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衛生巾”引發的微博大案
8月28日,“散裝衛生巾”話題意外在微博躥紅,快速占領熱搜。截止當晚11點,微博上#散裝衛生巾#話題閱讀超過7.9億,討論超過13.9萬。
事情起源一名網友無意在某電商平臺,看到售賣散裝衛生巾的網店,留言質疑:“這么便宜的三無產品也敢用?也敢亂買?”其后,兩名顯示“已買”的消費者在該問題下回答:“生活難”、“我有難處”。
微博名為“上網害人”的網友隨即將散裝衛生巾圖片,及留言截圖發到微博上,“我有難處”這樣令人心酸的回復立刻引起網友熱議,也引起不少女性的共鳴。
事實上,散裝衛生巾網店并不稀奇。淘寶、拼多多、淘寶特價版等主流電商平臺上都有不少相關店鋪,甚至閑魚上都有不少散裝衛生巾的職業賣家。
所謂“散裝衛生巾”,是與市面上較為常見包裝精美的品牌衛生巾相對的概念。這些衛生巾沒有外包裝,碼得整整齊齊,用透明塑料袋裝著封口,以50、100甚至200條以上一袋的大包裝批量售賣。各種常見長度和材質都可以選擇。
消費者之所以購買這些散裝衛生巾,大多出于價格考慮。這些沒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的整齊疊放的散裝衛生巾,最低價格甚至可以低到只要一毛五分每條。
然而如此低價,也讓不少消費者擔心產品質量保障問題,質疑商家銷售的是三無產品。事關女性健康,有網友從微博進入淘寶搜索“散裝衛生巾”,發現確實有商家銷售的散裝衛生巾未標注生產日期以及生產廠家等標識。
但很快有網友翻出該商家“信息”,該商家注冊公司為泉州市祥禾衛生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祥禾),于2004年8月成立,注冊資金1000萬元人民幣。
該商家也在留言區評論:親們,我們有自己的牌子,有工廠消毒證明,有工廠許可證,有檢測報告。
然而下午16:20,祥禾官微公開聲明,公司有自己的旗艦店,未給其他店鋪任何授權,該商家產品并不屬于該公司,其證件屬于盜用。公司保留一切法律權益。
直至昨天下午17:57,事件再次發生變化。相關人士證實該店鋪內銷售的散裝衛生巾并不屬于祥禾,但其中的一款名為“美麗人生”的衛生巾確實得到了公司授權。店鋪盜用該公司的營業執照及資質信息掛在首頁,混賣誤導消費者店鋪內的所有衛生巾都來自于祥禾。
經過雙方溝通,該店鋪已經緊急下架了盜用的營業執照信息,同時店鋪內的散裝衛生巾也做了下架處理。
原本事情到此結束,但也有人擔心電商平臺會因此對散裝衛生巾,做全部下架處理,最終導致部分“有難處”的女性,再次陷入買不起衛生巾的尷尬。
不少網友現身說法,表示自己用的正是當地廠家生產的衛生巾,都是合格產品。還有網友在得知國產衛生巾的價格之后,大呼有沒有國產衛生品牌推薦。
事實上,不只中國女性遭遇這種“難處”,在國外衛生巾問題還衍生出一個專業名詞,即“月經貧困”(Period poverty),指的是女性因經濟負擔能力不足或受落后觀念等,無法在經期內獲得足夠的衛生用品,從而無法有尊嚴地度過生理期。
根據 Always Confidence 的調查,近五分之一的美國女孩要么提前輟學,要么就是因為無法負擔起經期產品而被迫曠課或輟學。也就是說,即便是在發達國家,依然有不少女性面臨生理期帶來的貧困。
另外一組調查數據則顯示,全球有4000萬女性正在經受月經貧困,在中低收入國家,有超過50%的女性選擇自制經期衛生用品。
BBC也曾經推出過一款“月經開銷計算器”,假設一位女性從12歲開始來月經,55歲時停止,那么她一生中需要花費1604.52英鎊(約14702元人民幣)購買衛生用品。
而根據5月28日兩會公布的最新數據,我國仍有6億人月入1000元。衛生巾支出也就成了難以承受之重。
衛生巾作為大部分女性日常的剛需易耗品,本身是很大的消費類目,只是因為消費人群限制,外界對此的關注并不如紙巾等產品多。
在細分市場,衛生巾品牌又有高中低端之分。而大部分中高端產品早就走上了品牌營銷道路。產品也由此具備一定營銷附加費用屬性。盡管國內確有不少便宜且合格的衛生巾產品,但是很多本地廠家生產的產品,只在當地有一些市場。
這一次的散裝衛生巾事件,或許也能國內合格的衛生巾生產廠家打開一條銷路,是否也能給月經貧困的女性更多生理期的尊嚴呢?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