意反而沒以前好了。筆者問,為什么?老馬說,不知道。筆者對老馬說,馬富友啊馬富友(馬富友是老馬的名字),您還真是馬忽悠,馬虎得很。
于是筆者請老馬自己騎摩托車,圍繞附近兩公里轉了轉。重點關注同行競爭店面。
附近新開了一家沙縣小吃,大馬路對面新開了一家蘭州牛肉拉面店。老馬回來說,這些從他們上月開張我就知道。筆者問:都知道?老馬說是的。
并且老馬說,感覺自己店要比新開的好,并說具體在以下幾個方面自己的店好:
1. 時間長。自己在小區樓下開了六七年了,對手才開一個月,老店就是優勢。
2. 味道好。自己的拉面湯料味道還是可以的。
3. 面粉白。用的都是好面粉,師傅的拉面功夫也可以。
4. 蔬菜鮮。拉面中的蔬菜,都是當天很早從菜場買新鮮的。
5. 肉量足。一碗拉面,保證人家的牛肉份量,不欺客。
6. 廣告好。廣告牌是兩米五高、一米寬的,位置也好。
筆者聽完后說,呃。
老馬說老鄰居了,低頭不見抬頭見,你不能老呃,幫指點指點?筆者說,沒問題,等筆者去人家新店去體驗一次,然后再回來和老馬說。老馬說好,并要對筆者的一碗拉面免單,筆者說幫忙歸幫忙,吃飯還是要給錢的,何況你說現在生意不太好。老馬只好收下。
過了幾天,筆者便到老馬說的新開的店里去,同樣要了一碗面,默默吃,沒講話,只是注意觀察其他客戶的反映和對面店的訴求。
吃完后筆者去了老馬處,跟老馬溝通了情況。
第一,發現的問題�?蛻舻母綆枨鬂M足方面。許多客戶都要求提供大蒜,新店提供,老馬不提供。問原因,老馬說大蒜九塊多一斤,太貴,心疼,所以沒提供。同時筆者觀察許多客戶的動作,許多客戶在添加辣椒油的時候,重點是添加油,而非干辣椒。新店提供的辣椒油里面油很多,老馬的都是干辣椒。還有就是送飯的名片,新店寫的是“十元起送,70歲以上老人例外”,老馬的名片上只寫了“十元起送”。
第二,問題分析。老馬感覺自己在主要的方面做的很好,但客戶的不滿度還是來自于許多附帶需求的滿足情況。都是很小的細節。老馬忽略了。這是一個依靠服務競爭的時代,誰對客戶好,誰讓客戶舒服,客戶就忠誠于誰。過去只有老馬一家,客戶沒得選,也就罷了,一旦有可以選擇的機會,客戶自然會選擇那些能滿足自己更多需求、讓自己更舒服的服務提供商。老馬一聽也同意。
第三,解決方法。筆者建議老馬,立刻做下面動作:一是買大蒜,提供給需要的客戶;一天按一斤預算;就是成本增加10塊錢;二是把辣椒盒里的油弄滿,不要僅僅只是干辣椒,一天按5塊錢的油的成本預算;三是名片印刷的和新店的一樣,把服務于70歲以上老人的優惠也寫上去,并到附近小區去每家的信箱里放一張,進行宣傳。就這三點,其他的暫維持。老馬同意,并真這么干了。
第四,結果評估。兩個月后,再碰到老馬,老馬對筆者說,管用。原來每天拉面也就賣300碗左右,后來不好了,只有一百多碗每天,經過這兩個月的幾個環節的改進,包括名片的重印和派送,這兩個月分別的銷量都在420碗和500碗出頭。并且老馬說,他發現了一個規律,許多老人喜歡吃他們的牛肉水餃。老馬自己掰指頭計算說,大蒜和油的成本,一個月總增加了130多塊錢,但每多賣100碗,利潤就增加300元,這兩個月總體都多兩百碗左右和以前比較,還真不錯。不但如此,水餃的銷量也增長了好幾倍。老馬要感謝,筆者笑笑說不用,預祝他繼續進步,老馬最后堅持要送一張世博門票,筆者沒要。
二、管理啟發
管理之道,重在細微。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俄n非》一書云:“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韓非子本意在講管理的根本所在(參考《營銷傳播學》沈宗南、張京宏著,世新大學出版中心,2010)。但在具體日常生活的應用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啟發:
第一,做好大的框架,綱舉目張是基礎。老馬說的面,肉,湯,味,廣告牌,都是基礎,必須要做好。
第二,細節關注要到位。是否提供大蒜,是否辣椒里有油,是否名片上有老人優惠,是否給附近小區的居民信箱里進行派發,等等,全是小細節。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細節不可不重視。
第三,溝通調研很重要。定期了解行業變化,競爭對手情況變化,產品生命周期變化,客戶需求變化等等,將是把握市場脈搏的最好方法,不可不重視�! �
上述是筆者觀點,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ㄗ髡撸荷蜃谀�、張京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