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是豺狼還是狐貍?
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窮。國美待陳曉可謂不薄,高峰時期他的持股占到12%左右,即使身退之際,他任然持有1.38%國美股份。對比一下,一手打造華為王朝的任正非,持股率也還不到1.5%。陳曉這個打醬油的,居然混的如此滋潤,難道都是他個人的才能嗎?國美在最關鍵的時候,不得不選擇陳曉。而陳曉在走好運的同時,其人格和領導力也被置于火上炙烤。可惜的是,他沒有證明自己是家電界的一顆大樹,更沒有證明自己是能夠改變國美命運的主宰。事業失敗了,他就把槍口掉轉,猛批國美的財務黑洞。從做人上講,陳曉有點不地道了。非但不報恩,還要揭發東家,這明顯是一個變節者。從管理上講,陳曉自己也難逃財務黑洞的干系,畢竟,他曾經是國美的最高決策者。
在其位不謀其政,人在曹營心在漢。離職前半年中,陳曉一心辦私事。拿著國美的高薪,除了苦心批評,他沒為國美盡心盡力。他所有的心思,都在為自己找后路,一口氣圈定了三家投資對象。他表達了自己對流通業的巨大興趣,試圖以資本的方式搭上新興流通業的快車。令人奇怪的是,他雖對國美的賣場經營模式嗤之以鼻,但他在任期間,也沒有拿出多少革新之策。一個曾經的董事長,變成了一個置身其外的批評家,陳曉,怎么變得如此沒有肩膀呢?
從野心勃勃的猛狼,墮落成亂叫亂咬的瘋狼。大股東入獄前,是他最大的支持者。,在大股東入獄后,陳曉居然干起了過河拆橋的把戲。在去年9月份的大股東發難時,其他董事力挺陳曉留任,其實是一個“矮子頭上選將軍”的不得已決策。陳曉并沒有珍惜此次難得的職業機會,幫助國美找到他期待的新贏利模式。葉敦明認為,職業經理人,就要像一個臨危受命的將軍,明知沒有贏的機會,也要義無反顧地殺過去,對得起別人的托付,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沒有能力實現自己的野心,也不至于用嚎叫來掩蓋嘛。
而今,陳曉全身而退,依靠賣掉永樂、傍上國美時賺取的資本,投資于家用品連鎖、品牌服裝、二手車租賃,為自己下半輩子找了條后路。他選擇做小股東是明智的,但他不應該說出自己的投資對象,免得讓其他投資人望而卻步。經營看能力,投資看人品,過多地牽扯上陳曉這個是非人物的公司,恐怕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吧?
沒有做成引領國美超越發展的頭狼,陳曉選擇了做資本狐貍的角色。下一步,估計陳曉還會投資一些項目。狡兔三窟,陳曉是個沒有多少定性的人,游走是他的職業態度。葉敦明認為,創業期投資人要有眼光,更要有定力。否則,企業在最困難的時候,就會遭遇投資人的撤資,一場好戲半途而廢。陳曉在選項目,這個沒錯。但好項目也要考慮是否選陳曉,這個更沒錯。不是所有錢,都能成為好資本的。
是狼,就要戰斗到底。是豺狼,咬不著外人就會咬家人。是狐貍,就會拿別人的基業為自己謀事業。在這里,葉敦明要借用一句流行話:一顆職業經理人的腦袋,何必要長著一顆老板的心呢!
事業,本來就是一伙人的,不一定非要自己當頭狼。但既然選擇了自己的事業方向,就不要輕易改弦易轍。像呂布這樣的集豺狼與狐貍與一身的投機者,三姓家奴,最終也還是逃不了白門樓的厄運。
(作者:葉敦明)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