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房租壓力 鼓浪嶼“曉風書屋”面臨關門
廈門鼓浪嶼唯一人文書店“曉風書屋”因房租壓力,或將面臨關門的命運。
連日來,有關廈門鼓浪嶼唯一人文書店“曉風書屋”將面臨關門的消息在微博上發布后引起了熱議。8年來,鼓浪嶼店租狂漲10倍,曉風書屋終于“扛不住了”。如果沒有轉機,那么,合約到期之時,或將成為它離開鼓浪嶼之日。此消息一出,不僅讓廈門市民驚嘆惋惜,也讓國內讀者,重新聚焦人文書店的生存問題。
網友紛紛留言惋惜
17日,“曉風書屋”在門口張貼了一張名為《敬告讀者》的關門啟示,啟示內容為“小書店因不堪承受在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東風中狂飆的房租,作為鼓浪嶼上唯一的人文書店,即將離去。感謝讀者,十載澆灌,臨別依依……此告”。
網友“鼓浪嶼四季花旅館”第一個在微博上發布消息,“鼓浪嶼曉風書屋終于還是倒下了!這家具有人文氣質的獨立書店抗不住利潤薄房租漲的大勢而面臨關門的結局”,她號召網友:“如果你此時此刻在鼓浪嶼的話,就去曉風買一本書作個最后的紀念吧。”
隨后,該條微博被網友大量轉發,大家都流露出對“曉風”的不舍之情。一位名為“拉仔愛插畫”的網友說:“曉風一直以來都是我最愛的書店。經常會在那得到一兩本心愛的書籍,就算只是逛逛,也能得到片刻寧靜”;名為“鳶亦落”的網友也說:“想念‘曉風書屋’與‘光合作用’,想念在那里靜靜看書的感覺”。正如《明報》記者兼書評人許驥所說“沒有書店,小島失色三分”。演員姚晨也發表微博說“不能沒有書店”。
熱心島民挽留書店
如此重要的一家小店,十年間從一個不到8平方米的店到變成連鎖再到目前面臨關門的境地,轉變不禁令人唏噓不已。書店負責人林衛平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店面租期還有幾個月,此次搬遷是因房租上漲至4萬左右,是原先的10倍,就算是一倍,小店也負擔不起。
目前網友紛紛通過微博轉發“若有知鼓浪嶼空宅可作書店信息者,請告知”以及“隨手轉拯救實體書店”、“或許我們拯救的并不僅僅是一間書屋”等各種內容,希望可以幫助“曉風書屋”。
熱心的島民也以實際行動表示要支持書屋繼續辦下去。他們中的不少人表示,愿意將自己在鼓浪嶼的空房子免費借給他,繼續用于開書屋。
林衛平對此表示非常感動,他在微博中說:“目前,離店租到期還有兩個多月,我們會繼續尋找合適的地點。還有熱心人建議,鼓浪嶼中山圖書館一樓還閑置著,這個地點開書屋很不錯,我們會與之好好商談。民營書店經營困難,這是全國性的問題,我們也希望探求采用新的合作模式,來解決鼓浪嶼曉風書屋的問題。”
人文書店頻頻關門,原因何在
從廣州三聯書店,成都印象大書房以及北京的光和作用和風入松到現在的曉風,各種人文書店都面臨著即將關門或已經關門的困境。各種人文書店的陸續消失究竟原因何在呢?記者采訪了資深編輯與閱讀推廣人李迪,李迪表示,“這反映的不僅僅是民營實體書店的經營、生存問題。它更像是一種現象,就像我們發燒、喉嚨痛一樣,這只是一個表象,說明的是我們身體健康系統出了問題。曉風、光合作用以及風入松的逐漸衰敗折射出的是我們文化系統有了病垢。”
李迪認為,現在文化大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ヂ摼W的普及對傳統媒體的沖擊相當大,公民閱讀趣味逐漸轉向網絡,紙質閱讀率持續下降,網絡書店書籍便宜方便,這都是對傳統紙媒的挑戰。“這些實體書店若想生存下去就要轉變他們經營的方式。此外,現在圖書閱讀讀者群在萎縮,作家也反映說不想再讓自己的下一代走和自己一樣的路。世界若這樣發展下去,能沉下心來思考的人就越來越少,而在精神上迷失、流浪的人會越來越多。這種由于文化的流失所導致的精神毀滅是不可想象的。”李迪說。
(深圳商報 記者 聶燦 實習生 蘇韻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