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零售連鎖迎來“國家隊” 中國郵政跨界開出大藥房
聯商網消息:近日,中國郵政開設的首家藥店——中郵大藥房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解放街正式開門營業。
圖片/中國郵政官網
按照規劃,消費者不但可以在線下的中郵連鎖大藥房購買藥品,還能足不出戶等待放心藥品及時配送上門。更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利用網絡優勢減少藥品流通環節,這些門店的開設將使寧夏全區藥價平均降幅達45%以上。
據了解,中國郵政從2006年開始開展藥品統一配送業務。未來,中郵大藥房將以醫藥零售為主業,以醫藥配送、電子商務、零售連鎖為主營領域,在合適地區開設連鎖零售藥店。
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北京商報采訪時表示,從物流角度來看,中國郵政入局醫藥產業,無疑是明確了整個郵政物流系統的目標。除了醫藥,中國郵政近期與許多跨界企業都展開了合作,包括金融業、通訊業、保險業、汽車業等,接下來還會涉及藥品、食品等領域,未來將全方位來拉開帷幕,展示“國家隊”實力。
除了中國郵政入場外,“國家隊”中還有中國石化進入了該行業。今年6月,中國石化集團旗下的易捷便利店也正在申請《藥品經營許可證》,意欲進軍醫藥零售行業。
從政策方面來看,2016年2月,國家有關部門正式下發通知,取消藥品三方物流審批,意味著所有快遞公司均能直接進入藥品配送環節。
2017年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并實施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指出,國家鼓勵藥品流通企業批發零售一體化經營。國家允許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委托醫藥流通企業直接為門店配送藥品。這使得部分醫藥流通企業可以實現多倉協同、多點儲備、就近發貨,更進一步解決物流成本高、配送時間長、破損風險高的難題。
2019年8月,國務院公布《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明確,將智能化、品牌化連鎖便利店納入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體系建設,開展簡化煙草、乙類非處方藥經營審批手續試點。而乙類非處方藥便是OTC類藥品。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2012-2016年OTC市場規模的復合增長率達9.24%。未來,在人口老齡化加速的驅動下,OTC行業有望保持10%左右的增速。
由于OTC類藥品復購率高、品牌認知度廣,這也是不少物流、零售連鎖、電商等企業爭奪的焦點。在此背景下,全國45萬家零售藥店或將迎來重大挑戰。
實際上,在醫藥零售領域,除了“國家隊”外,阿里、京東、蘇寧、順豐等均先后入局。
2018年4月24日,4月24日,支付寶全國首家“未來藥店”在鄭州開業,這家店集合了刷臉支付、信用租賃、身份驗證等先進技術,用戶可以快速完成藥物購買、身份認證、預約掛號等一系列操作,如刷臉支付、通過電子社保卡自動扣費、免押金租檢測器械、進行遠程健康咨詢等。
此外,這家藥店內還設有24小時自動售藥機。從購藥到支付再到取藥,通過刷臉支付可以實現全程無人化,大大降低24小時藥店的成本。
而從2016年5月開始,阿里健康牽頭與65家零售連鎖藥房成立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通過與O2O先鋒聯盟的線下頭部連鎖藥店合作,阿里健康先后聯合菜鳥和餓了么蜂鳥,在北廣深杭四個城市落地了24小時的急送藥服務。此外,阿里健康通過入股德生堂、華人健康醫藥等,以資本方式出手布局藥店。
2016年京東大藥房成立,如今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醫藥零售渠道,京東健康零售合計占據醫藥零售15%以上份額。2017年京東“醫藥云倉”開始落地,藥企將藥品提前放入京東“云倉”,用戶下單后,由京東負責配送,打通最后一公里。
京東物流正在全國7個主要區域推進智能醫藥流通中心的建設,位于北京、泰州、昆山、合肥的4個醫藥倉與1個器械倉均已獲得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當前的倉儲總面積已超過5萬平方米。
順豐控股醫藥網絡已覆蓋137個地級市、1003個區縣,擁有4個GSP認證醫藥倉;擁有36條醫藥運輸干線,擁有通過GSP驗證自有冷藏車236臺。
中物聯醫藥流通分會發布的《中國醫藥流通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我國醫藥流通總費用為613.92億元,同比增長12.90%,較上年增加0.13個百分點。中物聯醫藥流通分會分析指出,供需兩端增長直接帶動了醫藥流通領域較快發展,醫藥流通行業競爭日漸激烈。
可以看出,未來巨頭在醫藥流通還將展開新一輪爭奪。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