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萬康:首次回應大潤發關店并非神話破滅
聯商網消息:今年10月份,聯商網在《獨家揭秘大潤發進軍大陸19年來首次關店的背后》一文中就做過關于大潤發V1店因物業原因關店的報道。20屆中國商業地產招商大會上,大潤發全國開發總經理洪萬康在題為“好商品是商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發言中首次對大潤發關店作出了回應。
以下為洪萬康對于未來大潤發發展與關店第一次回應:
最近網上傳“大潤發關店”,說這是打破了神話,大潤發沒有創造神話,大潤發開的時候也不知道大潤發是誰。大家知道的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這些國際品牌。零售業我們是96年才考慮去做。
我當過廠長、機關干部,我們都不懂,但是我們不懂可以做么?可以。關鍵是有沒有心去學習,有沒有學習的能力,這點很重要,管理是相通的。連鎖超市他就是標準化、可復制性的,跟我們的工業生產完全相似。
工業生產你做一個很精致的商品這可以,你要做一萬個十萬個都一模一樣那就難了。那就要通過磨具來保證他的累計誤差,所以你可以一個個復制出來,跟我們連鎖超市一模一樣。
所以連鎖超市的發源地在哪里?在發達的工業國家而不是中國發起。他就把工業的管理技術用到商業當中去,就產生了可復制的標準化連鎖超市。
有人說你們大潤發不關店你們了不起。其實商業零售行業關店是正常的,是一個常態的東西。只是我們選點比較慎重、經營比較努力還有就是租期,我們最長20年,大潤發開店18年了,再過2年,20年的租期要到了,租金要漲,漲的好的我可以忍受,那我繼續租,忍受不了那我就離開。
所以大潤發關店是正常的事情。但是經營不好關店那是不正常的,經營不好是一個人為的事情。但是大潤發也不是一個神話的公司,人為的東西在大潤發也會發生。
以前我們追著家樂福,追著沃爾瑪在打,學習他們,模仿他們希望趕上他們,所以好不容易經過努力以后,在2007年超過沃爾瑪,成為中國大型超市行業的第一名。
但是并不代表我們是常勝將軍,永遠可以不關店,因為規模大了,店開的多了管理一定帶來很多問題,就像我們很多城市帶來很多大城市病一樣,所以我們要怎么去療傷,怎么去彌補我們不足的地方,找出差距重新再前進。
所以聽到大潤發關店一不要怕,大潤發還在發展,我們今年還是要開36家大型超市。
所以關店創辦到現在18年只關了一家店,所以還是比較正常的在發展。但是現在的時代變了,以前我們的想法是這樣大軍殺過去以后,小商鋪和那些戰斗力不強的都要拿掉。想不到電商來了比我更厲害,這頭猛獅規模更大,因為他燒的是風投的錢他不心痛。
因為中國的民營企業不容易,都是從無產階級起來的,我們早就是資產階級,有比較厚的底蘊,能夠跟有的企業去比價錢,但是電商是野蠻生長的一個結局,所以現在大家說電商是對大型超市的沖擊我認為不是。
時代變了,我們有那么好的高科技的手段,可以應用到傳統的商業當中去,我們要變,我們要去應用這些技術來武裝自己,更好的為消費者服務,這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事情,而不是電商可以淘汰我們。
所以沒有淘汰的行業只有淘汰的企業,我們做服裝是真難做,但是日本的首富是做服裝的。做房地產也是商品,我們做零售業的也是圍著商品在轉,但是中國現在整個大環境都浮躁。
做制造業不如做房地產;做房地產不如搞金融開銀行,銀行開的門市店就像便利店一樣,一條馬路上有好多的銀行的門市店;做金融不如做基金、風投;搞風投不如搞眾籌;搞眾籌不如去騙錢,整個環境實際上非常浮躁。
這在于我們教育根本的問題,教育我們的學生,教育我們的小孩,從小要重視勞動的問題,現在我們問學生你們長大要干什么,以前我們都是說當工人光榮,工人階級領導一切,現在都是當老板。
所以我對萬眾創業建議:要教育這些學生畢業以后,好好去體驗生活,好好去別人那去打工,你累積的經驗、你有了沉淀社會的實踐,你再去創業,創業不是作為一個運動式的東西來推廣的。所以中國的經濟往往先放,放了就亂,亂了再收,收了再死,死了再放,我們大量的納稅人交的錢就被揮霍掉了,現在繼續存在這個問題。
我曾經跟一個香港的企業家,我說你為什么搞一個商業中心這么慢,他說我是個經營者,我造這個東西我就是考慮應該怎么經營好,我沒有經營的團隊我就不去搞項目。
首先他有個管理團隊,招商不明確也不去搞。所以我們做一個商業做一個購物中心真正要把它做好是個不容易的事情。因為中國的發展,通過野蠻生長,造就了很多人致富,但是中國的百年企業有多少,我們現在講到百年制造業,我們零售業是服務性行業,就是把商品通過我的手轉手賣出去就是買賣。
為什么德國的經濟那么穩定,因為它是制造業為根本。所以我們今天正真把商業做好,實際上我們就是要把中國的制造業組織起來。那么我們的零售行業跟我們制造商是合作共贏,我們是生命的共同體,他有合理的利潤我賺合理的利潤才能長期的生存下去。
但中國現在的社會不一樣,因為我們的發展是套用式的,有很多東西還沒有跟上去,但是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慢慢的會領悟到這點,中國的制造業慢慢會起來的,但問題是我們的體制,我們國家的很多政策是不是往這方面去傾斜。
我們到底是要去創造一個百年企業、百年制造業、百年的房地產開發商,還是我們集中精力賺幾個錢就走。所以現在我們說比價,把我們很多制造業都消滅掉,我們應該是按質認價,我們說質量要好,價格便宜這是我們努力要去做的,但是價錢便宜一定要質量好這是萬萬不可能的事情,這是我們的疏漏。我們去開發新的房地產的項目的時候,賺錢不容易,投資很方便,失敗很快。
我們說人口支撐在我們整個商業當中是最重要的,而且你要根據自己的業態去分析你這個業態的人口支撐夠不夠。好商品不在于你的服務也不在于你的環境,所以環境好、購物舒服、服務周到在商品當中是加分的,所以零售行業的根本問題我們一定要回到原點:把商品做好。
(來源:聯商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