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零售行業人才缺口達477萬人 供需存在很大失衡
聯商網消息:日前,德勤與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發布《2019中國連鎖零售業人才供需及新職業新崗位發展研究報告》,深入分析數字化時代連鎖零售業的人才需求現狀,以及行業內崗位發展的轉型之路。
截至2018年底中國零售業從業人員逾5000萬人,占全國總就業人數的比重超過7%。而與此同時行業正經歷技術創新帶來的行業變革,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生物識別等技術重新定義未來商業模式,科技公司也借助技術優勢進入零售行業,以顛覆性力量挑戰傳統連鎖企業的市場地位。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郭玉金指出:連鎖零售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目前行業人才供需存在很大失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促使商業模式和業務不斷創新,連鎖零售企業人才的布局,也越來越需要具有前瞻性。我們的企業不僅需要知道未來三五年哪些崗位會被新技術如AI 取代,還需要知道未來會出現哪些新崗位,以及這些新崗位對人才的需求是什么?這也是我們最初撰寫這份報告的初衷。
德勤亞太消費品及零售行業主管合伙人張天兵指出 :“創新技術的聚合和一體化形成了服務于零售行業轉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和技術體系。目前零售科技的發展和應用主要圍繞數字化全渠道體驗和智能管理運營兩方面,以更有效觸達、互動和服務消費者,同時提升產業鏈整體資源的運作和協調能力。這些技術將令行業邁向全面數據化,使數據成為核心資源,同時行業的各個環節都得以智能化,技術適用場景更加多元,甚至讓消費者有機會參與商品制造的環節。企業也可應用新技術達到降本增效,例如應用以租代購、按需使用、按量計費的云計算。此外,不同技術的協同和融合可針對性服務于特定應用場景的需求,科技進步也為企業組織結構的轉型提供了支撐,從而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重塑。”
技術創新令連鎖零售企業人才需求出現變革。報告指出行業未來可能新增的職能將以全面數字化為核心展開,而大數據分析、運營管理、全渠道銷售、數字化營銷和客戶關系管理則是行業未來的五大新增職能。而包括倉庫管理、物流計劃、門店支持、財務分析和IT系統支持這些職能可能因技術發展而被智能技術替代。
報告中指出,數字化轉型下,構建敏捷組織是連鎖零售行業的大趨勢,企業根據客戶、產品或市場需求成立團隊,由相關領域專家帶領,以明確的團隊任務、優秀領導力、高度授權、強大溝通能力及快速的信息流,推動技術應用的孵化和產品的快速迭代。不同層級的人才所需提升的崗位能力各有側重。高層管理崗位需求整合資源能力,中層管理者需要更強的數據挖掘能力,而基層員工的首要任務是滿足客戶體驗與提供服務。我們建議企業為員工創造自主學習、持續學習的平臺,以多樣化、多層次的培養方案培養復合型人才,協助員工適應快速發展的數字化轉型需求。
報告估算,連鎖零售行業目前的人才需求總量每年為534萬,人才缺口達477萬人,企業正面對人才供不應求的挑戰。保持有競爭力的薪酬給付水平一直是連鎖企業用于人才激勵的常用方式,大部分連鎖經營企業也開始關注員工的培訓發展,以吸引和保留人才。報告的另一建議是企業加強校企合作,發揮更多的主體性,并善用各類外部資源布局人才發展生態鏈,打造行業人才發展的重要途徑。報告又指出,企業可因應主流勞動力的變化而探索多樣化的雇傭方式,例如千禧一代對靈活就業的接受度高達84%,靈活就業可讓企業根據需求的峰谷期制定不同的用人計劃,從而控制人力成本效能。中國的靈活用工人數自2013年開始逐步提升,但目前占比僅為9%,不到日本的四分之一,仍有比較大的開發空間。
連鎖零售業的首要挑戰在于提升行業對于人才的吸引力,招募優秀人才共同成長創造,為此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必須實現自我轉型。
德勤管理咨詢人力資本咨詢高級合伙人顏蓉解釋:“人力資源部門將從傳統的分模塊工作模式轉向職能整合和數字化體系建設模式。數字化能力可高效整合人力資源體系,從而構建以‘員工為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在未來的工作模式中,數字化發展趨勢將引發部分崗位的調整甚至消失,也促成了新類型崗位和勞動力群體的出現,需要調整人力資源體系和策略以應對。人力資源部門需推動與外部資源如高校、科技公司、行業內其他公司等進行合作,打造人才生態鏈,實現崗位與人才的對接也是未來連鎖經營企業人力資源發展的重點。”
(來源:聯商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